1、第9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考题优化演练 第9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考基自主落实 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_,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2热力环流的形成考基自主落实 纬度分布不均 热量差异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_。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图示 不受其他外力 南半球高空 北半球近地面 受力状况 只受图中F_的影响 受图中F1_与F2_的共同影响 受图中F1_、F2_和F3_的共同影响 风向 垂直于_指向_ 与等压线_ 与等压线_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压线
2、低压平行成一夹角释疑解惑图解风的形成三、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_的不同,产生_。2分布太阳辐射热量差异(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A_,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C_。A与C之间的近地面形成B_。(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_,称为D盛行_;它与G_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_,即F_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E_。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南风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风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约5。
3、释疑解惑(1)图解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2)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其中,上方代表高空,下方代表地球表面,左侧为南,右侧为北。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_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2表现海陆热力性质季节 北半球夏季 北半球冬季 气压中心 亚欧大陆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 阿留申低压 风向 亚洲东部 _风 西北风 亚洲南部 西南风 _风 东南东北3.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 季风形成五、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赤道低压带 _气
4、候 _、_、马来群岛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_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_沿岸、北美洲的_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_ 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欧洲大西洋地中海加利福尼亚好望角地区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_、_、_、地形、洋流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考能联动提升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处风向所示)2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1)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
5、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2)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3)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
6、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学以致用1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
7、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城区人为因素影响大,植被覆盖少,人为废热排放多,易产生“热岛效应”,所形成的城郊热力环流会将其范围内郊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入城区,造成城区的再次污染,为避免这一问题,可行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C(2)A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压面图的判读 1从等压面的定义看,PAPB1000 hPa,PDPC500 hPa。2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则PAPA,PDPD,PBPB,PCPC
8、。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A点相对于B点、C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向下凹陷;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起。由此我们总结出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4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气压值的排序应为PBPAPDPC,进而可知图示地区的大气环流流向为BADC。5等压面的凸凹,主要跟下垫面的冷热有关。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
9、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该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方法突破等压面与等压线区别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同高度相比,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高,而向低空凸出气压低)。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学以致用2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当地吹_风。(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
10、,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增强、减弱)。解析:气压总是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根据等压面可以判断出3000米高空气压的高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即可判断出A处为高压,B处为低压,进而可推出A、B两处的气温、大气运动及天气状况。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B表示陆地,当地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A、B两处气流的垂直运动加强,A、B之间的气压差增大,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增强。答案:(1)(2)画图略。(提示由AB,逆时针)(3)B 海(4)增强 1基本气压场(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
11、外减小。(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等压线图的判读(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2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气压场: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高压脊等压线由高气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低压槽等压线由低气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低压槽阴雨。3风向的确定(1)高空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第一
12、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画出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的实线箭头,即为过该点的风向。如下面两图:(2)近地面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面两图(北半球):4风力大小的比较(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
13、,风力小。(2)在不同等压线图之间进行比较时,只看等压线的疏密是不够的,还要看比例尺的大小和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学以致用3(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2)题。(1)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BN地CP地DQ地解析
14、:(1)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2)四地中P地气压最低,且位于低压槽部位,易形成气旋或锋面,因而P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答案:(1)A(2)C1形成(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2分布与季节移动(1)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2)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
15、,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3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表:学以致用4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2)图甲中B处是_风带,与图乙中_处(a或b)的风向一致。(3)图甲中C处是_气压带,D处是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16、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5)N气压带的成因是_,E气压带的成因为_(动力或热力)原因。答案:(1)C E(2)东北信 a(3)副热带高 西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4)B(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动力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及季风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方法突破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分布学以致用5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
17、因除_外,还有_。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的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洲大陆。答案:(1)1(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
18、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考情分析 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从考查内容来看:等压线(面)的判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影响是常考点,几乎每年都有呈现,尤其是在单科卷中,如2009年与2008年的广东卷。考向真题探究 2从命题角度来看:结合等压线图考查风向的判读出现频率较高;以等温线为背景,从温压关系入手考查热力环流中风向的判读是比较好的一种命题方式。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往往结合分布示意图或气压形势分布图来考查;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有时结合气候类型来考查。3对能力考查比较明显,通过提供新概念(如有
19、效辐射、平流雾、辐射雾),结合图文材料在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同时,也考查了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考查是本讲的另一考查重点。真题导航 等压线图及风向的判读(2009年高考广东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例1(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命题立意】本题组以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和区域气压形势判断。【
20、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等压线数值和弯曲状况的准确把握。第(1)题,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同时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第(2)题,通过陆地气压低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往往呈块状分布。【标准答案】(1)A(2)C(2008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例2(1)上述“某月”是()A1月B2月C3月D4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命题立意】本题以某日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掌握程度。【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可判断,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015S之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该月甲地盛行东南风。第(3)题,乙地位于3040N之间,位于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标准答案】(1)C(2)A(3)D考题优化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