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1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A佛教和道教思想B佛教和法家思想C道家和墨家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解析:选A。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而不是吸收法家、墨家思想而形成的。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C万物本原 D抗衡佛老解析:选C。宋代儒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据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3在丰县梁寨镇出土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五十四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
2、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知行合一”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明道先生”指的是程颢,迁移所学可知其观点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故A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陆九渊的观点,故C项错误;“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的观点,故D项错误。4曾有人对理学代表人物程颐吟诗句:“梦魂惯得无拘束,又踏杨花谢娘桥。”程颐变色说:“鬼语,鬼语。”这说明他()A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B对遣词造句要求极高C对鬼神存敬畏心理 D主张压制感情和灵性解析:选D。
3、程颐对描述不受约束的梦魂的诗句连说“鬼语”,说明他认为这是有违伦理纲常的,体现出他压制感情和灵性的主张。A项说法与程颐的思想相悖;B项停留在吟诗的表面,C项是对“魂”的片面解说。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D。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的主张;D项是理学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6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
4、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解析:选C。在朱熹对理学改造和完善以后,逐渐成为南宋以后的正规思想。文天祥的这种气节反映的就是理学思想。7“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这段话属于()A“天人感应” B心学 C程朱理学 D朴素辩证法解析:选B。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与材料中“尔来看此花”不符,故A项错误;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与材料中“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相符,故B
5、项正确;程朱理学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与材料中“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不符,故C项错误;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材料中“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是唯心主义,没有涉及辩证法,故D项错误。8古代某学者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种主张()A奠定了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B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C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D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倡导“知行合一”的古代学者是王阳明,奠定理学形成基础的是唐代的周敦颐而非王阳明,故A项错误;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的是理
6、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而非王阳明,故B项错误;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中国化的是道安大师而非王阳明,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知与行的关系,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诗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材料二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鹅湖进行学术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渊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其兄陆九龄
7、)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1)据材料一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 (1)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2)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等信息进行归纳。(3)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联系所学归纳、分析。答案 (1)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普遍崇信佛教。(2)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二陆主张“先悟后观”。(3)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所反映本质问题:适应了封建专制的需要。-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