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322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后作业: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一、选择题1.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研究,以下几项科研成果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18721876年,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B.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C. 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界已经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D.进入21世纪,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解析: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海钻探技术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实施,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

2、: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进入21世纪: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答案:B2.下列地理事件被认为“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的标志的是()A.郑和七次下西洋B.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C.麦哲伦环球航行D.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答案:D3.位于甲地的一支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第35题。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5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C.两年半D.三年半解析:甲地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船队去时由东北向西南航行,利用风力应选在冬季。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而在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从丙到丁,一年过去了。从丁返回甲时则是借助西南季风,又一个夏天来临,总共至少

4、需要一年半(冬夏均指北半球)。答案:3C4C5B6.读图,完成第67题。一艘远洋货轮于2013年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A.在海峡通过时,船只顺流而行B.在海峡遇雷阵雨C.在海峡多晴朗天气D.在海峡通过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7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的35万吨巨型油轮要走的通道有()A.B.C.D.解析:第6题,图中为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所以船只经过海峡应为逆流而行。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热带雨林气候,在5月18日6月30日为多雨季节,多为对流雨。为英吉利海峡,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为曼德海峡

5、,所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海水盐度高,船只经过此处,吃水深度变浅。第7题,超过25万吨的巨型油轮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答案:6B7B8.下列人类活动与人类对海陆分布的探索联系较为密切的是()A.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发展B.欧洲西部乳畜业的形成C.小麦、棉花、葡萄引种到黄河流域D.东南亚、巴西分别成为最大的橡胶和咖啡产地解析:橡胶原产于南美洲,而咖啡则原产于非洲,两种热带经济作物从被发现到引种到其他大陆是与人类对海陆分布的探索分不开的,故D项正确。答案:D9.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B.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

6、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D.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解析:此题考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A、B、C三项均涉及人类在海洋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影响,对应关系要记准记牢。19世纪,人类的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和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使人类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答案:D10.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共穿过几大板块?()A.3B.4C.5D.6解析:由麦哲伦全球航行路线图可知,其在航行中穿越了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

7、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答案:D11.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第1114题。在以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12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所示类型的船舶()A.B.C.D.13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类航海工具的是()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B.郑和下西洋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14在人类以序号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

8、貌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答案:11C12B13C14A15.奠定海洋科学基础的重大事件是()A.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B.15世纪末新大陆的发现C.18721876年环球综合海洋考察D.20世纪80年代的大洋观测计划解析:18721876年,人类第一次环球综合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基础。答案:C二、非选择题16.阅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户外探险联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户外活动与培训部),与美国奇航旅游公司、知乐网于2013年暑假期间,组织上海地区优秀学校的科技教师及优秀学生赴北极斯瓦尔巴群岛

9、(图中M处)、丹麦、挪威、瑞典进行为期17天的综合科学考察。材料二:北极地区投影图。(1)用实线箭头在北极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标出洋流的流向。(2)填写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是洲;B是洲;C是洲;是岛;是海峡;是海。(3)是(国家),该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别是;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是,它是世界上盐度最的海,其成因是。(4)斯瓦尔巴群岛比同纬度其他岛屿的气候要温暖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受的影响。(5)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积极参加科学考察的原因。答案:(1)略。(2)亚北美欧格陵兰白令白令(3)挪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波罗的海低纬度较高,蒸发量小,

10、四周有大量地表淡水汇入冲淡海水(4)挪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暖流)(5)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在综合国力的构成因素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经济和科技。积极参与科考,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7.(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1)材料中所述的观点是在人类认识海洋的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2)从材料中可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从材料中的描述可知,在此时,美洲已被发现,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答案:(1)知道了地球确实是圆的,地球上海洋包围着陆地而且全球连成整体,通过海洋可以到达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和岛屿。(2)人类海洋观念的主流从“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的新阶段。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