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226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松原市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武王在牧野战胜商纣

2、王以后,商朝的庶民贵族等候在郊外,隆重欢迎武王进入商都。武王一进入商都,即命南宫括发放鹿台的财宝、分发巨桥的粮食,以赈济贫弱百姓。这一举措意在( )A强化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B削弱殷商的潜在势力C确立贵族的世袭政治特权D实现政权的顺利转移2对于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有学者评价说:此机构使皇帝与中央和地方之间开辟了一条不经内阁的联系通道,它办事迅速,执掌广泛,对保证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机构( )A有权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B掌握着草拟诏令、举荐官员的大权C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而设立D明显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3宋代在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议)程序之外,又增加了一个由审

3、刑院负责的详议程序。审刑院置详议官专门详议经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过的案件,再申报皇帝裁决,皇帝裁决的命令下付中书省,如无不当,即颁下执行。其有不当,由宰相再次奏闻。据此可知,宋代的司法审判程序( )A保证了司法权集中于中央B体现出司法审判的严谨性C旨在消除司法行政化现象D束缚了司法官员的积极性4唐代对房屋建造有严格的规定:“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此规定反映了,唐代房屋建造( )A受经济实力影响 B崇尚节俭、避免奢华C等级色彩明显 D讲究礼仪、主次分明5清代军机

4、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内阁)大学士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职军机处的内中堂承担军机处的重要职责,留守内阁的外中堂处理中央常规事务。内中堂的出现( )A导致中央行政机制紊乱 B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C埋下了内阁擅权的隐患 D不利于军机处发挥职能6古希腊母邦米利都与子邦奥尔比亚的关系铭文如下:“奥尔比亚城内的米利都人与奥尔比亚人一样,如果米利都人想担任公职,他需向公民大会提交申请同样,在米利都的奥尔比亚人享有米利都人在奥尔比亚所享有的权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古希腊城邦制孕育平等互利价值观念B古希腊民主制促使其殖民扩张C公民大会是所有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D城邦公民具有高度政治责任

5、感7在古代雅典,根据规定,凡是通过投票或抽签当选的公职人员,都要接受一次特别的审查,查明其是否符合担任公职的必要条件,以及本人的政治面貌(有无纳税能力,是否尊敬父母等),审查结束时,由议事会公开投票表决,陪审法院秘密投票决定。这种审查( )A直接捍卫了雅典的民主制度B侧重当选者的道德品行C可以达到统治者的预期目的D体现出形式主义的特点8罗马万民法包含两部分:一是本邦独有的市民法;二是罗马人和新征服地区法律中共同认同的内容。其中后者逐渐成为万民法的主体。这反映了( )A罗马人对自己与其他民族部分共性的认同B罗马法成为了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的根源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得到了缓和D罗马法完整体系的形成与成

6、熟9随着罗马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及公民权、半公民权的授予,制定统一的法律来要求人们遵循成为必然要求。比如万民法的设立,调整了罗马公民与新征服地区人民的关系;比如“叛国罪”的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这表明罗马法的实施( )A有利于维护共和政体B使公民具有了责任意识C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D调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1019世纪前期至中期,英国议会能够自主制定法律,政府对立法虽有影响,但尚不能支配议会的立法工作;19世纪晚期,政府逐渐成为议会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A行政权呈现扩大趋势 B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C立法权主体发生变化

7、D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111832年统一程序法的颁布,揭开了英国改革普通法诉讼程序的序幕。1873年通过了司法条例,明确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范,宣告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诉讼程序”的产生。这一改革( )A得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B降低了司法审判的效率C摆脱了传统法律诉讼程序的弊端D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121787年美国宪法草案规定,联邦宪法由十三个州的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即可生效。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等内容的宪法修正案之后,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得岛州成为最后两个批准宪法的州。据此可知,美国( )A1787年宪法不能保障公民权利B中央政府权威受到挑战C南方与北方

8、之间的矛盾较尖锐D联邦宪法违背民主原则13“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对文中“机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打破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C赢得国家独立,确立三权分立体制D废除奴隶制度、奴隶贸易,维护了国家统一141875年年底,法国在选举75名参议院终身议员时,当选者中有60名共和派;1876年,选举其余参议院议员时,又有92名共和派当选;同年举行的众议院选举,共和派也取得了胜利并得到360个席位,而王政派只有155席。这表明,当时法国( )A民主自

9、由之路异常艰难B实行共和体制是大势所趋C总统共和制度真正确立D政治保守势力已荡然无存15如图为1896年南德邮车报发表的四种国家政体漫画中的一幅,图中某种政体被描绘成一头巨大肥猪,大臣绕在边缘,人民被拦在远处。该作品意在( ) A歌颂专制政体的治理效率B揭露君主专制的腐败独裁C抨击君主立宪的分权模式D嘲讽共和政体的争权夺利16对于近代某次战争,有学者如是描述:是他们(西方)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亚洲来说,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说明此次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到来C

10、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D导致中国的亚洲大国地位被日本取代17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之后,作为其附约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开始落实。其中第十款规定:一、关于海关任用洋员一事,“各口划一办理”;二、“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法、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这些规定( )A推动了清政府的主动开放B扭转了中国外入超局面C扩大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8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革命纲领,二者的相同点在于( ) A存在脱离客观实际的局限性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C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D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迫切需求1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

11、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A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B主张平分财产男女平等C保留了封建等级制度D废除私有顺应历史潮流20甲午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评论道:“战争使中国精疲力竭,虽然全世界给予其监护和声援,但这些滋补品都无济于事;耻辱这一疾病已侵入她的四肢。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混乱的无政府状态。”这一舆论意在( )A保障英国利益 B声援支持中国C揭露中国腐朽 D调解中日矛盾21“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2、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出自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影响最大的是( )A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陆B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清政府因大量割地赔款而不堪重负221935年4月,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该地图标出了南海的各个群岛,并首次在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这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这一做法( )A有效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B体现了政府主权意识加强C表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D增强了政府对海疆的管理2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

13、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24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通知5月26日,星期一亲爱的先生:昨天早晨九时,您的儿子无故缺席,目前仍然缺席。我请您通知我,到底是您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您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LH泰纳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 A工业发展,需求增加 B反帝爱国,人人有责C反抗重压,自由解放 D经济崩溃,学业难继25中共成立初期曾宣称“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调整为同国

14、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不加入国民党,1922年8月下旬则决定中共党员视需要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表明( )A中共民主革命理论不断发展B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C新三民主义已成为两党共识D国共两党革命的最终目标一致 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0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

15、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和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材料二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辞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

16、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师创教片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

17、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做出简要评价。(3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致仕是官吏辞官归家、告老还乡的总称,史书上称之为“乞骸骨”“乞归”等。汉代,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发展,致仕制度逐步确立。当时官吏致仕的主要原因有年老生病、避祸、退位主动让贤以及不称职或不受重用而被皇帝辞退等。上述因素中,决定官吏能否辞官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皇帝的个人意志。元

18、康四年,张安世上书归侯,天子不许:“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于是张安世被迫视事。西汉前期并无明文规定官吏致仕后的待遇如何,直到汉平帝正式发布诏令:“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官吏致仕不仅解决了皇帝的麻烦,有利于解除执政阻碍,而且也为更多士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此外,致仕制度的建立完善,让后世有典范可依据,为以后官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高彦君西汉官吏的致仕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开始推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明确了挑选和任免干部必须采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交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办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干部“革命化、年轻

19、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写进了党章。在培训方式上,除建立正规化的党校教育体系外,党中央还注重干部在实践岗位上的锻炼和培养。同时,领导干部终身制也逐步废除,由任期制和集体交接班制取代。1987年十三大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掀起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高潮。随着改革的推进,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行政领导岗位,其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比例大大增加,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摘编自易振龙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致仕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致仕制度的影响。(7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

20、拔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2819212021,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10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大小军阀明争暗斗,“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这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走根本改造道路的原因。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对科学与民主的提倡、对社会主义的宣传,

21、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中国从鸦片战争起就向西方学习救国之路,但是“先生老是欺侮学生”,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必须寻找一种既能铲除封建主义又能超越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才能完成两大任务。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种学说。从1921年“一大”到1922年“二大”,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认识到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政治”,鸦片战争之后的80年间,中国事实上变成帝国主义国家“共同的殖民地”;“军阀们一方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利用唆使,一方为自的己的利益把中国割据得破碎不全”。党的“二大”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

22、的完全独立”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摘编自杨宏雨1921年:历史的承接与推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从思想理论和革命纲领方面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9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并取得高度成就。在雅典,它在希波战争后,确立了海上霸权,为雅典的商品生产、原料、粮食供应和掠取提供了保障。在奴隶制经济不断高涨、工商业奴隶主力量进一步壮大的形势下,雅典奴隶主阶级加强国家机器,发展了它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

23、伯利克里时代,他的国内政策始终以加强民主政治为中心,从公民的广泛参政、政府公职人员的产生、政府机构职权等方面实行改革,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推进到高度发展的程度。摘自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著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二 阿克顿爵士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即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提醒人们对“一切权力”都有限制的必要,不管它是个人的权力还是集体的权力。摘自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伯利克里时代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推进高度发展的程度”的原因及措施。(9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角度分析限制集体权力的必要性,并指出美国限制总统权力的

24、举措。(6分)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 从1919年到20世纪20年代末,英国停战纪念日活动的仪式基本形成。如何将大战、英雄主义与无私奉献之间的联系阐释得更为动人,成为了英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国际联盟协会是英国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和平组织,20世纪20年代它的立场基本上和英国政府一致;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立场逐渐发生了变化。1930年,有人高声演讲:“无论是在停战纪念日,还是在各种俱乐部里,亦或读报时,只要听到和看到大战光荣的论调或字眼,我都会说上一句遭天谴的光荣!”1934年停战纪念日之夜,格林上尉在演讲中说:“1914年,我和数以千计的青年人怀着援救可怜的比利时的信念,情绪

25、高昂地奔赴战场。今天我们清醒了很多。这都是谎言,糟糕的是当时我们竟然相信了!”1935年,国际联盟协会发起了“和平投票”运动,主张对欧洲实行仲裁和全面裁军,有1100多万人参加了活动,丘吉尔称之为“一个古怪的政治现象”。摘编自史林凡试论一战后英国停战纪念日的社会记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国停战纪念日社会记忆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停战纪念日社会记忆变化的历史影响。(9分) 历 史 答 案第卷(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即命南宫括发放鹿台的财宝、分发巨桥的粮食,以赈济贫弱百姓”,周武王通过此举以解百姓受盘剥之苦,从而达到安顿民心、实

26、现政权顺利转移的目的,故D项正确;西周通过分封制削弱段商的潜在势力、强化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A、B项均与材料不相符合;C项材料无法体现。故选:D。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此机构使皇帝与中央和地方之间开辟了一条不经内阁的联系通道,它办事迅速,执掌广泛”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机构为军机处,而军机处的特点是地处内廷,办事效率高,故D正确;军机处也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跪受笔录而已,故AB错误;清朝已经没有宰相,谈不上弥补宰相缺陷,排除C。故选:D。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所述宋代司法审判程序有利于减少司法审判失误,从而体现出司法审判的严谨性,故B项正确;

27、材料信息描述的是中央内部司法审判程序,不涉及地方,A项错在“集中于中央”;据材料信息可知,司法审判仍受中书省等的影响,因此未消除司法行政化现象,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司法官员的积极性受到束缚,D项错误。故选:B。4【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对王公、三品以上官员、士庶、庶人等群体的房屋建造有严格规定,这说明唐代房屋建筑等级色彩明显,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地位和社会等级影响房屋建造,未涉及到经济实力,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崇尚节俭、避免奢华,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讲究礼仪、主次分明,故排除D。故选:C。5【答案】B【解析】军机大臣由皇帝“特旨召人”,“内中堂”专门承担“重要职责”,有

28、利于加快国家机要事务的决策过程,B项正确;军机大臣虽为“特旨召人”,属于兼职,但其职责明确,未发生“机制紊乱”现象,A项错误;设置军机处后,“内中堂”从内阁中分离出来,内阁权力被削弱,C项错误;此举突出了军机处的辅政职能,D项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奥尔比亚城内的米利都人与奥尔比亚人一样,如果米利都人想担任公职,他需向公民大会提交申请”、“在米利都的奥尔比亚人享有米利都人在奥尔比亚所享有的权利”体现了平等的观念,故A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希腊的殖民扩张,排除B;C中“所有”的说法绝对,如斯巴达等城邦实行的是寡头政治,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7【答案】C【解析】

29、古代雅典对通过投票或抽签当选的公职人员进行特别的审查,最后由议事会公开投票表决,陪审法院秘密投票决定,以确保当选的公职人员能够满足雅典统治者的需要,故选C;对公职人员进行特别的审查,无法体现是否达到捍卫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排除A;根据“有无纳税能力,是否尊敬父母等”可知,审查不仅重视当选者的道德品行,也重视纳税能力,排除B;材料中的审查并非流于形式,排除D。故选:C。8【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内容的构成,并明确指出以“罗马人和新征服地区法律中共同认同的内容”为主,即是罗马人对自己与其他民族部分共性的认同,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非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与罗马法律

30、的关系,也非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故排除B、C;罗马法完整体系的形成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内容的全面并且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材料没有反映,故排除D。故选:A。9【答案】C【解析】罗马法扩大了公民权,实施了叛国罪,保障了公民对国家的忠诚,这说明罗马地区内的民众得到了国家的保护,民众也会增强对国家的忠诚,因此这表明罗马法增强了国家凝聚力,C项正确;共和政体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崩溃,但是罗马法一直延续了很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B项排除;罗马法确实调和了各民族的矛盾,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罗马法对民族矛盾的作用,D项排除。故选:C。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

31、政府即内阁在下院立法中逐渐起到领导者的作用,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英国行政权呈扩大趋势,故选A项;英国议会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B项;虽然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的权力呈扩大趋势,但是英国立法权仍然掌握在议会手巾,立法权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C项;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英国并未确立三权分立体制,故排除D项。故选:A。11【答案】A【解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在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同时也揭开了普通法诉讼程序的变革,故A正确;明确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范,提高了司法审判的效率,排除B;“摆脱了弊端”过于绝对,排除C;在此之前英国己颁布大宪章、权利法

32、案等,排除D。故选:A。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联邦宪法由十三个州的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即可生效”,说明地方政府对美国国会颁布的宪法有制衡作用,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挑战,故B正确;A项,根据材料国会通过“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等内容修正案,这些内容保障了公民的权利,故排除;C项,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得岛州最后批准宪法不能说明南方和北方矛盾尖锐,故排除;D项,根据材料公民享有“信仰、出版等自由”,不能得出宪法违背民主原则,故排除。故选:B。13【答案】C【解析】材料“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信息与“赢得国家独立”对应,材料“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信息与三权分立对应,再依

33、据材料“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可知C正确;AB只涉及美国独立一个方面,排除;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C。1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民主政体建立后的过程,并没有体现异常艰难,A不正确;根据“法国在选举75名参议院终身议员时,当选者中有60名共和派”“共和派也取得了胜利并得到360个席位,而王政派只有155席。”可以看出,当时法国的共和派的优势越来越大,体现出实行共和体制是大势所趋,故B正确; 这一政体的确立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排除C; 选项表述太绝对,排除D。故选:B。15【答案】B【解析】大肥猪头戴王冠,象征王权势力强大,而大臣绕在边缘,人民被拦在远处

3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相符,揭露了君主专制的腐败独裁,故选B,排除A;材料抨击的是王权专制,而非君主立宪的分权模式,排除C;漫画抨击的不是共和政体,排除D。故选:B。1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闭关锁国变为被迫对外开放,开启了中国近代史,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与材料“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相吻合,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而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到来的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鸦片战争无

35、关,故排除C;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亚洲大国地位被日本取代,故排除D。故选:A。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些规定促使外籍税务司制度以条约的形式肯定下来,成为长期支配中国海关一成不变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中国海关主权进一步沦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选D项;天津条约及其附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表现,排除A项;海关主权的沦丧加强了列强对华的商品倾销,无助于中国扭转外贸入超局面,排除B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加剧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项。故选:D。18【答案】A【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脱离客观实际;资政新篇主张发展

36、资本主义,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符,具有脱离客观实际的局限性,因此二者均存在脱离客观实际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天朝田亩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违背,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资政新篇没有这一局限性,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迫切需求;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体现农民阶级的迫切需求,故D项错误。故选:A。19【答案】B【解析】“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故B正确,排除C;A不

37、符合史实,排除;太平天国没有废除私有,排除D。故选:B。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及“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出现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可推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是默许纵容日本的态度,故B项与史实不符合,排除;C项是材料反映的表象,不能说明英国的真实意图,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2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可以判断出条约内容出自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正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A排除;B是马关条约签订

38、的影响,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答案】B【解析】我国近代以来主权意识不强、宁愿割地也要捍卫天朝权威的做法一直饱受诟病,而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审查委员会出版的地图,标明了南海的各个群岛以及首次在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体现了我国主权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仅仅是一本地图,是无法有效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南海群岛的古代历史渊源,故“自古”说法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是政府对海疆管理意识增强的体现,但是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一做法,无法增强政府对海疆的管理,故D项错误。故选:B。23【答案】A【解析】A.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变革了中国传统的国

39、家与民族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国家与民族的转型,这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故选A;B.材料强调的是近代国家和民族观念的形成,而非民众的思想解放,故排除B;C.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对帝国主义势力的影响,故排除C;D.材料无法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开始,故排除D。故选:A。24【答案】B【解析】1919年5月等时间来看材料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所以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反帝爱国,人人有责,故B正确;材料不涉及工业发展的问题,排除A;材料不涉及自由解放的信息,排除C;材料未体现出经济崩溃,排除D。故选:B。25【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1922年中共的观点比刚成立时期

40、有了一定的改变,说明中共的民主革命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B.1922年,民族矛盾并没有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C.1922年新三民主义还没有出现,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来的;D.材料看不出国民党和共产党目标是一致的。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26(10分)【答案】(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旧的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布局发生变化。(4分)(2)特点:兼顾各政治派别的利益;相互妥协;灵活变通并适时修改。(3分)(3评价: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社会立法和社会福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福利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

41、大社会成果。这些社会立法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3分)【解析】(1)历史背景:根据“832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旧的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布局发生变化等方面分析总结。(2)特点:根据“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得出兼顾各政治派别的利益;根据“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得出相互妥协;根据“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得出灵活变通并适时

42、修改。(3)评价:根据“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得出德国社会立法和社会福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还应该从不肯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彻底消除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分析其局限性。27(15分)【答案】(1)特点:致仕原因多样;官员致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体现一定的随意性(或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致仕制度不断完善;致仕后官员待遇较优厚。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官僚队伍的更新;提高官吏的行政效率;为后世致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特点:选拔方式强调民主;选拔标准符合时代要求;培养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干部来源多样;改革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意义:提升了干部

43、素质和能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解析】(1)据材料“当时官吏致仕的主要原因有或不受重用而被皇帝辞退等”得出致仕原因多样;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据材料“决定官吏能否辞官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皇帝的个人意志”得出体现一定的随意性(或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据材料“西汉前期并无明文规定官吏致仕后的待遇如何,直到汉平帝正式发布诏令”得出不断完善;据材料“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终其身”得出致仕后官员待遇较优厚。据材料“不仅解决了皇帝的麻烦,有利于解除执政阻碍”结合所学得出巩固了封建统治;据材料“也为更多士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得出有利于官僚队伍的

44、更新;据材料“退位主动让贤以及不称职”结合所学得出提高官吏的行政效率;据材料“让后世有典范可依据,为以后官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得出为后世致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据材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可知选拔方式强调民主;据材料“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写进了党章”,跟随时代变化,对干部提出新的要求,可得选拔标准符合时代要求;据材料“除建立正规化的党校教育体系外,党中央还注重干部在实践岗位上的锻炼和培养”,将党校教育和岗位实践相结合,可得出培养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据材料“其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比例大大增加”,增加了不同类型的干部,可得干部来源

45、多样;据材料“由任期制和集体交接班制取代”“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等,干部选拔改革逐渐建立起规范的制度,可得改革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可根据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特点回答其意义,对干部选拔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等要求提升了干部素质和能力;据材料“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得出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干部选拔强调民主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28(10分)【答案】观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在思想理论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但是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

46、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家日益衰败的命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在革命纲领方面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在解答的时候要联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背景和影响,可以从思想理论和革命纲领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说明。言之有理就可以。29(15分)【答案】原因:保存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火种;确立了海上霸权;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不断壮大;雇工贫农政治地位提高。措施: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

47、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每日轮值主席抽签产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国家为参加民主政治的公民发放津贴。(2)必要性: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采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导致上述情况)。举措:中央政府按照三权分立进行权力构建;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宪法负责。【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并取得高度成就”可知,保存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火种;根据材料“在雅典,它在希波战争后,确立了海上霸权,为雅典的商品生产、原料、粮食供应和掠取提供了和保障”可知,确立了海上霸权;根据材料“

48、在奴隶制经济不断高涨、工商业奴隶主力量进一步壮大的形势下,雅典奴隶主阶级加强国家机器,发展了它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可知,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不断壮大、雇工贫农政治地位提高。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从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每日轮值主席抽签产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国家为参加民主政治的公民发放津贴等方面进行回答。(2)必要性:根据材料“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不管它是个人的权力还是集体的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采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49、很可能导致上述情况)进行分析。举措:根据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从美国中央政府按照三权分立进行权力构建;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宪法负责等方面进行回答。30(15分)【答案】(1)主要特点:参与人数众多,工人成为反战主力;运动方式多样化;与一战紧密相随,但成果相当有限。(2)社会影响:积极:推动了国际和平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战争的爆发;促进了国际限战公约和反战文艺作品的诞生,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消极:有利于绥靖政策的形成,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野心。【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许多国家的工人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并成为反战运动的主力”可归纳出参与人数众多,工人成为反战主力;根据材料“法国、德国一些和平主义者则力图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加深两国的理解,防止战争爆发”可归纳出运动方式多样化;根据材料“一战爆发后,反战与和平运动日益高涨”可归纳出与一战紧密相随,但成果相当有限。(2)由材料“20年代的和平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积极:推动了国际和平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战争的爆发;促进了国际限战公约和反战文艺作品的诞生,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消极:有利于绥靖政策的形成,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