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州市江都区2013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31分)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扬州瘦西湖以自然风光旖旎(n)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ling),常看常新,回味无穷。窈窕(tio)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d)春柳、四桥烟雨、石壁流淙(zng)、春流画舫(f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yn)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t)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A. B. C. D.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2、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B.清明节前夕,来自扬州大学、扬州新东方中学等学校大约万名左右大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C.我国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D.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使我了解到扬大附中高一学生徐砺寒是一个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诚信中学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新型禽流感,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B. 中国海监飞机和舰船对我钓鱼岛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的消息,让国人顿感振奋鼓舞,扬眉吐气。C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
3、车川流不息。D.我只是一个普通莘莘学子,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帅气的容貌,但我有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B.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C.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文章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全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欢乐之情。D.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重点描写了自己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
4、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推开故宫的铜铃大门,一缕阳光l过,万li寂静。雕龙的台阶,红墙绿瓦的宫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比的hng伟与尊贵,感受到中华建筑的精髓和神yn。 6.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2)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3)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4)水至清则无鱼, 。 (司马迁东方朔传)(5) ,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咏梅)(6)折戟沉沙铁未销, 。 (杜牧赤壁)(7)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8)陆游的诗大多雄浑豪放,但也有抒写
5、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如他那首游山西村颔联“ , ”,就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颂。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 , 。”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扬州人最懂得水的妙处,他们引进了运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迷人风光,让它流淌出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扬城的大量诗文。”一位貌似大学教授的老先生忍不住接过了话头:
6、“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扬州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古运河水上游游览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扬州是古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根据第段的内容,将导游小姐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3分)补充: 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古运河对扬州的积极意义。(3分) 第段中美国人说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请你将下列这一则对联形式的公益广告补充完整,以提醒扬城人如何保护古运河。(2分)上联:保护扬城运河 下联: 二、阅读理解(56分)(一)阅读下面
7、两首诗,完成89题。(6分)【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乙】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8. 【甲】诗选取“小雨”和“ ”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 ”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分)9.【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张仪受辱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
8、,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注释】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学术:学习游说之术。醳(sh):通“释”,释放。檄(x):征讨的文书。而:你的。顾:却,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门下意张仪 ( ) (2)掠笞数百 ( )(3)为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且盗而城!( )11.下列各项
9、加点的“以”字与“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不以物喜 B.我以日初出远 C. 卷石底以出 D.太医以王命聚之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3.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大有作为的蓝藻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
10、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
11、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
12、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14.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
13、,填写表格。(3分) 特点 科学依据 历史悠久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 种类很多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15.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16.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3分) 17.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
14、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9分)盲人玫瑰 徐福元齐先生是个盲人,在自家的大门口,却栽培着令人惊羡的几丛玫瑰。年年岁岁,燕子来时,花开东墙。玫瑰开放的日子,也是齐先生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有流水似的人群,在花丛旁驻足,他细听人们赏花品评。两个姑娘为一朵花的颜色,正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争论:“你看,这朵花是胭脂红。” “不对,应该是绛豆红。”“胭脂红!”“绛豆红!”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齐先生裁决。齐先生一笑,款款说道:“你们俩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就这朵花的花瓣里外来说,里面是胭脂红,外边是绛豆红。就这朵花的上下来说,下边是胭脂红,上边是绛豆
15、红。从整体效果看,应该算霁红。花朵的颜色,又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晴天的时候,可借用瓷器上的郎窑红。雨天的时候,又像矾红。早晨和晚上又不同,早上阳光一照,桔红中带桔黄,这桔黄中又掺进些炒米黄;晚上夕阳西下,这绛豆红中又揉进了冈比亚红。太阳落山了,冈比亚红又变成茄皮紫了。”两个姑娘听直眼了,他是盲人吗?渐渐围上一小群人,七嘴八舌,又开始研讨叶子的绿。最后,还是请齐先生点评。齐先生不紧不慢,用手摸着带倒刺的玫瑰枝条说道:“要说绿,先要说黄;惊蛰过后,酱黄色的枝条开始泛绿,这时的绿是豆绿,颜色有些暗,有点清淡含蓄。慢慢绿意渐浓,变成粉青。到了春分,就有了苹果绿底子上洇出了柳叶绿。柳叶绿并没有走下去,却向
16、着秋葵绿转弯了。清明时节,星星点点的就冒出绒绒叶芽,颜色是米汤黄,一天一个样,变成鹅黄。谷雨以后,叶子一天几变,才由孔雀绿变成瓜皮绿。一直到现在才定型,叫翠青绿。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绿得不一样,有深浅相别。一片叶子,阳面与阴面也形象各异。就说我摸着的这片叶子,阳面可以叫豆瓣绿;背后呢,只能算是郎窑绿。”一个盲人,对颜色的判断,如此准确、细微、精致,有人“啧啧”折服,也有人不解地问:“您双目失明,怎么会甄别各种颜色呢?”齐先生大笑,指着眼前一群人,“有多少人像你们一样,一年一年,一拨一拨,经过我的门口,观花、赏花、谈花、议花、论花、评花、品花?!我眼睛是看不见,可我耳朵灵啊。你们看到了,就如同
17、我看到了,我在借你们的眼睛看啊!”人群中不免唏嘘:种花人竟不是赏花人!齐先生却淡然一笑:人生如花,次第开放;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3分) 19.文中写两个姑娘的争论和一小群人的研讨有什么作用?(4分) 20.“齐先生一笑”、“齐先生大笑”、“齐先生却淡然一笑”,文中多次写到了齐先生的“笑”,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体现了齐先生什么精神风貌?(6分)齐先生的笑精神风貌一笑大笑淡然一笑21.文章结尾齐先生所说的“种花人又何必是赏花人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百字左右。(6分) 三、写作(63分,含书
18、写分3分)22.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题目:苦 要求:先将文体补充完整;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D 2. A 3. B 4. C 5. 掠 籁 宏 韵 6. (1)在河之洲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星垂平野阔(4)人至察则无徒(5)已是悬崖百丈冰(6)自将磨洗认前朝 (7)苟全性命于乱世(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 古运河像一位慈祥的母
19、亲,用甘甜的乳汁灌溉着维扬万千顷土地。(运用比喻得1分,突出“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只要符合要求,其他比喻也可。)意义一:营造了扬州(或扬州古运河两岸)迷人风光。意义二:引来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咏赞扬州的诗文。意义三:有利于发展扬州段古运河水上旅游(或促进了扬州旅游业发展)。 意义四:酝酿出扬州“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只要写出其中三个就可以得3分。抢救(收集)文物(文化)遗存、再现漕运文化、再现昔日辉煌、挖掘文化内蕴、开发(打造)水上旅游(风景) 奉献青春汗水(只要符合对偶要求、写出保护大运河的方式即可)8.草色 橙黄橘绿9. 【甲】诗通过与“烟柳
20、满皇都”的晚春之景对比,突出对早春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乙】诗“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10. (1)怀疑 (2)用竹板打 (3)写 (4)将要 11. B 12. 张仪贫穷且没有好的品行,一定是这个人偷去了宰相的玉璧。假使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13. 示例:张仪被诬陷后,受到鞭笞,但他并不屈服,可见他是一个顽强不屈的人;张仪受辱后,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便心安的说“足矣”,可见他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张仪为秦相后,公开告诉楚相将要攻打楚国,可见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写出加点字得1分,有
21、简要分析,得3分。)14、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 分布广或繁殖力强;(答“会变色”亦可) 固氮效益高15. (1)“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表明地球有生命的历史可能更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显灵”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不同的光线条件而变色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6. 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A处具体说明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B处突出固氮蓝藻固氮能力强,功效大。17. 要点蓝藻中的固氮蓝藻能将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使粮食增产; 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
22、力强的水生植物。18.无论处于何种劣境劣势,作为人都要追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操,都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19.写人们的争论和研讨其实是为了逐步深入而又极为自然地引出齐先生对玫瑰花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或对人生的看法)。和齐先生形成对比,突出齐先生的生活态度。答出一点得2分,如果仅仅写“引出下文”,只给1分。20.自信慈祥(和蔼) 积极乐观、好爽(豪迈) 超然(超脱、超脱尘俗)(意思接近即可)21.抓住“付出或创造(种花)不是为了享受(赏花)”“奋斗或奉献(种花)不是为了自己利益(赏花)”,是“为社会为大众为国家”这些意思来谈,语言又通顺的可得5分,否则给4分;若不是如此来说,语言又不通顺的,一律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