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131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岳麓版一轮历史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九)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无锡一模)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迅速提高群众参政能力B增强人民当家做主意识C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谁养活了谁”意在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他们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猿到人”的教育意在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劳动的作用,而劳动的实施者仍是他们自己,这就激发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故选B项。2(2019烟台高三评估)从政治实践来

2、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A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B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C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D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D材料“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说明两种民主是相辅相成的,故选D项;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都是民主的重要形式,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C项。3某学者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

3、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但与参与人员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在 1954年宪法的起草与初稿讨论中都有各类人群参加,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4(2019荆门高三质监)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

4、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的“它”()A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B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C实行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这一信息说明材料中的“它”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故选D项;A项错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区是内蒙古;B项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与苏联模式无关;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共同纲领、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

5、路径,也是历届人民政府的不懈追求。下列说法不能恰当反映以上讲话主题的是()A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受严重践踏C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战略D当前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B“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受践踏,是破坏依法治国的典型事例,与追求依法治国、扩大民主的主题不一致,故选B项。6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19541958年二届人大19591963年三届人大19641975年四届人大19751977年五届人大19781982年54115A.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

6、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具体表现为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一届全国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部分职能,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7(2019焦作高三摸底)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该漫画作于1979年,反映“左”倾错误结束。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故A项错误;“大跃进”的“左”

7、倾错误在1958年,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故C项正确;漫画不能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D项错误。8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抓住时间(1978年至1992年)和材料核心(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类法律230多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新民

8、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也是在过渡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未表明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故C项错误。9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村民自治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人民代表大会A材料关键信息是“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村干部自选,村民直接参加到村务的管理,扩大了基础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B、C、D三项都属

9、于间接民主,故答案为A项。10201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抗日纪念馆,一些台湾来的前国民党抗日老兵接受采访时唱起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曾几何时,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是严禁播唱的禁歌,但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这首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开场合。其直接原因是()A“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认同B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峙,关系开始缓和C此歌可以加强海峡两岸的民族认同感D“九二共识”的达成使两岸交流不断深入B注意题目要求“直接原因”和时间信息“20世纪八十年代初”。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结束了军事对峙,两岸关系开始缓和,像义勇军进行曲这样的“禁

10、曲”在台湾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共场合。故B项正确。11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D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故A项错误;1992年,“九二共识”的达成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并未被台湾当局认可,故C项错误;题干中准许两岸同胞进行探亲等一系列

11、交流活动表明两岸隔绝的状态已被打破,D项正确。12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不久,中国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C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D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B影片血战台儿庄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活动,对蒋经国有所触动,改变了对内地的态度和政策,说明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错误,电影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D两项说法绝对,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时

12、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

13、牢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编自许耀桐载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

14、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民国时期奠定了基础”“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进入中国法律体系”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中西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要牢固”“用议会制改造”“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等信息回

15、答;第二小问“不同”可根据材料一“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材料二“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等信息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三“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提炼;第二小问“说明”可结合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的有关史实概括。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

16、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任答两点即可)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观点: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时间法律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

17、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19591978年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

18、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材料信息,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

19、改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新时期的建设保驾护航。答案:示例一: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20、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制定了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示例二: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说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