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潍坊北海中学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北宋名臣范祖禹指出:“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说明宋初政制A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B强化了各级机构权力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引发了严重财政危机2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下而上参政机制的形成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3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
2、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42016年第一个工作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近日内会签署新的枪支管制行政命令,支持公开持枪的得克萨斯州立即反呛,州长艾伯特说:“奥巴马要限枪。想听我的回答?有种来拿呀!”这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A 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制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 D法律至上原则5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
3、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6下表所示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统计(单位: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这一结构县别庆阳合水镇原清涧绥德机关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党派共产党233203203547545国民党17314317333507无党派2432751266711021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B适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
4、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7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是指A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实行计划经济8488年,北魏孝文帝特制令格,曲法伸情,对于身犯死罪,父母、祖父母陷人绝嗣和无人赡养者,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再执行死刑。这一规定体现了A延缓了社会矛盾的爆发B消除了民族交融的障碍C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D恢复了儒家的合法地位9著名学者邓广铭认为:“任凭王安石的新法如何发展下去,终归还是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的境地。土地问题是在11世纪的改
5、良主义者改革工作的极限以外的问题。”上述言论A揭示了王安石变法的策略失误B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贡献C明析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局限10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重进士轻经生,进士重诗赋,诸科重贴经、墨义。北宋中期以后,则力求以义理代替记诵,重议论先于声律。这一变化A禁锢了士人的思想B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D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11明朝时,吏部任用官员要由科道官监察,户部对财政的管理,六科有审核权;刑部及大理寺的司法审判过程也要受到督察员的监察,而且作为监察机构的都察院竞被列入“三法司”之一。这说明明朝A监察范围较为广泛B重用法外监察组织C法律具有至
6、上权威D监察权超越行政权12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A保证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B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融合C是经济重心南移必然结果D为保持人才来源相对平衡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批评何种制度的弊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14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
7、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151851年,美国众议院的部分议员提出“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1855年,美国国会提出“为了使政府雇员“不致因无能而坏事”,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这些提议有助于A行政效能的提高B国会职责的扩充C权力中心的转移D政党政治的形成二、非选择题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承袭的是晚唐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
8、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材料二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
9、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10分)(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
10、)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户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
11、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10分)(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4分)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材料 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近代西方国家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和妥协,政治妥协便成为推动近代
12、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摘编自何光明政治妥协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例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史实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注意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有理,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武则天,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全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
13、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如仕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简要阐述。参考答案选择题:1A2C3B4B5D6B7C8C9D10D11A12D13C14A15A16答案:(1)原因:前朝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对策:宋:削夺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知州;通判监督知州;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编选禁军。(4分) 明:地方实行三
14、司分权;实行督抚制度。(4分)(2)原因:提高行政效率。(2分)特点: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与提高行政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4分)17【答案】(1)原因: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长期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客观上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打击和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分)内容:调整和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减少统购派购的农产品品种;改革经营方式,采取多渠道经营;改革流通体制,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4分)(2)评价:打破了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提高农民生产的
15、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健全的市场和法律规范,不利于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4分)18(12分)示例:论题:政治妥协是推动西方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说明: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构建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与妥协。英国在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与王权相互妥协的产物,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充满了斗争和争论,最终通过政治妥协而产生。这部宪法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相互妥协的结果,确立联邦体制和共和政体,并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法国在百年动荡后
16、,经过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相互妥协,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都很大,正是保皇派与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这部宪法使法国的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制度也得以稳定。总之,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构建过程中,政治妥协是推动西方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19(13分)示例1:科举制度的发展体现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示例2:科举制度影响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