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67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7年“十一”期间,刚领到4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500元成交。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手段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答案】D【解析】【详解】D: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工资、租金、利息、偿还债务等,可见,小王的4000元工资属于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可见,标价800元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是

2、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可见,最终成交价格为500元,属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流通手段职能,故D入选。ABC: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D。2. 当汇率出现下面材料中的变动时,不考虑其他因素,这意味着( )时间美元人民币2014年9月18日100671.722017年9月18日100654.99A. 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 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C. 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D. 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答案】B【解析】【详解】2017年9月18日与2014年9月18日日相比,同样多的美元能兑换到更少的人民币,说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A:人民币升值,同样多

3、的人民币能兑换到更多的美元,因此我国居民会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需求,故A不选。B:人民币升值,同样多的人民币能兑换到更多的美元,因此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故B入选。C: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我国企业会减少对美国的商品出口,故C不选。D:人民币升值,我国企业会增加对美国的投资,故D不选。故本题选B。3. 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A. 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B. 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C. 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D. 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是价值规律的内容之一,等价交换要求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可见,“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违背了价值规律,A项应选。BCD:这三个选项均符合等价交换原则,BCD不选。故本题选A。【点睛】4. 2017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8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 720万元,6元B. 720万元,5元C. 600万元,5元D. 600万元,6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CD:根据题目的表述,2016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20

5、17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故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关,故总量为1006=600,故C正确,排除ABD。故本题选C。【点睛】5. 从重庆去杭州的机票原价1700多元,现在降到了700多元,而火车硬卧票价为699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火车的人极可能改乘飞机。面对这种新选择,有乘客表示:“应该会坐飞机,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有人选择坐飞机而不选择坐火车,说明( )A.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 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6、C. 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答案】D【解析】【详解】AD:对于出行者来说,火车和飞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交通工具。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故D入选,A不选。BC: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错误。故

7、本题选D。6. 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首诗启示我们消费时应( )A.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B. 用精神消费取代物质消费C. 避免盲从,讲究实惠D. 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原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苏东坡的诗句说无竹令人俗、士俗不可医,对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故D符合题意;AC观点均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精神消费不能取代物质消费,B观点错误。故选D。7.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人有多大胆,

8、地有多大产物是观念集合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可见,“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些都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入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不选,故本题选B。8.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此处的“物质”是指(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 客观存在的自然物【答案】C【解析】【详解】C:“世界的

9、本原是物质的。”此处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故C入选。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故A不选。B:物质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故B错误。D: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故D不选。故本题选C。9.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 )A. 抽象的思维活动B. 具体的物质活动C.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 思维的物质器官【答案】C【解析】【详解】C:从意识的本质来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人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

10、意识就不能产生,故C正确。A:意识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但不是从本质上看意识,故A不选。B:意识不是物质活动,故B不选。D: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故D不选。故本题选C。10.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 )A.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加深B. 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C. 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D. 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的人永远也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答案】A【解析】【详解】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表明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作为认

11、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扩展、加深,故A正确。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B错误。C:要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需要积极实践,而不是靠先天的聪明,故C错误。D: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故D错误。故本题选A。11. 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这种认识( )A. 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B. 肯定了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C. 承认了人和客观

12、事物之间的联系D. 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A: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这是一种人们主观臆造的主观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A项正确。BCD:材料涉及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主观联系,没有涉及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意识能动性的相关内容,BC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12.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答案】C【解析】详解】A:在尊重客规规律的基础

13、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B: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故题中观点错误,B错误。C: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反映了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获得成功,C符合题意。D:材料中强调的是尊重规律,而不是解放思想,故选项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13.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 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 矛

14、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答案】B【解析】【详解】B符合题意,“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C、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故本题选B。14.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是下述哲学原理的运用( )A.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C.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D.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不可分割性【答案】B【解析】【详解】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哲学原理的运用,个B入选。ACD:

15、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B。15.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是( )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B.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C. 矛盾的普遍性D. 矛盾的特殊性【答案】D【解析】【详解】D: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其原因在于矛盾的特殊性,故D入选。ABC: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D。16. 网络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网络购物市场已经形成一种自驱动态势,但也有人说:网上风光好,水货、旧货占主角,买回就懊恼!这说明了( )A.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C.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

16、性相是统一的【答案】A【解析】【详解】A:题干强调网络购物既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这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故A符合题意。BCD: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A。17. 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不仅带来生物学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这说明( )A.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B. 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C. 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D. 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C【解析】【详解】A: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

17、,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故A不选。B: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影响,而不是仅仅表明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故B不选。C: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不仅带来生物学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这说明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故C入选。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D不选。故本题选C。18. 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一

18、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相关知识。“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两种观点均在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相关内容,均在思考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9. 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B. 意识可以代替物质C. 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D. 物质和意识

19、没有区别【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意识不能代替物质。A正确且适合题意。BD:物质和意识有本质区别,意识不可以代替物质,B D说法错误。C:意识有能动作用,不能说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20.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 )A.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B.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 离开意识谈物质不可知论D.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物论【答案】B【解析】【详解】A:毕尔生的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毕尔生的观点肯定了运

20、动的存在,但认为是“概念”引起了事物的运动,这是一种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项正确。CD:毕尔生的观点涉及的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没有涉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1.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根据是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

21、位同等重要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符合题意,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体现了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说法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因此,两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故选A。【点睛】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部分区别内涵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22、,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和功能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

23、件下可以转化是指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22.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以下属于系统的基本特征的是( )整体性 有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入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是系统基本特征,不选。故本题选C。23.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 邯郸学步B. 唇亡齿寒C. 吐故纳新D.

24、 因地制宜【答案】C【解析】【详解】A:邯郸学步强调要从实际出发,A项不符合题意。B:唇亡齿寒体现是联系的普遍性,B项不符合题意。C:吐故纳新既体现了故和新的联系,又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项符合题意。D:因地制宜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4. 医生让一位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位病人的错误在于( )A. 承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B. 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C. 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 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中的病人只看到普遍性,没有看到特殊性,而不是否认了矛盾的

25、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故A不选。B:材料中体现不出病人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故B不选。C: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共性和个性的转化,故C不选。D:病人只要水果却不要苹果、桔子、香蕉,是因为他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民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即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性而存在,故D入选。故本题选D。25.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答案】B【解析】【详解】A表述错误,社会意识

26、决定于社会存在,而不是无关; B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意思是:这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表述错误,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人的意识并非与自然环境无关; D表述错误,物质决定人的意识,而不是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故选B。26.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C.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D.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反映的上层建筑的调整,没有涉及生

27、产关系的调整,A项不符合题意。BD:政府机构属于上层建筑,政府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政府机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B项符合题意,入选;D项说法错误,排除。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27. 下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的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AB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

28、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故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基本矛盾,故C错误,入选。故本题选C。28.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一大亮点。政府的这一做法( )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说明政府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说明政府是我国社会历史的主体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政府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成为我国政

29、治生活的一大亮点,这反映了政府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历史的主体,错误。故本题选A。29. 塑料袋的发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但现在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A. 社会历史性特征B. 实践性特征C. 阶级性特征D. 稳定性特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对塑料袋的发明,不同时期人们的评价不同,这表明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故选A。BD:实践性、稳定性均不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BD错误,

30、排除。C:材料未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特征,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30. 科学上“温热有隙效应”有这样一个实例: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获得的生活智慧与下列哪个选项是一致的( )A. 满招损,谦受益B. 过犹不及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答案】B【解析】【详解】B: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

31、。这启示我们要保持某一事物的性质稳定,就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也强调要坚持适度原则,B项符合题意。ACD:材料强调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满招损,谦受益”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强调量变积极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我们要重视量变,AC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31. “90后”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他们追求和享受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他们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

32、么消费心理。(2)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践行哪些消费原则?【答案】(1)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2.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我们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答案】物质

33、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重视发扬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本题以新时期要发扬民族精神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理论范围是唯物论。根据材料“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生死存亡的考验,始终没有被压垮,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有了万众一

34、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了航天精神,我们跻身于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行列”可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的角度分析。【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1题型特点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2解题方法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步,分析为

35、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3失分警示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

36、的。33.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答案】(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

37、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道理的?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以该原理的四个角度为根据,充分提取材料信息,有理有据地加以说明。一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可以体现。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中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可以体现。三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38、材料中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可以体现。四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综合材料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可以体现。【详解】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首先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四个表现,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

39、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列出来,然后看上述四点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34. 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矛盾分析法的内容有哪些?【答案】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的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

40、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接,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的统一。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每一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分析】【详解】设问要求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矛盾分析法的内容有哪些?”设置有三个问题,即“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矛盾分析法的内容有哪些?”均属于简答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根据材料“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汽车消

41、费不断增长。”,考生可归纳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即可。【点睛】35. 人民日报报道了张绪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把学习党的理论、践行党的理论当做一个共产党员的终生使命,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党、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请回答: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答案】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解析】【分析】本题以张绪老人的先

42、进事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分析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根据题意判断本题考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点,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结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张绪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把学习党的理论、践行党的理论当做一个共产党员的终生使命,用自己的劳动和奉献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第二: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张绪老人始终坚持奉献精神,正确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

43、实现个人成功。第三: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张绪老人埋头苦干、顽强奋斗,二十多年如一日,把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党、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第四: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张绪老人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个人的价值。【点睛】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