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和平区200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赋税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制度,它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据此回答l6题。 1. 算赋、口赋和租庸调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B. 都增加了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 C. 都以人丁为征税标准 D. 都为了缓减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 2. 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则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 A. 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
2、芽 C.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D.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3. 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A. B. C. D. 4. 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 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 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 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5.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
3、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 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 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 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6. 建国初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 前者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后者则推动了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都体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 A. B. C. D.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据此回答79题。 7. 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
4、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 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 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 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8. 北宋的科技成就包括( ) A. 造纸术开始西传B. 发明了印刷术 C. 指南针用于航海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9. 元朝的郭守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 A. 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B. 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C. 主持编写授时历 D. 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思想解放往往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回答1012题。 10.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
5、核心是( ) 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11.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A. 信仰马克思主义B. 宣传社会主义 C. 认同无政府主义D. 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12.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 A.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 正确评价了
6、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领导全国人民沿着这一道路取得了胜利。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315题: 13.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14.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土
7、地政策,其主要的依据是( ) A. 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 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阶段革命的性质不同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15. 1950年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要解决 A. 中国革命道路问题B. 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 C.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问题 中国近现代,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先后涌现出三位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历史巨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据此回答1618题: 16.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决定性原因是( ) A.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B. 阶级属性 C. 中国国情D. 共产国际的影响 17.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
8、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 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A. B. C. D. 18. 在中国近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生产力迅猛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它必然促成资
9、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某些变化。据此回答1921题。 19.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的前提和条件是( ) 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扩大 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A. B. C. D.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不包括( ) A. 重工业B. 轻工业 C. 电力工业D. 化学工业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B.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D. 重商主义形成 人类社会由分散隔绝进入到整体发展的历史,其实质就是近
10、代化的历史,据此回答2224题。 22. 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主要理由是( ) A. 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 C.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确立 D. 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 23. 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而完成的。下列有关近代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 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宰割和奴役 C. 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D. 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24. 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 受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发展畸
11、形,结构不合理 资产阶级掌握着近代化的领导权 A. B. C. D. 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20世纪形成的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据此回答2527题。 25.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 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 B. 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C. 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6. 二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事实上是( ) A. 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 B.
12、 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C. 建立了战后新的同盟关系 D. 承认了美国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7. 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最终将取决于( ) A. 各国的经济实力B. 军事实力 C. 政治上的影响力D. 各国的综合国力 2001年10月举世瞩目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它表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在新的世纪迅速发展。据此回答2830题。 28. 关于欧共体和欧佩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 都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C. 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D. 都是西欧国家为恢复经济和持续发展而建立的 2
13、9.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C.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集团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0. 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B. 各国经济发展的排它性 C. 联合国职能的加强D. 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9分,第32题10分,第33题7分,共计26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 材料1 (唐
14、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2 (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也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3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移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故阁臣
15、无不惴惴俱者。摘自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l)根据材料l、2,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4分) (2)根据材料3,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3分) 32. 以下是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1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筑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 材料2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
16、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2)据材料2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现代化有何积极影响?(5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6、17世纪时,西欧医生的地位还很低,尽管主要的宫廷医生有很高的经济收入,但医生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光荣的职业,直到17世纪中叶,一位绅士还拒绝同一位有钱的医生的女儿结婚。律师职业虽然不被视为低等,但也不受人尊重。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材料2 1
17、7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材料3 18世纪,社会低层的人们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19世纪中叶开始,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别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回答: (1)从16世纪到20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2)发
18、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表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三、问答题:(36题14分,37题15分,共计29分) 34.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6分)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8分) 35.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总
19、的趋势是进一步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其经济格局有几次大的变动?有何发展趋势?(6分) (2)概括指出引起这些经济格局变化以及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9分)和平区200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3456789101112131415CDDCDADCDBDAC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BDDBADDACBDDBD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9分,每32题10分,每33题7分,共计26分。要求:分析材料,
2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答案:(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2分)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2分)(2)明朝中期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2分)(3)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1分)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皇帝注意发挥宰相参政辅佐作用;(1分)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对立看待,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君主在中央集权政治中心中的绝对权威。(1分)32. (1)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
21、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2分)说明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3分)(2)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繁荣;有利于知识传播和信息流通;促进与铁路交通相关部门的生产和商品流通;有利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进一步解体。(任答两点即可得5分)33. (1)人们在价值观上的择业标准和生活方式上的饮食结构以及体育运动等方面发生了变化。(2分)(2)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法律意识、科学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3分)(3)要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的社会生
22、活水平是不断向高境界发展的。(2分)三. 问答题:(34题14分,35题15分,共计29分)34. (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从而把中国带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3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1分)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促进中国工业化上起了积极作用。(1分)(2)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宪制,(2分)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23、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颁布了“主权在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2分)35.(1)格局变动与趋势: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独掌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4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朝着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2分)(2)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的商品输出、殖民掠夺和黑奴贩卖使大西洋沿岸成为商业贸易中心。(1分) 英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
24、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上拥有广大的殖民地。(1分) 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中远离战场,且大发战争横财,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遭削弱。此外,美国工业基础雄厚,科技领先,并广泛吸纳人才。(1分)“欧共体”的成立;日本战后经济非军事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外向型经济战略;日本和欧共体奉行独立外交政策;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倾向体系崩溃。(4分) 两极政治格局解体;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依赖的加强和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2分)年级高三学科历史版本期数内容标题天津市和平区200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分类索引号G.622.475分类索引描述统考试题与题解主题词天津市和平区200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历史试卷栏目名称高考题库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李红英一校胡丹二校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