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读图P4中华农业始祖神农氏:尝百草,找到适合食用的谷物和药草,创制耒耜(识别本课大量图片,理解农业工具在生产中的作用)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注意:生产力与生活方式的关系)1商周之前:石器(石耕)、耒耜(耜耕);频繁迁徙。2商周: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时,开始走向定居。(二)农作物1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2西周时期,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三)地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
2、统农业“精耕细作”含义:提高土地利用率,从一年一熟,发展到江南地区的一年两熟、三熟。精耕细作的条件-(一)耕作方式: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推广铁农具和牛耕。2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西汉出现犁壁;(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期:江东(现江苏)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完善,为后世所沿用。(二)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1春秋战国:垄作法2西汉:赵过的代田法3魏晋至今:耕耙耱技术。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 (三)施肥、灌溉工程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
3、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识图)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商周:集体耕作,原因1生产力:石耕、耜耕2生产关系:商周土地国有,实行井田制(二)春秋战国:小农经济逐渐形成。1、小农经济形成、发展的条件(1)经济:铁器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生产关系)(2)政治:封建政府重农政策。2、小农经济特点(1)模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分散性、脆弱性)(2)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3)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小农经济地位、影响(1)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农业
4、的基本特征)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王朝的政治安危。(3)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思维拓展】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关系:农业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物质前提;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主要形式。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征1、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4、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三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发展阶段原始农业精耕细作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工具石器、耒耜铁器、耕牛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组织模式集
5、体耕作个体的小农经济四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区别小农经济:家庭生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组织模式,相对于集约化经营)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很少有商品交换。(经济特征,相对于商品、市场经济)五全面评价小农经济(参考)积极:1.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适应了生产力发展;2.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基础。消极:1.政治: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根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技术创新。 3.文化:催生落后、狭隘与保守的民族性格。六学习延伸:“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影响、经验教训(课本第7页)原因: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科技水平低。利弊及影响:“边际土地”农业经济价值低下,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教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