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663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10 牲畜林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这个单元所选的两篇外国小说,在结构和情节上都有鲜明的特点。“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小说家不可能把他欲诉之怀全部写下,而一个好的结构是一个合适的“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阅读时要在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的基础上,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重点体会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要学习小说中“线索”的妙用和白描手法及线性结构的特征,并将这些艺术特征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利用前面所学过的课文分析本单元的话题“结构”这一知识点。用“结构”这一知识点分析前面学过的课文。 牲畜林一课具有民间故事的节奏感,

2、同学们可以把其改编成剧本,然后进行表演,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增强表演效果,帮助表现文章的主题和特征。 半张纸一文,具有很浓的诗意和哲思,同学们不妨动手将其改编成诗歌,进行交流、表演。 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的异同。 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了解层层推进的结构形式。 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或者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为中心来安排结构的特色。10牲畜林背诵名句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3、表现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两句诗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诵读经典经典: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翻译:那些博闻强识而且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赏析:做一个高尚的人,不仅要学问高深,而且要品德高尚,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强调君子必须具备德才、学识、修养的同时,我们不妨从反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缺乏学问和道德修养,妄自尊大,没有礼貌,不懂礼仪,言行随心所欲,没有约束,他还能被社会接纳吗?不能,他肯定无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4、。所以君子只有博学识广,以礼制欲,循礼而行,才能称之为君子。作者档案“作家们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新闻工作者、短篇小说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意大利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20世纪50年代起以幻想和离奇的写作手法写小说,或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或讽刺现实的种种荒谬滑稽。1985年9月,卡尔维诺突发脑溢血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葬在地中海岸边的卡斯提格连小镇。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作品以独到的精美构思、深刻隽永的思维方式,对现代小说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一生都在小说创作方面不断地超越

5、自我,直到生命的终结。他猝然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不仅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先锋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对当下世界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通往蜘蛛巢的小路等。背景扫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意大利的那段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意大利人民不屈不挠,浴血抗击,表现出的英勇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战斗风貌,为卡尔维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民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此时,卡尔维诺一直摸索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反思战争,于是就有了牲畜林的诞生。逸闻趣事难以被模仿的卡尔维诺曾

6、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因当年去世而与这个奖项失之交臂的卡尔维诺,是二战后意大利最具实力的一位作家。他以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卡尔维诺非常擅长智力游戏,他的书中充满了智力游戏的东西,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一部真正能模仿卡尔维诺的作品,他难以被模仿的地方在哪儿呢?可能是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世界,这个世界非常自足,你很难模仿。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阅读,让读者、

7、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景象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狡黠。是卡尔维诺给予了我们这科学般的诗意,让我们可以在这个文学遭遇挑战的时代,对文学始终保持信念。一、认字音1单音字马厩(ji)膘肥(bio)毡帽(zhn) 蹩脚(bi)豚鼠(tn) 圆锥(zhu)2多音字便 铛绰 扛二、记字形1. 2.3. 4.三、辨词义1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辨一辨意义不同。“比比皆是”的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俯拾皆是”的意思是“只要低着头就能够捡到”,形容多而易得。适用对象不同。“比比皆是”多用于人,也常用于物;“俯拾皆是”只用于物,而且是小的物,不用于人。在印度很多地方,关乎大

8、学入学的考试并不是一场公平的竞赛,相反,其中的各种腐败、走后门行为比比皆是。两百多米的山前小路,药材俯拾皆是,听专家讲解每味药材如何入药,真是令我们大开眼界。2逐步 逐渐辨一辨逐步:随着步履;一步一步地,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逐渐:渐渐地,只用于事物的变化。业界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成型的天然气重卡,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希望政府给予更多支持。随着市场态势的逐渐明朗化,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二手车市场正在摆脱之前的迷茫和萎缩的困境,销量攀升成为市场主旋律。3沉湎 沉浸沉湎沉浸辨一辨沉湎: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

9、动中。很多中学生缺乏自制能力,沉湎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荒废了学业。科学家牛顿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中,煮鸡蛋的时候,竟误把手表放进了开水锅里。四、识成语1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2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此词易望文生义,理解为“寒冷”。3声嘶力竭:指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4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课文导读战争中的血腥、伤残、死尸、废墟,惨不忍睹,但是有一种充满乐观精神又不乏悲悯情怀,可以说是寓严肃于诙谐,寓沉重于轻松,寓眼泪于笑声中的写战争的小说,让人难以忘怀。即使从这样的战争小说中我们读不出它的严肃意义也许作者并不希望别人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什么严肃、沉

10、重、崇高之类的东西,但我们一样可以在轻松愉悦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生活本身是绝望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乐观地、轻灵地、充满希望地活下去。牲畜林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叙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全过程。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是一个桃花源。那里宁静安详,没有血腥,没有杀戮,没有恐惧,充满生机,是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也是涤荡罪恶的地方。作者借此表现了在战争面前的百姓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思路梳理赏情节1为什么逃难的人都带着自己的牲畜(包括家禽)?这真实吗?明确这个细节是真实的。这些牲畜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生活的农户的唯一财富,如果没有了这些牲畜,他们的生活将

11、会更加的悲惨,所以即使是逃难,他们也带着自己唯一的财富。这个细节表现了他们的贫困和遭受的残酷侵略,同时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做铺垫。2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文章多次使用“延迟”,其中对表现主题作用较大的有几次?几次欲射击,却又停止,这样的“延迟”有什么作用?明确牲畜林多次使用“延迟”,其中对表现主题作用较大的有五次。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使得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朱阿六次打算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射击。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里面。小说的结构和主题要点,都在于“牲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

12、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赏形象3朱阿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朱阿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爱喝酒,所以有手颤的毛病;惜财如命,所以为了一头母牛冒险回家;胆小多虑,这使得他长时间跟着那个傻气的德国兵不敢开枪又不舍得离去。(2)朱阿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来说,朱阿不是英雄,而这个形象却成了抗击纳粹侵略者的代表,最后他受到欢迎,预示着抗战的美好前景。从结构来说,朱阿是一个穿针引线的线索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丑衔接起各个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他引来的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

13、),也是由于朱阿拙劣的射击术,使得各种牲畜有了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和野猫一起在悬崖前丧生。赏环境4阅读过作品后,你能通过文中暗示背景的语句得知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明确“在那扫荡的日子里”“逃难的时候”“德国鬼子”“最伟大的游击队员”,这些都暗示了小说的背景: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入侵。5文中第二段描写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文中第二段作者用很轻松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动物世界,在这片小林子里充满了和谐的气息,生活着自由自在的动物。而这一片和睦,也是当地村民生活的反映,他们也渴望这种平淡自由的生活。但侵略者的战争将这一切碾得粉碎,不仅人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连牲畜

14、们的一切也被搅乱。第二段的描写既照应了题目,又为后文故事设置了一个背景,参加反侵略战斗的不仅仅是受害的人,连动物们也加入了这场斗争,幽默含蓄地表现了抗战必胜的信念。赏语言6理解下列语句的含意。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明确作者用简洁的语句,几笔便把当时混乱的场面给描绘了出来。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场所,为后文埋下了伏笔,给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的百姓们是纯朴善良的,在逃离时不忘救走他们所饲养的动物,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麻木、狭隘的一面,为了自己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敌人,民族的敌人,让人感到可怜又可气。思辨

15、探究表现战争主题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牲畜林这个特殊的地方呢?我的理解(观点一)“牲畜林”是小说的结构要点。牲畜林的主要情节集中在“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的树林里。灌木丛和树林中有“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有山羊、大鹅、家兔、母鸡、鸭子、小猪等等,当然还有它们善良朴素的主人。在这里,“牲畜林”就是一个“容器”,它装载了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现实生活之水。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观点二)“牲畜林”是小说的主题要点。“牲畜林”是一个意象,一个象征,它和林子外的被扫荡后狼藉一片的村子形成对比,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

16、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还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充满生命力,是受苦难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带给人们生活的希望,表现出对胜利的乐观态度。作者正是借这一意象来表达深刻的主题的。结构考点落实课内挖掘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在情节结构上一直围绕着危机运转,采用层层推进的线性结构,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障,一环扣一环,实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充分表现了意大利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考点讲解一、布局谋篇1结构是一个“容器”。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1)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2)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多彩。

17、2长与短,巧与拙。(1)对于长篇小说,其结构对整个内容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力;(2)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关系是战役与一场战斗的关系。二、结构的“常”与“变”1结构的构成(1)依赖情节的力量;(2)通过情绪的勾连;(3)通过材料的组织。2层层推进(1)线路较清晰,并且频率有规律性;(2)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3生活的横断面指从事件的一点切入。4按照心理时序展开主要指意识流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为中心结构。解题指导解答结构类题目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厘清小说的线索、情节发展脉络。2厘清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3注意内容之间有无铺垫、伏笔、

18、过渡、悬念、虚实、倒叙、插叙等方面的技巧。4根据题目要求,总结答案,答案一般包括三点:(1)结构特点如何;(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的;(3)明确结构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高考真题(2017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

19、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

20、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

21、的姿势。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

22、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1.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答案: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

23、突出。解析:题干告诉我们,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联系小说的体裁特点来看,要回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应当从情节安排、主题思想表达等方面来分析。在情节安排上,“渴”作为试验队员的感受,反映出小说情节是在“试验队员深陷绝境”的背景下展开的。略去陷入绝境之前的内容,情节显得更加集中、简洁。在主题表达上,“渴”是试验队员在风沙肆虐这样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能更集中而深刻地诠释小说的主题思想既讴歌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揭示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人生道理。2.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答案:小说人物“他”所知有

24、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解析:题干要求结合作品分析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应多角度进行挖掘,联系小说的叙述角度、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来分析。从叙述角度来看,小说是以试验队员“他”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这一“美好的谜”应当不在“他”所见所知范围,不去叙写,就显得真实可信。从情节安排看,结局给出一个“谜”,没有揭示谜底就戛然而止,送瓜人究竟是怎样冲破风沙来到这里的,显得非常神秘,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从读者角度看,读者是希望知道谜底的,而作

25、者偏偏不揭开谜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也就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文本借鉴小说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但一扫战争的阴霾,更多的是轻松、搞笑、怪异。作品在形象、语言、结构上呈现出轻逸的格调,表现的却是反法西斯的沉重主题。“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追求“轻逸”是对生活沉重的解构,是对战争的净化。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显得更有力量。 技法点拨1结构中的“延迟”手法能够层层推进线性结构小说的发展,写作中要给人物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演,从而展现人物性格、心理,揭示小说主题等。描写力求手法多变,详略得当。2从形象、语言、结构等不同的角度化沉重为轻逸

26、。学以致用根据你对轻逸与沉重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关于“独处”的文字。(不少于100字)答:范文示例:曾经有人问过我:“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我回答说:“也许很多人都会害怕一个人待着,因为那对他/她来说,意味着孤独和寂寞。但对于我而言,独处恰恰是一种最好的享受。”事实上确实如此,在许多黑暗时期,这样的独处带着我越过了无数的险滩暗流,并且使我拥有一种内在的安详。孤独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我停下来打量他们。他们在干活,晚上,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这是一块很重的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但是门板就是一动不动。我当时正在闲荡,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

27、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我晃了晃我的脑袋,就好像是说我不过是说漏了嘴。这事儿费了我们一点时间,大家都浑身是汗,但最后我们把门板支到足够一个人从下面钻进去的高度了。我们互相看看,十分高兴。然后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让我提着一个口袋,其他人把东西拿过来放进去。“只要那些狗日的警察别出现!”他们说。“对!”我说,“他们真是狗娘养的!”“闭嘴!你没听见脚步声吗?”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这么说一次。我很仔细地听着,有点害怕。“不,不,不是他们!”我说。“那些家伙总在你最不希望他们

28、出现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人说。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把他们统统杀了,就行了。”我回答说。然后他们派我出去一会,走到街角,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我就去了。外面,在街角,另有一群人扶着墙,身子藏在门廊里,慢慢朝我移过来。我就加入进去。“那头有声响,在那些商店边上。”我旁边的人跟我说。我探头看了一下。“低下你的头,白痴,他们会看见我们,然后再次逃走的。”他嘘了一声。“我再看看。”我解释说,同时在墙边蹲了下来。“如果我们能不知不觉地包围他们,”另一个说,“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活捉了。他们没有很多人。”我们一阵一阵地移动,踮着脚,屏着气:每隔几秒钟,我们就交换一下晶亮的眼神。“他们现在逃不掉了。”我说。“我们

29、终于可以在现场捉拿他们了。”有人说。“是时候了。”我说。“不要脸的混蛋们,这样破店而入!”有人吼道。“混蛋,混蛋!”我重复,愤怒地吼道。他们派我到前面去看看。我就又回到了店里。“他们现在不会发现我们的。”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东西从肩上甩过来。“快,”另外有人说,“让我们从后面出去!这样我们就能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我们的嘴上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他们一定会备感痛心的。”我说。于是我们潜入商店后面。“我们再次愚弄了那帮白痴!”他们说。但是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站住,谁在那儿?”灯也亮了。我们在一个什么东西后面蹲下来,脸色苍白,相互抓着手。另外那些人进入了后面房间,没看见我们,转过身去。

30、我们冲出去,发疯似的逃了。“我们成功了!”我们大叫。我绊了几次脚后,落在了后面。我发现自己混在了追赶他们的队伍里。“快点,”他们说,“我们正赶上他们呢。”所有的人都在那条窄巷里奔跑,追赶他们。“这边跑,从那里包抄。”我们叫着。另外那群人现在离得不远了,因此我们喊:“快快,他们跑不了啦。”我设法追上他们中的一个。他说:“干得不坏,你逃出来了。快,这边,我们就可以甩掉他们了。”我就和他一起跑。过了一会,我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了,在一条弄堂里。有人从街角那里跑过来,说:“快,这边,我看见他们了。他们跑不远的。”我跟他跑了一阵。然后我停了下来,大汗淋漓。周围没人了,我再也听不见叫喊声。我站着,两手插在口

31、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赏析卡尔维诺的微型小说孤独最能体现现代人物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极小的篇幅中通过“黑色幽默”式的轻松描写,透出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它的“荒诞”是通过混淆彼此的对立,表现行为与情感的无意义,并在最终因“对立”的消失从而“一切均为虚无”的描写当中来展现的。“我”最终仍然是孤身一人,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无法真正融入,都与“我”无关,“我”不属于任何东西,包括这个世界。“我”真正成了一个多余者。在这里,卡尔维诺为事件提供了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孤独。而“我”所感受到的孤独,又被卡尔维诺用一句轻描淡写的叙述掩盖了。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

32、确的一项是()在跨马扬鞭中,只见他手持马鞭,不寒而栗,一个干净利落的亮相,台下有了掌声和喝彩声。通俗点来说,若是我们缺少实干精神,再美好的愿景也只能是聊以自慰,再完善的政策也会流于形式。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再理他,现在他感到声嘶力竭,没有依靠了。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ABCD解析:选C。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33、,形容非常恐惧。句中有“掌声和喝彩声”,用该词不合语境。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美好的愿景”是一个目标,与“实干”对应,应该用“画饼充饥”。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使用正确。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用于此处望文生义。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使用正确。左支右绌: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管在哪里,栗树越长越稠密,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更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B德国人心惊胆战地打量着这浓密的树林,琢磨着如何才能走出去的办法。C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

34、健,某些骗子就抓住这种心理见机行事,给假药贴上了保健的标签。D由于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解析:选C。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就更多”改为“就越多”。B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办法”。D项,滥用介词,应该删去“由于”。3请扩展下面的句子,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朱阿飞快地跑回了村子。答:答案:朱阿用那两条短腿飞快地跑着,下坡时就像一只滚动的球,上坡时气喘吁吁。他跑啊,跑啊,翻过一道山脊,村子便展现在眼前。4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前,组委会要给出授奖理由,比如:英国女作家莱辛获奖,她的主要作品是金色笔记青草在歌唱等,获

35、奖理由是“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化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考察”。假如卡尔维诺也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根据推荐作品写出获奖理由。要求语言精练,特点突出。推荐作品:牲畜林获奖理由:答案:(示例)这是一场发生在“牲畜林”里的人畜大战,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小说的人物是漫画式的,情节是荒诞可笑的,手法是幽默夸张的,而叙述则是充满了智慧和想象力的。带有童话色彩的战争小说寓严肃于诙谐中,寓沉重于轻松中,寓眼泪于笑声中。他是最富魅力的后现代派大师,是最独出心裁、最富有创作才能、最有趣的寓言式作家。5清明节快到了,家在外地的王伟同学必须随父母回老家

36、祭祖。下面是王伟写给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修改。尊敬的王老师:清明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为继承传统,祭祀先人,令尊决定带家人回乡下老家扫墓。特向您请假,请老师一定批准。请假人:王伟2019年4月2日答:答案:(1)“尊敬的王老师”格式不对,应顶格写。(2)“乃至全世界”多余,应删掉。(3)“令尊”用错,应改为“家父”或“我的父亲”。(4)没有说明请假的具体天数,可在“特向您请假”后加上请假的具体天数。(5)“请老师一定批准”语气不当,可改为“恳请老师批准”。解析:请假条的不恰当之处可以从格式、内容、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分析。据此,逐一排查,找出其中的不恰

37、当之处。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德国兵正牵着牛往外走。那是一头漂亮的、带黑点的红色小母牛,因此绰号“花大姐”。它性情温顺,但又很固执。现在它不愿跟着这个陌生人走,站在那里不动。德国人不得不在后面推着让它走。躲在墙后面的朱阿开始瞄准了。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没人愿和他一起去打猎,因为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他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结果便可想而知了。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天哪!如果

38、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朱阿这样想,不敢贸然开枪。德国人牵着这头因听到主人来到而不肯前进的牛,吃力地走着,突然发现伙伴们都已离开村子上路了。他准备拉着这头固执的牛追赶伙伴。朱阿一直尾随在后面,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时躲在篱笆或矮墙后面瞄准。但无论如何总拿不稳枪,更何况德国人和母牛靠得那么近,他哪里敢扣动扳机。难道就这样让他牵走吗?德国兵为了追赶逐渐远去的伙伴,想抄近路,走入了树林。现在凭借树干的遮挡,朱阿更容易跟随他。这时候德国兵大概会距离牛远一点,可能有机会开枪了。进入树林,母牛似乎不那么固执了。相反,由于德国人对这林间小路一点也不熟悉,是母牛领着他前进,并选择走哪条岔路。没

39、过多久,德国人就发现,他并没有走上通往大道的近路,而是进入了密林深处。一句话,他和母牛一起迷了路。朱阿一直跟着德国兵,像他一样,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鹪鹩被惊得四处乱飞。想要在密林中瞄准就更难了,特别是要通过多重障碍和那总在眼前晃动的牛屁股。德国人心惊胆战地打量着这浓密的树林,琢磨着如何才能走出去。忽听杨梅果树丛中一阵响动,跑出一头漂亮的粉红色小猪。在他的家乡,从未见过猪在树林子里跑来跑去。他松开牵牛的绳子,就去追赶那头猪。“花大姐”一旦得到了自由,就一头钻进树林跑了,这里有它许多朋友。6找出文中有关朱阿的心理描写(不少于两句)。答:答案:“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

40、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让他牵走吗?”7作者为什么把那个德国兵写得如此愚蠢?答:答案:这是对侵略者的一种丑化,同时增强了小说的荒诞性,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8写出朱阿看见“花大姐”逃脱后,对“花大姐”可能说的一番话。答:答案:“我亲爱的花大姐啊,你终于逃出来了,感谢上帝,感谢主啊!你快点儿找个地方先躲起来,千万别再落入这个德国鬼子手里了,待会儿我就带你回家。哼,小鬼子,让你见识一下我朱阿的厉害,刚才因为有花大姐,我没敢开枪,现在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等着瞧吧!”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一个幸运的贼法莫泊桑那天晚上,我们三个年轻狂徒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四肢伸展着躺

41、在紧挨画室的一间小屋的地板上。普瓦特文头脑还清醒些,索里尔疯疯癫癫的,仰面朝天,讨论什么战争和皇帝的服装之类,说着说着突然一跃而起,拉开大抽屉,将一套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然后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给普瓦特文。他说什么也不穿,我俩硬给他套上,衣服太大,几乎把他包起来。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甲胄骑士。然后,索里尔开始操练我们,他大声地说:“当了军人,就得喝出军人的样子。”我们拿出大碗,高唱军歌,再次开宴。尽管普瓦特文已酩酊大醉,我还是突然举起一只手说:“静一静,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有贼!”索里尔晃晃摇摇地站起来,唱起马赛曲:“拿起武器,公民们!”然后他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按照我们

42、的制服装备起来。我得到的是火枪和长剑,普瓦特文拿着一支带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有找到称心的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他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我是将军;你,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做我的护卫。”我执行命令断后,突然听见一种可怕的声音,我端着蜡烛想去看个究竟,普瓦特文用刺刀向那个地方乱刺,索里尔用斧子狂砍一通。我们查看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查了20分钟也没有找到任何可怀疑的东西,后来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一下碗橱。由于碗橱很深,里面很暗,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往外看我。我马上镇定下

43、来,忽的一下把柜门锁上,然后我们退后几步商量对策。索里尔想用烟把贼()呛出来,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那个家伙,我想用炸药炸死那个贼。最后我们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们把酒和烟拿到画室来。普瓦特文警惕地背着枪,我们三人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我们又饮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一瞧。“对!”我大声地附和着。我们抓起武器,一起朝碗橱冲去,索里尔端着没有上子弹的手枪冲在前面,普瓦特文和我跟在后面,打开柜门后把俘虏押了出来。他是个形容憔悴、白发苍苍的老头,身上穿着破烂衣服。我们捆上他的手脚,将他放在椅子里。他没有吭声。“我们审判这个恶棍。”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判这

44、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现在就枪毙他!”索里尔说,“不过,不能让他不作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我没有同意,因为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建议我代为行使神父的职权,并立刻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哪种类型的暴徒,他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你们要杀死我吗?”索里尔逼他跪下,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说:“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打滚并拼命嚎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

45、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们俩的枪没有子弹,枪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我们同意了他的建议。由于那个老头半夜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我和普瓦特文抬着他,索里尔在后担任警戒。我们把他抬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他认为我们闹得有点儿太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让我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我们拿他怎么办呢?”我问道

46、。“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普瓦特文怜悯地说。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起了恻隐之心,我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喂,我说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说。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当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至门口。(摘编自世界微型小说荟萃300篇)9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三个

47、年轻人把一位老年人捆绑、审判并“处决”,作者正是想通过他们荒唐的举动,来表现法国社会的法制混乱,对此进行辛辣的讽刺。B经过一夜的折腾,“我们”善良的本性觉醒了,认识到那个老头不是贼,而是一个公民,是一个应该同情并应该友好对待的老人。小说结尾的这种安排,使人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C小说故事情节起伏有致,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刻画人物上,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使形象栩栩如生。D索里尔“有所顾虑”地建议“请一个神父来”,表现出他明白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裁断错误,但是又碍于面子想为自己洗罪的复杂心理。解析:选B。A项,主题理解错误。C项,“大量的心理描写”错。D项,“有所顾

48、虑”是觉得匆忙“行刑”于法不妥,要依照法定程序,让小偷“刑前”忏悔。10随着情节的展开,小说对那个“幸运的贼”有多种不同的称呼。请分析文本中加点的三处称呼的含义。答:答案:“贼”:那个活人在很深很暗的碗橱里,三人中只有“我”看到了,这把“我”吓坏了,“我”忽的一下把柜门锁上,我们并没有再仔细看这个人,我们三人在商量时,认定那个活人就是贼。“俘虏”:我们穿着制服,有武器,扮演着将军、甲胄骑士、掷弹兵的角色,抓到一个贼,他就是我们的俘虏,我们在醉意中有胜利的自豪感。“公民”:肯定这个老头是一个公民,他有公民的权利,他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从中可以看出普瓦特文清醒的法律意识。11.莫泊桑的这篇小说与

49、他的我的叔叔于勒在表达、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请联系文本具体分析。答:答案:都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写成。本篇小说中的“我”是三个爱搞恶作剧的画家之一,是事件的参与者;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两篇小说的情节都富有波澜,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篇小说中,“我”听见画室有人走动的声音,第一次引起波澜;枪毙贼时,普瓦特文说不该枪毙,又一次引起波澜;送到警察局,局长沉着脸不接收,再一次引起波澜。三次波澜,推动情节发展。我的叔叔于勒从前面的盼于勒回来,到真正遇见于勒时骂于勒、躲于勒,形成巨大反差,起伏很大。细节描写生动逼真。本篇小说捉贼过程中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我的叔叔于勒写遇见于勒时父亲母亲的语言、情态极其细致。都力图表现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本篇小说力图探索如何友善对待他人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的叔叔于勒则着力于思考骨肉亲情与金钱的关系。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