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6篇 答谢中书书作业.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4596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6篇 答谢中书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6篇 答谢中书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6篇 答谢中书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篇答谢中书书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物态:景物,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四时俱备 四时:(2)沉鳞竞跃 沉鳞:(3)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4)纵使晴明无雨色 纵使: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自康乐以

2、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答谢中书书中,描绘山高水清的句子是:。山行留客中,对春山美景进行整体描绘的句子是:。(2分)4.面对山川美景,陶弘景发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张旭则是极力“留”客于春山之中,试比较两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6分)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二十三日,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

3、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迫 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节选自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注】江山:地名,江山县。迫:靠近。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五色交辉交辉:(2)四时俱备俱:(3)晓雾将歇歇:(4)势欲飞动欲:(5)若断而复连者复: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3.【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各有特色,【甲】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山林的朝夕美景和生命的活动画面;【乙】文采用的写作手法,由远及近地对江郎山山峰的美景进行了

4、具体的描摹。(2分)4.【甲】【乙】两文是如何表现山势的高峻的?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4分)第6篇答谢中书书一1.(4分)(1)四季(2)指水中潜游的鱼(3)实在(4)纵然,即使(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2.(4分)(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3.(2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光物态弄春晖(每空1分)4.(6分)同: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异:答谢中书书还表达了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山行留客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挚情感。(“同”2分,“异”

5、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山行留客春光照耀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不要见天微阴,就打算回去。即使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深山处,(因山中云气多含水分,)也会沾湿衣裳。二1.(5分)(1)交相辉映(2)皆,都(3)消散(4)将要(5)又(每小题1分)2.(4分)(1)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越走(离山)越近,山忽然分为两座,转而变成三座。(每小题 2分。意思对即可)3.(2分)动静结合移步换景(每空1分)4.(4分)【甲】【乙】两文表现山势高峻的句子分别是“高峰入云”和“摩云插天”,二者都从山峰与云天之间形成的景象,即山峰高耸、直插云天,来表现山势的高峻。(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二十三日,开始经过江山县的青湖。山峦渐渐重合,东边大多是陡直的山峰,十分峻峭,犹如屏障;西边的山不高,缓缓地低伏着。远眺东边山峦尽头处,南部有一座高峰特别突出,直插云天,那气势似乎要振飞。一问,就是江郎山。盯着(江郎山)朝前走,走了二十里,过石门街。越走(离山)越近,山忽然分为两座,转而变成三座;靠近山,则又是山头尖锐、下面收敛,像要断开却又相连,(人)移动脚步,(山形)便变换,是与云彩一起变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