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548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第卷(选择题 每题2分 共70分)1.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3.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黄宗羲并

2、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A B C D 4董仲舒认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这一主张实施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儒家官学地位得以巩固 B使得儒学思想成为正统C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D阻碍了其他思想的流行5.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民主思潮,根本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程朱理学的演变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6.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

3、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A强调伦理道德 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7.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8.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

4、秩序的混乱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其主张的是(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10.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宣扬人性解放 C构建理性王国 D倡导思想自由11.一天,上课外活动时,甲同学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乙同学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5、)A“水是万物的本原 ” B “人是万物的尺度”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 “认识你自己”12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A破除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B缓和了各国内部的矛盾C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到来 D建立了平民自己的宗教13.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

6、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B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14.“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A. 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 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C. 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 个人自由解释圣经15.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

7、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6.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7.青年杂志创刊号中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B.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D.发起布尔什维克革

8、命18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19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今问题。此变化本质上反映出()A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对中国社会改造的层次加深C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D文化上的自我

9、保护意识加强20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21.孙中山提倡“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还指出“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这反映出,孙中山( )A固守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 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理想目标C构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D倡

10、导中西文化交融的价值取向22.1929年4月,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已转向农村 B毛泽东初步形成了新的革命思想C“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全党认同 D中国革命摆脱了苏联道路的束缚23.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被打破 B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形成24197

11、9年,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85年后,他又说“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这些论断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上述论断反映出邓小平( )A肯定了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B认识到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不断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25毛泽东曾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运动之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这实际说明中共中央的成功在于( )A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善于总结革命失败教训C准确分析旧中国的国情 D正视了五四运动的功绩26.二战期间,美国

12、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7.“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相对论电子计

13、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28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这说明( )A康梁等维新派影响力太小B戊戌六君子是守旧派代表C变法的群众基础过于薄弱D民众对清朝统治基本认可29列宁在“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中指出:“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

14、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知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克里木战争的失败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D农奴的反抗斗争30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某法令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数”。该法令是( )A均输法B免役法C青苗法D市易法3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的负担B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C加速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对百姓的社会管控3

15、2有学者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认为某一措施“固然有利于贫民,但从比较深远的一面看,这个措施更符合雅典奴隶制经济从满足贵族家内消费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历史要求。”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立四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D设立雅典陪审法庭33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 B建立二十等爵制C普遍推行县制 D“燔诗书而明法令”34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

16、为名副其实的皇权。”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A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 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C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 D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35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设立了高级国务会议,下设军事、司法等7个部门,规定各部长官均由他直接任免。全国划分7个省,省长由中央任免。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征兵制,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军队完全由他控制。上述材料说明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完全照搬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体制仿效西方只是一种名义,实质上并未借鉴西方使穆罕默德阿里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权力虽然借鉴了一些西方元素,实际上是建立了封建政治军事体制( )A B C D第II卷(

17、非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西汉武帝时期改变崇文抑武的风气,大力推进军事改革,重振尚武之风,培养适应新战法的新兴武将阶层。通过设立“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将常设军职变成时设时罢的官职,加强皇帝对军队控制。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扩充税收来源,支持军力扩张。在盐铁官营的基础上,武帝用铁制武器替代老旧的青铜兵器,大量建造战车和战船,将马匹收购价提高数倍,民间养马减免赋税,通过战争夺取战马。汉帝国骑兵军团中军马的总数超过匈奴。汉武帝扩大征兵范围,将大量囚犯刑徒编入军队;同时扩大了募兵制规模,募兵制的实行对后世的职业招募军队有重要影响。汉帝国的军事改革

18、积蓄了反击匈奴的力量。在长达15年的战争中,汉军消灭匈奴20多万精壮人口,匈奴被迫离开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和漠南草场,西汉在匈奴旧地置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大兴电田,这对这一地区的荒地开垦与农业开发有重要意义。汉帝国同时加强了对西域控制。丝绸之路路的开辟和持续畅通,也是建立在汉帝国军事强大基础之上的。 终汉一朝,始终没再出现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的情况。摘编自冯君实(汉魏之际的边地开发与管理,原载社会科学战线.辑刊(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汉武帝军事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37.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

19、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和交流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

20、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历史答案15 BCAAB 610 DDBBC 11-15 BABBC 16-20 CBCBB 2125 DBBDA2630 BCCCC 3135 AABCD 36. (1)内容:重振尚武之风,皇帝控制军权;扩充财税,为国家扩张提供财政支持。改善军队武器,增加战马数量,积蓄反击匈奴的力量;将征兵制和募兵制结合。(6分)(2)历史意义:取得了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荒地开垦与农业开发;加强了对西域控制和边地管理,推进了边疆地区治理;为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开辟创造了条件。(9分)37.答案:(1)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原因: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需要额外支付土地赎金。(8分)(2)影响: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粮食出口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