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单元第28课1(2021佛山)有人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时指出: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 意,没有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A国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B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C沿海经济特区的数量逐渐增加D社会认可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材料“有人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时指出: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没有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可得出,当时农民可以做小生意,说明国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温饱问题还
2、未解决,故B项错误;1988年增加海南省为沿海经济特区,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2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推动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A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1978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正确;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完成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2021马鞍山
3、)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深圳特区(B)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B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模式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开始形成证券交易市场解析根据材料“股金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1983年”可知,当时的深圳特区在尝试实行股份制,这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B项正确;1984年国企改革全面开展,排除A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D项错在“开始”,排除。4(2020天津高考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
4、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C)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解析:从小岗村的率先包干到户,到中央支持包干到户,体现出党和国家在改革进程中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和探索,故C项正确;当时农村并不是发展多元经济所有制,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5(2020全国卷高考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
5、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D)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解析:政府允许小型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的控制,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D项正确;发展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小型国营企业,其他大型国营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B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因此所有制结构并没有变化,故排除C项。6(2020全国卷高考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
6、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B)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解析:1978年12月,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和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讨论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B项正确;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A项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项排除;材料侧重的
7、是对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利用,与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关,D项排除。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材料二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我们的改革
8、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
9、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1)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调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的探索实践;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用: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
10、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理论准备。(2)史料类型: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解读:改革的必要性: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生活贫困。改革的内容、意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改革的进程:先示范,后推广;在实践基础上确定方针政策。解析(1)用课本基础知识作答,注意考查的是“建设道路”的探索,不要列举具体的建设成就。(2)史料类型:注意阅读设问中关于史料分类标准的提示信息,解读:注意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然后从改革的必要性、内容意义、进程等分层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