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斩)一、语言文字积累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
2、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B.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C. “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
3、迷宫一样的实验室D. 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B. 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C. 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D. 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句。题目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做这类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
4、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承接前面的主语“人”,应该是动词“走进”或者“进入”, 然后根据后文各种实验室分布,可知这里强调突出的应该是实验室很多,也就是说该句之前是“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后面强调实验室多,并未提及迷失方向。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一应俱全”强调“全”,“应有尽有”强调“有”,此处是强调各种实验室都有,强调的是“有”,选用成语“应有尽有”;第二处,
5、“一览无余”强调“看到”,“一目了然”强调“看清”,此处根据前文“犹如有了千里眼”,是强调看到,选用成语“一览无余”;第三处,“易如反掌”强调“容易”,“轻而易举”强调“轻松”,此处是强调根据需要轻松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选用成语“轻而易举”;第三处,“东山再起”指“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势力” ,“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根据语境,此处是是说“大洋一号”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不断取得进步,选用成语“再接再厉”。故选A。【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
6、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B. 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
7、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C. 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D. 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重复赘余,“严防”与“杜绝”重复,应删掉“杜绝”。B项,不合逻辑,“近30亿左右”不合逻辑,应去掉“左右”。D项,搭配不当,“产生”与“知名度”搭配不
8、当,应将“和”改为“获得了”。故选C。4.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C.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六十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识记把握能力。文化常识的考
9、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要求选出“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B项,“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说法错误,应该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故选B。5.下列语段来源于假期阅读材料的哪篇文章,写的是谁你的生命注定是短暂的,短暂的如春日三月
10、里的花。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早有预感,为什么就连离开都是那么凄美?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的暮春,你随春光一同逝去,犹如一首断肠的小令。梨花满地,零落成雪,数不清的惆怅。那颗寂寞心是否安息,是否找到了它的归宿?佛说,世间所有的情缘都是有前因的,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该清的总要清,该断的总要断。A. 一生恰如三月花 纳兰容若B. 梭罗与瓦尔登湖 梭罗C. 灵魂的巢 冯骥才D.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名著导读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要了解掌握。了解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
11、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本题给出一个假期中阅读过的名篇片段,要求学生判断是那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谁。只要学生认真读过该文章,还是很容易判断出来。根据所选文段中“你的生命注定是短暂的,短暂的如春日三月里的花”“烟花三月,柳絮纷飞的暮春,你随春光一同逝去,犹如一首断肠的小令”“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该清的总要清,该断的总要断”等句子很容易判断出所选文段是纳兰容若的一生恰如三月花中文段。故选A。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
12、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傕:音ju,用于人名。天子:指汉献帝。文帝:指魏文帝。6.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唯汉阳阎忠异之
13、异:诧异B. 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C. 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D. 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7.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B.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C. 何陋之有 陋室铭D.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 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 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 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9. 将文中
14、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答案】6. A 7. D 8. B 9. (1)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2)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还是能理解文言文此意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唯汉阳阎忠异之”意思是“只有汉阳的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所以“异”的意思是“以为异”。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
15、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能力。例句,之:代词,代指天子。A项,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之:结构助词,的。C项,之:提宾标志。D项,代词,代指千里马。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
16、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说法错误,原文为“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意思是说明贾诩并不是段颖的外孙,只不过是情急之下哄骗敌人的托词。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或”,有人;“谓曰”,
17、对说;“胡”为什么;“去”,离开;“君胡不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中的“既”:已经;“东”,向东去;“而”,表转折,但是,可是;“师”,军队;“王师”,指天子的军队;“败绩”,失败,大败;“王师败绩”,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
18、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了解他,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是一个特异的人才,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一样的奇才。贾诩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在路上遇到了叛变的敌人,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抓了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段颖,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假借他来恐吓敌人,叛变的敌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贾诩实际上不是段颖的外孙,他的灵活应变把事情办成功,都像是这种情形。后来李傕等人和贾诩商议,打算将天子安置在军营中,贾诩说:“不可以,挟持天子,不符合道义。”李傕不听,有人对贾诩说
19、“这里不可以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贾诩说:“我得到国家的恩惠,从道义讲,我不可背弃天子。要离开,您就离开吧,我不可以走啊。”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司徒赵温被李傕厌恶,李傕想要杀了他。贾诩对李傕说:“这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杀害他呢?”李傕才停止。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贾诩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称肃侯。古代诗歌阅读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1)对(居住地)自然环境
20、的赞赏之情;(2)对生活的满足之情;(3)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4)对丰收的喜悦之情;(5)对儿童的喜爱、维护之情;(6)悠闲、闲适之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题目问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诗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可以通过对诗词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本词上片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上句写景,说山园的松竹高大,和天上的白云相连,对这样的居住环境,词人饱含着赞赏之情,使人想到的是林木葱笼,环境清幽,准确地把握住了隐
21、居的特色。如果舍此而去描绘楼台亭阁的宏丽,那就不足以显示是隐居了,而会变为庸俗的富家翁的自夸。下句抒情,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拄杖”,表明年老。“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据下文,这里所说的应是秋社分肉。下句说山园富有,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下阕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22、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下阕“书所见”,表现闲适的心情。“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藉“西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犁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犁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词人对偷梨、枣的儿童们的保护、欣赏的态度。作者是在“万事人今足”的心态下
23、,觉得这群顽皮的儿童有趣,要留着“老夫静处闲看”;杜甫表现出的是一颗善良的“仁”心,语言深沉,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片万事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的喜悦之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
24、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词的具体内容和用字分析出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名篇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
25、,_ ”。(4)论语为政中“_,_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答案】 (1). 陟罚臧否 (2). 不宜异同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7). 温故而知新 (8). 可以为师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陟罚、臧否、
26、宜、畔、生。【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目光里的松阳彭程
27、“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
28、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笔法精致、细腻、生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
29、;“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
30、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 第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3. 赏析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
31、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14. 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答案】12. 雕刻、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 13. 主语部分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意丰富。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的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14. 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仔细阅读题干,根
32、据题干划分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第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通读文章,根据题目提示,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第段,仔细阅读第段,可以从中筛选出“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笔法精致、细腻、生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丰厚的蕴含”
33、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句子“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为排比,“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是比喻。前者的作用增强语势,表意丰富。后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刻画描写对象。答题时从这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观点能力。作者的观点时通过文章主要内容来体现的,所以也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
34、分清文章层次结构,找到关键句,提取内容要点,综合考虑,必要时用自己语言概括。如本题,通读文章,可以从中筛选出“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等信息,根据这些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点睛】赏析句子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四、写作15.阅读下面
35、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答案】走过,才明白有些路,走过,才明白;有些事,做过,才懂得;有些人,爱过,才珍惜。过年,回家。转过最后一道弯,已然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是奶奶。奶奶怕是已在村口的桥头等了许久,寒风中,却能感受到奶奶的喜悦之情。远远的,奶奶就向我们跑来,迫不及待的心情却让我鼻尖一酸,这是有多久没回来了?爸爸早已摇下车
36、窗,招呼奶奶上来。奶奶笑着摆摆手说:“不了,你们先回家吧,我去买几个囡囡爱吃的菜。”说完便走,“我和您一起去吧!”我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爸妈和奶奶皆是一愣,“外面风大,快回去!”奶奶劝我道。“让她去吧!正好散散心。”爸爸开了口,奶奶见状,也不得不同意了。我急忙下车,拉住奶奶的手,和她一起走,奶奶也将我的手拉的更紧了。走在路上,一时无话。我和奶奶像是多年未见一般,竟这般陌生。难道是因为我学业繁重,两个多月未回来看奶奶?我只能这么解释。在风中,倏忽间,我看见了奶奶头上新添的些许白发,眼眶微湿,鼻尖一酸。眼前仿佛出现一大一小两个橙色的影子,在黄昏里更显温馨,那是奶奶牵着年少时放学回家的我的手,那时奶奶
37、的步伐多么矫健,满头黑发,多么年轻,那时我和奶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可是现在我敬爱的奶奶渐渐老了,头发灰白,脸上有了不少的皱纹。可奶奶于我,总是独一无二的,从小到大一直深爱着我陪伴着我“奶奶,谈谈最近乡里发生的事吧!”奶奶笑笑看着我,还真的说起了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虽然我不熟悉,但我却从奶奶的口中读出了幸福,也读出了我能陪伴的幸福。我忽然明白,其实奶奶也到了需要陪伴的时候,也许陪伴是珍爱奶奶的最好选择。这时,忽然想到,我家城里住宅的楼上也住着一对跟奶奶差不多年纪的夫妇,我时常看见他们一起手挽手出去散步。那个老爷爷有时也会到楼下与小区里的老人杀上几盘棋,这时,不懂棋的老奶奶却也坐在身旁陪着,有时
38、唠唠嗑,有时打打毛衣,一幅相依相伴的画面,让人暖心极了。有时我散步时,也会遇见他们,他们偶尔会绕着湖边转一圈。碰见了,老奶奶也会打个招呼,一起说说话。偶然得知,早年老奶奶曾与老爷爷一起出去打拼过。“那些日子真苦,却也熬过来了。”老奶奶笑着感慨,“一起走过,却发现那些誓言还不如实实在在陪在身边好。”老爷爷一语道破,我陷入了沉思。是啊,有些事,经历过,才会懂得。话不必多说,有亲人的陪伴就够了。到后来的我们,才明白,才懂得,才珍惜,家人是最值得陪伴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确定文章体裁;划定取材范围;掌握写作重点。本次作
39、文的题目是“走过,才明白”,“走过,才明白”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试卷材料提示中所指出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而小作者们正当十五六岁的花样年华,走过了小学尤其是初中这段成长的岁月,当然会有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感触可以发抒,所以不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也不会轻易的发生偏题跑题的情况。因此这道作文题是一道写作起点较低的作文题。当然,写作起点低不意味着写作落点(选材)准,更不意味着写作的终点(立意)就是我们期待的“诗和远方”。在这里要避免材料的俚俗,文中的“走过”最好是一份独特的经历,如果写的是生活的鸡零狗碎,尤其是未经自己思维和情感过滤过的素材(比如大家共同经历的复习考试的零
40、散的材料),是不会得到老师的青睐的。考场作文最好有较为明确的写作主旨的揭示,这是文章的立意。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 ,才 ,如:走过泥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很多很多脱俗的立意可以点亮读者的眼眸。有意思的是,有时可以从某个立意出发,去寻找相关的个别化的题材来表现;有时则可以从自己感触最深最具独特个性的材料出发升华出文章的主旨,从文章写作的操作层面上困难其实不大,关键是这份独特的“走过”和“明白”没有平时的积累是很难达成的。另外,千万别忽视“才”这个副词的存在,它让文章的标题前后具备了某种条件关系,也捎带了一点思辨的色彩,甚至让这道
41、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有了很大的可能。品味这个词语,文章结尾揭示的那个道理,是“走过”方能明白的,换句话说,这个道理起初轻易是不会明白的。文章里应该有相关的点染才是。【点睛】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考试方式。有人说命题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意思是命题作文限制得过死,不利于同学们发挥习作个性。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一样可以写得精彩。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步: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第二步: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第三步:精心选材。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第四步: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确立了中心,选好了材料,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此外,还要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力求让文章语言“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