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3.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家族社会和睦B.贵族王位世袭C.宗法观念浓厚D.分封等级森严4.“秦汉帝国
2、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大一统制度 D.郡县制度5.“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
3、历史条件6.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7.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
4、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9.古代雅典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C具有人文精神 D抨击贫富差别10.“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
5、理环境对文明的影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12.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
6、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3.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14.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
7、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15.一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16.以下是英国内阁、议会、国王和政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方框中的序号处应该分别填入()A.多数党组阁形式任命负责监督B.首相候选人竞选负责形式任
8、命监督C.多数党组阁形式任命监督负责D.首相候选人竞选监督形式任命负责17.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18.2004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布什总统向中国网民发表谈话。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
9、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实现“驯服”的手段是()A.自由、民主的精神B.实行民主选举总统C.权力制衡D.道德的制约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生产较其它国家发达 B.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0.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B.民主性C.普选制D.法制化2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
10、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D.中国的闭关锁国22.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3.二战期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日本窃取上述领土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
11、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5.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6.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
12、,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27.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28
13、.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29.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30.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
14、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曰) 材料二 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对其救济中国难民表示感谢,此举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材料三 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
15、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1)材料一中“全民族的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抗战路线?(2)根据材料二,概述民国政府推行“熊猫外交”的国内背景和目的。(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的历史意义。32以下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6、。”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请回答:(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从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反映出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2.答案:D解析:材料“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
17、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所以答案选D。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观念。“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体现了家族观念中的尊卑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浓厚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可以排除AC两项,这两项之前没有出现过;而B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5.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支撑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其意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C项完全曲
18、解了材料的意图,故排除A、B、C三项。6.答案:D解析:城邦公民既不是全体国民,也不是全体居民, 它不包括广大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故正确答案为D项。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了僭主政治在雅典最终是不受欢迎的,这表明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民主政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不符,排除;当时雅典坚持法律至上,排除B项: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民主政治权利,C项错误。8.答案:A解析:关键句“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这是强调罗马法律的原则性,即高度重视法留,但
19、题干中强调原则性是历史的进步,B项与题意不符;罗马法律强调法律至上,而不是法官至上,C项错误;罗马法律强调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公民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9.答案:C解析:“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说明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这体现出他的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梭伦是奴隶主贵族,他不反对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梭伦不主张权利平等,如梭伦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权利越大,故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度”认可了贫富差别,且材料中没有抨击贫富分化,故D项错误。10.答案:A
20、解析:材料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与A项表述一致,B、C、D三项都是然地埋环境决定论思想下的认识11.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虽穷乡僻壤也能买到洋货,因此C项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符合题意。A项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的协定关税,与题意无关;B项本身错误,自然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占主体;D项本身错误,中国市场在近代都是被动开放。1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宪法始终表明”可知.当时英国国王的权力由宪法确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国王仍保留了某些权力.故D项正确.可排除A
21、、B两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可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国代议制的发展变化。1875年法国政体中议会是权力中心,但议会党派林立的局面导致法国内阁更迭频繁,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性;1958年法国修改宪法后,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这改变了过去法国政局混乱的局面,故A项正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就已经确立了总统为法国国家元首,排除B 项;1958年修改宪法后,议会仍然拥有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实行多竞制,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材料中德国老鞋匠借助皇帝的权成行骗,这一个别事件不能反映社会全貌,不能体现出德国社会秩序的混
22、乱,故A项错误;1906年德国已经确立假扮军官骗取钱财的事,不能反映出政府官员纪律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皇帝和军队在德国社会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反映出德国社会军国主义的盛行,故D项正确。15.答案:A解析: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是温和渐进的过程。16.答案:A解析:本题疑难之处在于不能厘清英国内阁、议会、国王和政党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多数党的领袖为内阁t相.故处为“多数党组阁”;由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又是国家元首.故 处为“形式任命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
23、监督内阁首相. 故处为“负责”,处为“监督”。本题答案为A项。17.答案:D解析: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材料所述与此相符.故选D项。两院制的设置,解决的是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A项错误;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它解决的是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B项错误;根据1787年宪法,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C项错误。18.答案:C解析:从布什的谈话来看,他认为人类千万年来最珍贵的就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他说自己站在笼子里,其意思是说他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24、由此可见,他所说的“驯服”就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19.答案:D20.答案:D解析:各国不论何种政体均颁布法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法制化,D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封建性质,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性,B项错误;英国上议院议员由国王任命贵族担任,德国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的代表担任,C项错误。21.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发生时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已是世界发展潮流。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便成为了英国的需要。故选C项。22.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为凭借其在中国获
25、得的经济特权,就可以大肆进行商品输出,但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其愿望落空了,因此英国强烈不满这种状况,又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D。A项错误,列强不满意的并不是鸦片销售不顺畅或者赔款数额问题,也不是清政府的排外行动,而是商品销售遇阻。2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领土的丧失是在马关条约中,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丧失的是香港岛;B项丧失的是九龙司;D项没有割让领土的内容。24.答案:D解析: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
26、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相对应。25.答案:B 26.答案:B2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作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题中数据看出,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付出重大的牺牲,故C项正确;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也牵制日军一部分,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抗战、以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故B、D项错误。 28.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0月正值国共双方进行战略
27、决战之际,革命胜利的曙光乍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全国做准确,B选项符合题意。推动土改的说法只能体现在经济方面,无法体现政治和文化方面,A选项排除。这一时期主要是同国民党进行斗争,与经济建设无关,CD选项排除。2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材料反映了李秀成等对资政新篇的不认同.不能反映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故A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进步意义故B项错误;频繁战争使其无读书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李秀成等农民出身的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30.答
28、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一致的。1945年5月的讲话反映了其真实目的,而8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问题,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故选A项。二、材料题31.答案: (1)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或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 感谢美国;争取美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国更多的同情和援助。(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 答案: (1)政治文献:材料一选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二出自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2)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而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原因: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而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实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4)影响:英国议会有较大权力,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被保留下来,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