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九校联合体2014届第二次摸底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使用条形码粘贴,学生需认真核对条形码粘贴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粘到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客观题填涂必须使用2B铅笔,且按要求填满填涂点;3答题内容必须全部书写在答题卡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每题的答题区域以方框为界);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卷面整洁、平整,不得揉、搓或折叠,以免影响扫描效果。【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融合了高考考查的全部内容。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进行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巩固基础
2、、提升能力、综合性强、渗透时政热点。试题重点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罗马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选择问题、辛亥革命、苏俄十月革命、城市化问题、戊戌变法、两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能力提升的好试卷第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3、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监察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权力的滥用。A项中“遏止”、B项中“严密”、C项中“有效”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于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正确把握。既要注意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同时还要注意监察制度也有利于规范官员行为。加强皇权的作用利弊兼有,属于中性;而规范官员行
4、为,约束权力的滥用,更多的是产生积极作用。25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 )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讲求交易过程中的诚心意识,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的结果,同时又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材料的核心内容。政府采取政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
5、和发展经济。而材料强调更多的奴隶贸易中的诚信交易,这正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求。因而答案侧重选择经济层面的意义。26. 哥白尼写到:“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 A. 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 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C. 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
6、独断 D. 圣经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发展【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天文学革命【答案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文学发展对教会的冲击。从材料中分析: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A项不正确;“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D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表达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B项不正确;由材料中可知: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并且拒接宗教的攻击。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一是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二是结合哥白尼和伽利略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神学的统治地位,也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
7、天文学领域。27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立三路线”的认识与理解。材料中“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表明他主张举行全国中心
8、城市的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其实质是“左”倾冒险主义,是对“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革命路线的否定。表明他未认清当时中国的国情和农民阶级的伟大。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结合1930年中国历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28.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欧洲联盟的东扩,西方文明的影响还在扩大,但这两个东扩还不太一样。前者是战略性的,后者更加偏重于制度性,欧洲人的脑子里还有罗马帝国的影子。这主要反映了 A. 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 B. 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强化 C. 西欧实现欧洲统一的历史情结 D. 西方文明的开
9、放性和扩张性【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解析】D 解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领导下的军事政治集团,欧洲联盟是欧洲经济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两者的扩大共同反映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开放性与扩张性。欧洲联盟不符合B项的表述,北约不符合C项的表述。北约和欧盟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存在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A项错误。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本身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而北约和欧盟的东扩正好充分体现这一本质特征。29.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
10、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答案解析】A 解析:“徒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说明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需要进一步的改革;B项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C项与孙中山的观点不符;材料中孙中山并没有提出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D项与题干
11、不符。故选:A【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除把握好材料的中心意思之外,还要正确认识、理解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30.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知识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答案解析】B 解析 :材料中“为民族生存”“摆脱危机”说明“世俗
12、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近代以来的救国意识的觉醒,A项不属于近代救国意识,C、D项晚于B项的救国主张。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正确区分四个选项产生的时间和本质特征。31.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A. B. C. D.【知识
13、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答案解析】C 解析 :从材料中的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以上四句话分别是普罗泰格拉、孔子、李贽、苏格拉底的言论,李贽是明朝晚期人,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要求,排除。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比较分析四句名言的作者所处的时代。32.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
14、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 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讲话【答案解析】C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
15、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南方讲话”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分析。33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
16、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D“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答案解析】C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西方成就巨大,并非东亚奇迹,A项错误;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战后,B项错误;新经济的广泛兴起西方并未形成明显的领先优势,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本题的有效信息是时间信息。同时还要注意把握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34“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
17、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A B C D【知识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答案解析】B 解析 :自由落体定律是对亚里斯多德学说的否定,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完善;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是对量子理论的完善。不符合题意。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判断、比较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提炼材料的核心思想,并把握好近代西方科学成就各自的特点。35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
18、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下列选项中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有( )列宁主张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后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罗斯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克服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提出“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 A B C D【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解析】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说理论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不断地创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C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D项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故选:A【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说明和证
19、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关的史实。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
20、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7分)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年代【来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8093950.228.219202722105.751.2196018088178.564.7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期?为什么?(8分)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的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
21、、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与美国相比,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存在着怎样的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0分)【知识点】城市化 工业革命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解析】答案 :(1)影响欧洲因素:欧洲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商业对城市的影响较大。(3分) 影响中国因素: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的保护;政府行政控制较强;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政策。(4分)(2)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19世纪)(2分) 原因:工业革命
22、发展、新型交通工具改进、内战结束加速人口的流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发展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促使我国开放通商口岸;洋务运动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4分) 存在问题:美国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中国近代城市化则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2分)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2分)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2分) 解析 :(1)解答本问题要从影响欧洲的
23、因素和影响中国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影响欧洲的城市化的因素从材料“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进行分析;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从材料“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进行分析。(2)从表格数据可分析的出,影响美国城市化,美国城市化最快的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型交通工业的发明和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3)从材料“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的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及其相关的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中国的近代城市化是体现了明显的半
24、殖民地色彩。21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战略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把握好中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因、特点、以及制约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和解决方法等知识点。41(12分)观察、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与雅典学院(柏拉图创办的自由讲学机构)的创办几乎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也有一个类似的学术机构,叫稷下学宫。稷下是齐国都城一座城门的名字,究竟是南门还是西南门,有待继续考证。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虽然相隔万里,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
25、以地名命名,创办时间接近,运行方式也相差无几。” 余秋雨雅典学院 稷下学宫综合图文材料信息提炼主题,结合两幅作品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说明图片中学习机制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柏拉图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答案解析】答案:主题:古代东西方学术发展,思想异彩纷呈(3分)(意思相近即可)社会历史背景:旧的社会权力结构逐渐松动(或旧的社会制度逐步瓦解),新的政治力量正在上升(雅典民主政治;中国封建地主势力等);思想界挣脱蒙昧束缚、权力的压抑;用理性自由地重新思考自然、社会、自身。(3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特点:学派林立;开放,言
26、论自由;多元思想交流辩论;思想独立;人格平等;尊重学术等(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分)功能: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交流思想文化的场所;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推动了智慧型学者的涌现;在思想上的对抗或平衡,为变革的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柱;多元思维方式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推动了东西方思想文明的(3分)(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 :结合材料和雅典学院和稷下学宫两幅图片,可知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雅典的智者运动时期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提炼主题,可根据两幅图片所处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作答。“历史背景”“学习机制的特点”根据古希腊雅
27、典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即可。“功能”分析两者的历史作用即可。【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古代希腊智者运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以及比较智者运动和百家争鸣的异同点。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注意结合史实,言之成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4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
28、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实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政治制度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根据材料说明康有
29、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10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局限性(5分)【知识点】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4分)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4分)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分)(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3分)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解析 :(1)“
30、理由”,从材料一中找出关键信息“地远俗殊,变久迹色”“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可分析: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结合材料出处应诏统筹全局折可知它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2)“实质”根据材料二中“日本制宪按普鲁士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是指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日本仿效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由此答出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可从中国的国情和日本自身政体两方面作答。【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比较、综合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本题,一要从材料中获取
31、有效信息;二要注意比较鉴别中西方政治体制的特点。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期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走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弥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
32、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6分)(2)根据料二归纳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9分)【知识点】英国代议制的完善【答案解析】答案:(1)1832年议会改革推动;法国七月革命;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增强(2)表现:普选权、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无记名投票、议员每年改选一次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
33、可)影响: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6分) 解析 :(1)“背景”从材料一中“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材料二中“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 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 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工人的民主意识增强)可以概括出来。(2)解答“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即“宪章运动的内容”。根据材料二中“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可以分
34、析出选民在性别、财产、代表人口比例、投票方式、选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要注意英国也是欧洲的组成部分,回答时要从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欧洲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作答。【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影响”的回答要注意回答的全面性,既要考虑到对英国和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对无产阶级的民主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
35、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 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8分)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解析】答案:(1)材料一认为:一战的原因争夺欧洲,二战的原因稳定欧洲现状。(4分
36、)材料二认为:两次大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3分) (2)泰勒的观点是偏颇的。(1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不仅仅是欧洲;(4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3分) 解析 :(1)设问要求从材料一、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的观点,解答本问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行作答:材料一中“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说明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争夺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保持下去”说明二战爆发的原因是维护欧洲的稳定;从材料二“两次战争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
37、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分析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2)评价泰勒的观点,从材料一可分析出,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都是为了争夺欧洲;而材料二里强调他缩小了二战的严重意义,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都是为了争霸世界。结合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他的观点有失偏颇。【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要比较、判断、综合分析、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二要正确把握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历程,尤其要注意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
38、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材料二 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
39、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3分)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知识点】“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答案解析】答案:(1)目标:追求民族和解、国家自由强盛。(3分)精神品质:热爱和平、勇于牺牲自我的优良品质。(3分) (2)经济思想:发展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抵制西方现代工业。(3分) 评价:这一主张对号召、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全盘抵制西
40、方文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6分) 解析 :(1)“甘地追求的目标”,设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进行概括:从材料一、二中分析出关键性的语句,再找出其共同反映的问题即为追求的目标。材料一“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 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材料二“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两段材料都强调要求印度自由、强盛。“精神品质”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一,甘地宣称和平;材料二为了印度的自由强盛,甘地的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2)材料三可划分两层:“(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为第一层,讲甘地的经济思想;“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为第二层,是甘地经济思想要达到的目标。材料三的经济思想,可直接从材料三的第一层提炼出来。评价经济思想,要用辩证的思维全面性评价,既要强调这种思想对印度的民族独立起到的积极作用,又要强调他的经济思想排斥西方文明,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归纳,以及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读和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甘地这个历史人物的发展轨迹”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更好的解答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