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560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鲁人版导学案 必修一:劝学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劝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2.过程和方法:理解掌握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深入把握本文的论证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并内化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建立高远的学习观。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安排:2课时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补充:学业考试的字词知识。)2、细读课下注释,通顺文意,深入理解课文,。3、反复诵读,读熟文章,自行探讨文章的逻辑结构。4、运用记忆技巧(理解是第一位的,快速牢固的背诵必须要以理解全文为前提,适当要运用记忆术:把握好文章的文理结构,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等),又快又好地

2、背诵全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停留,思考)这个问题,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两个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一个叫孟子,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后来,有一个叫荀子的反对孟子的说法,提出了性恶说,他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荣恶辱,好利恶害,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荀子同时认为有一种东西是改变人性的,可以

3、将你把你由内向变得开朗,可以把你由低俗变得高雅,可以把你思想简单变得思想深刻,可以将改变你的行为,你的性格和你的人生。它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在荀子的劝学中去找找答案。板书:劝学荀子二、荀子其人其事及其劝学一文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介绍他所了解到的荀子和荀子一书,教师课件呈现,补充并总结,力争让学生对荀子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名学者,他曾经做过官,但是官不大任职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做了一名祭酒(部门的最高长官),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经教过书,但是他的两个学生李斯和韩非让他自己在后世颇有争议。但是他著书立说(荀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所整理的,26篇是他自己的著作,6篇是其弟子所作)这本书

4、阐述了荀子的深刻的观点:礼和仁。在这本书里,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将这种学说运用的政治中,所以他强调“礼”,另一方面,他集诸子之大成,综合了多种学说,成为了儒家在战国时期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字卿,也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他提倡的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其散文集荀子一书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

5、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三、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注意: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基础:实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终于目的是要同学们能够独立阅读较浅显的文言文。其次,句式文言文知识的单纯性教师讲解,易陷入枯燥乏味,这部分讲解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引学生主动理解文意、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课堂要饱含启发色彩,教案的预设性和教师课堂的灵活性相结合。)(一)基础知识的讲授(这是重点知识,注意要细和深,适时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1.1、2段的学习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注意重点突出和设置启发性问题屏幕展示重点实虚

6、词:第一段:君子、已第二段:之于、而青于蓝、为、中、以为、虽、有、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然、故、则、就、博学、而、日、参省、知学生提出难以解决的实虚词:已,联系成语“不能自已:不能自己停止下来”取之于蓝从蓝草中提取它(板书,并对照语序,认识介宾状语后置)后“于”:比联系以前知识: 以为把.作为,前面的物为“以”的宾语,今前一般是人虽:即使另古意“虽然”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通解段意: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一种染料),从蓼蓝中提取,但是比蓼蓝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是比水冷。木材直的合乎拉直的准绳(解释墨线),用火烤木使它弯曲,把它作为轮子,它的曲度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不复

7、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使它这样的。所以木头经受墨线量过就直,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2、第3段通解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挖掘问题。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提示学生注意勾画重点知识。实词和虚词:而、须臾、善、加、疾、彰、假、致、水、绝、生、跂同位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8、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第4段通解注意重点要突出,学生结合老师呈现的重点实虚词自行口译全段,学生上讲台讲解,下面的学生评价优点,老师总结不足之处,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实虚词:焉、焉、跬步、寄托、舍、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一、而、无以、至重点句子检测掌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四.布置作业:第2课时一、学生齐读课文。如果能够背诵,就尽量试背。二、抽学生上黑板写句子。1.写指定句子。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君子生非异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

9、舍,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2.续写上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文章的论证手法和文理分析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不可以。” (板书)请同学们齐背第二自然段,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论述了学习的意义。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比喻。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

10、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学不可以已。”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

11、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层与第三层是分总关系: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学习。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用哪几个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

12、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同学们齐背第三段,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比喻。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对比关系。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学以致用,拓展训练1、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

13、喻要恰当。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谁说?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改动:将“知识”改为“志向”。2、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学生写,6分钟)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6人一组,交流7分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