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态与环境一、单选题 1.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 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经诊断甲为下丘脑功能缺陷,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病人乙是垂体功能缺陷、病人丙是甲状腺功能缺陷B 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C 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D TRH与TSH的作用相同2.下图表示某山地针叶林群落向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甜槠两种植物的年龄结构,IV表
2、示植株的年龄由小到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统计不同群落中马尾松和甜槠的种群密度时要用样方法B 该山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C 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增多D 针阔混交林中甜槠的年龄结构均属于衰退型3.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不可得到的结论是( )A 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B 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 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D 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惟一因素4.下图为人
3、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c处虚线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B 缺碘时激素a和b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 寒冷环境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D 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只有激素c5.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促进主根的伸长B 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 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 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且侧根数量多6.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
4、错误的是A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 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 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都能分泌多种蛋白质直接杀死病毒7.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份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 两人体内的B细胞要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抗原的刺激C 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是由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的活动D 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8.
5、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 B C D 9.温州某地乌鸫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6年以前乌鸫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B 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鸫种群数量相同C 第3年的乌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第3年的乌鸫种群数量最大10.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A 输液不久后的动物B
6、 患糖尿病的动物C 切除垂体的动物D 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1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醋时,通氧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B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 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细胞提取物,若产生蓝色变化即表明有RNA存在12.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 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B 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C 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D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13.为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实
7、验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A 乙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B 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 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组抗体量逐渐增加14.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 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 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 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15.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
8、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C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D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16.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17.如某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产生10粒可育种,当年亲体死亡。若按此
9、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有个体(成年植株)数为( )A 106B 105C 104D 无法计算18.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 初生演替B 先是初生演替,后是次生演替C 次生演替D 先是次生演替,是初生演替1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 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相同B 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C 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D 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20.
10、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迅速、更持久、激素的分泌不只受神经调节、激素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随血液循环选择性的运送到特定的组织器官,起调节作用A B C D 二、非选择题 21.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
11、,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22.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_有密切相关。(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
12、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4)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m2d),请分析回答: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d段的增长曲线呈_型,e点种群数量比d点_。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中_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_。2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结构甲、乙、丙中具有
13、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写器官名称)(2)物质d是_。由图可知,激素主要通过影响_来调节生命活动。(3)若激素表示雄性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物质b是_。若切除垂体,则物质a含量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性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 _。(4)细胞质受体、细胞核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物质属性及功能上相似,则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_。(5)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的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的形成与分泌,该种化学物质是_。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肝细胞接受激素后所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_。24.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蚊子的基
14、因构造创造出一种新的转基因蚊子品种,这种蚊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可以作为预防黑热病(由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的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恶性疾病)的疫苗。请回答:(1)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利什曼原虫与人之间是_关系。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利什曼原虫引发的免疫反应主要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吞噬细胞最初对利什曼原虫吞噬属于_免疫。(2)研究发现,实验动物在被这些转基因蚊子叮咬后,体内出现了该病的抗体,但含量微小,可采用_的原理进行测试鉴定。(3)在免疫学上,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利什曼原虫、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分别属于_、_、_。(4)从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的角度分析,日本研究人员创造出的转基因蚊子潜
15、在的风险与威胁可能有_。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需要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至于过高。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2.【答案】A【解析】统计不同群落中马尾松和甜槠的种群密度时要用样方法,A正确;该山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错;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年龄结构均属于衰退型,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减少,C错;
16、针阔混交林中甜槠的年龄结构均属于增长型,D错3.【答案】D【解析】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A正确,同理可推出B C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富营养化的因素。4.【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即负反馈作用,可用c处两个虚线箭头表示;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不足,从而会引起a、b两种激素分泌量增多;寒
17、冷环境中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由于激素是经体液传送的,故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应含有a、b、c 3种激素。5.【答案】B【解析】A、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即抑制主根的伸长,A错误;B、以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B正确;C、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
18、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C错误;D、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D错误故选:B6.【答案】D【解析】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由于病毒发生了变异,可能导致致病能力不同,B正确;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分泌的是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加强免疫过程的,但是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7.【答案】D【解析】妇女A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时,抗体产生的量较接种相应疫苗时多,说明其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故A正确;B细胞必须接受
19、抗原的刺激才能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B正确;妇女A注射疫苗后,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当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后免疫应答会比较迅速并且强烈,故C正确;淋巴因子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故D错误。8.【答案】B【解析】生物群落由该地域所有生物构成,故错误。图中有4条食物链: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蜘蛛青蛙蛇。蛇处于第四、五营养级。青蛙捕食蜘蛛,二者又同时捕食蝗虫,为竞争关系。青蛙与蜘蛛利用的能量来自蝗虫,蝗虫利用的能量来自大麦和狗尾草,蝗虫所含能量少于大麦和狗尾草。9.【答案】D【解析】由曲线可知,前3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不断下降,到第3年时种群数量
20、达到最大,第3至第9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第9至第10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10.【答案】D【解析】动物摄入食盐过多,机体可通过减少尿量来维持其体液渗透压的稳态,其余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尿量都会偏高。11.【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醋酸菌是嗜氧菌,也是嗜温菌,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会使发酵受影响,A错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通过肉眼即可数出菌落数,不需借助于显微镜,B错误;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很大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C正确。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特征。主
21、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难度较小。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种群密度,C正确;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13.【答案】B【解析】A、图中只有乙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C、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D、由图可知,随着
22、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B14.【答案】A【解析】表中的信息说明不同的土层中分布有不同的生物,故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正确;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B错误;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些是消费者,有些是分解者,C错误;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下降,物种丰富度并未下降,D错误。15.【答案】B【解析】甲图所示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A正确;乙图所示捕食关系图,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B错;丙图所示竞争关系图,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C正确;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正确16.【答案】D【
23、解析】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的种群的空间分布,D错1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第2年为1010=100,第3年为10010=1000,第5年为1000010=10000018.【答案】C【解析】耕地“退耕还草、还林”,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19.【答案】A【解析】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相同,它们起始数量相同,但试管培养液体积多,K值大,A错;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因为起始数量不相同,培养液体积不相同,K值不相同。B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因为初始阶段生存空间、食物等条件比较充裕
24、,C正确;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试管内培养液体积少,K值小,先到K值,先下降,D正确。20.【答案】D【解析】激素的分泌同时也要受到神经的调节,例如人在紧张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21.【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 未发生改变【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
25、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22.【答案】(1)生产者 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3)稻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输出不断减少,需及时补充(4)S 减少 肉食动物的粪便 11.4%(
26、11.37%)(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难度适中。(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光照强度有密切相关。(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进而流向人类。(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输出不断减少,需及时补充。(4)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ad段的值先由1增加到
27、2后又逐渐降低到0.5左右,则ad段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由d到e,值一直小于1,所以e点种群数量比d点少。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肉食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72+90+16+5)/(2265+720+272+90)=11.4%。(5)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3.【答案】(1)下丘脑 (2)mRNA基因的表达 (3)自由扩散促性腺激素增加性腺萎缩(4)蛋白质 (5)神经递质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加快【解析】(1)从激素分
28、泌的分级调节可知,甲为下丘脑(既具有神经传导功能,又具有分泌功能),a为促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激素。(2)图中c为DNA,d为mRNA,e为蛋白质。激素先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来调控基因的表达。(3)如果激素为雄性激素,则b为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为脂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切除垂体,促激素含量减少,致使激素含量减少,再通过反馈调节使a合成和分泌增加。长期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腺功能降低进而出现性腺萎缩。(4)各种受体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蛋白质。(5)下丘脑对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的信号分子应为神经递质。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其对
29、肝细胞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4.【答案】(1)寄生;细胞免疫;非特异性;(2)抗原抗体特异性合;(3)抗原;抗原;免疫分子;(4)转基因蚊子有可能扩散到实验室外,变成野生种类,造成对自然种群基因库的污染(或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出某种生物武器,通过蚊子的叮咬对人类造成杀伤等)。【解析】(1)利什曼原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寄生,利什曼原虫属于胞内寄生虫,因此利什曼原虫引发的免疫反应主要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3)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利什曼原虫属于抗原,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是免疫球蛋白。(4)转基因蚊子可用作生物武器,通过蚊子的叮咬对人类造成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