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7.解决与化学与STS相关的问题考试说明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高考试卷中:STS是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日常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知识分成:环境与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与化学;生命与化学。一般情况江苏高考化学选择题第一题就是“化学与STS”相关的试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当然非选择
2、题中有好多题也与STS相关,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作用。答题过程中:1读题:对于新材料、新信息题,读题尤其重要做到逐字逐句读,挖掘关键字,排除无效信息,找到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并作标记对于新物质或常见物质的新性质,找出其不同点2析题:在读题基础上,结合题目中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板块,便于找准提取信息(知识、原理、方法)的方向3解题:在知识和方法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针对题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选择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如“不正确”与“正确”,“一定”与“可能”等一。能力展示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研发易降解
3、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田间焚烧秸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B. C. D.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3.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到达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4.“化学,让
4、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过程分析:1.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只会加剧了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将会有助于改善大气的状况。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食品不安全状况,有利于保护环境;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的理念就是要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食品
5、。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害。答案:B2.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关,属于常识题。答案:A3.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要想使水果到达保鲜的目的,需要及时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由于乙烯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吸收,A正确;食品添加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允许使用,所以其用量要严格控制,B不正确;水中氮、磷过的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不正确;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不难长期服用,D也不正确。答案:A4.考查材料、环保、人体健康等有
6、STS价值取向的有关内容。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但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因此是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选项B、C、D均与化学有关,所以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答案:A精要点评:1.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密切,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对这方面知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解决好这类问题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原理的应用。2.此类题具有科技信息“新”、知识结构“广”、社会效用“大”、知识考查“低”、能力考查“活”、解题方法“巧”、难度系数“中”等特点,体现了新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二。能力培养1. 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6CO2+6H2OC6H12O6+6O2可
7、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关于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的评价正确的是A缓解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B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C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D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分析: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答案:C2.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发展氢能和太阳能B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分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
8、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氢能和太阳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学,都符合低碳经济。答案:D3.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是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绿色化学的概念、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项,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B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
9、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项,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次能源,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新能源;D项,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项。答案:D4.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分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
10、碳思想,符合要求。答案:D方法指导:1.要解决好这一类问题,就必须在牢固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2.要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平时就要培养养成勤于观察、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的好习惯,要善于联系、学以致用,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热点问题。三。能力测评1.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2. 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荧光蛋白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 硝酸可以使绿色荧光蛋白变黄C将绿色
11、荧光蛋白灼烧,烧焦时有特殊的气味D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子组成中只有C、H、O三种元素3.“水立方”是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进入游泳池中的水先要进行净化、消毒杀菌处理,其主要手段是砂滤、活性炭净化和臭氧消毒处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B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因为臭氧有强氧化性,所得水的水质优于用氯气消毒的水C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4.下列行为不利于地球保护的是A研发可降解塑料或替代用 世界地球日品,控制白色污染B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C加强新能源研究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D海洋面积浩大,工业废水及城市
12、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利用太阳能制氢,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CO2的排放,A项符合;火力发电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会排放出CO2及有害气体,关停小火电企业,有利用节能减排,B项符合;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有效的节约的能源, C项符合; 煤液化技术,提高了煤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CO2的排放,D项不符合。答案:D 2.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至少有C、H、O、N 四种元素,但也可能含有P、S等。元素,因此D错误答案:D3. 易判断A正确用氯气消毒时水中易残留氯气,造成水体异味;氯气本身就危害人体健康
13、;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反直易生成强致癌物氯代烃如果用臭氧消毒,其还原产物是O2,无任何污染,因此B正确臭氧浓度过大,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C错误活性炭具有比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净化,故D正 确答囊:C4. 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铅有毒污染环境。用保护环境的材料考查学生的环保常识,引导大家平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D项描述了很多人的一种错误观念,海洋面积虽大,但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答案D防错机制:1. 这类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起点高,落点低,解答时不要被这个“新”所迷惑,只
14、要认真审题,把握关键,吃透信息,即可迎刃而解。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善于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与新能源的联系、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化学与新科技的联系。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社会生活,拓展知识面。四。能力提升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和胶体性质相关的自然现象B食盐中由于含适量的碘化钾因而可有效地抗核辐射C锂可用于制造质量轻、容电量大的可充电电池D高纯度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材料之一2. 化学与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下列做
15、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A城市采用分质供水,收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B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市民购买家用汽车C推广煤的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能源3. 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漏事故发生C.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开发清洁能源公交车D.设计绿色化工工艺,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原子利用率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下列说法与“低碳经济”不符合的是A大力研发新型有机
16、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B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热分别是891.0 kJmol1、1366.8 kJmol1,利用甲烷更“低碳” 5.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下列做法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B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C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D加大采矿的力度,获取更多资源6. 201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漂白粉消除水中藻类产生的毒素B用
17、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C大量重复使用以橡胶、炭黑、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化剂等为原料炼制而成的混炼胶制造橡胶轮胎D核电站为阻止高辐射污水由碎石层流入竖井裂缝进入海中,向碎石层内注入“水玻璃”7. 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8. 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
18、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可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9.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研发太阳能汽车代替燃油汽车C将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深埋或倾入海中D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化石燃料10. 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B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C用K2FeO4
19、取代Cl2处理饮用水,可杀菌消毒,但不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D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11. 下列生产工艺不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海水提镁:用电解氯化镁产生的氯气制取盐酸B工业制硫酸:提高尾气排放的烟囱高度C工业制胆矾:使用稀硫酸、双氧水溶解铜D火力发电: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12.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CO2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B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C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D春节时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
20、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平安全的是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习题答案:1.B 2.B 3.B 4.A 5.D 6.C 7.C 8.A 9.C 10.B 11.B 12.B 13.A 14 .B 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