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等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增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习,了解秦朝中央官制、郡县制度的内容及特点,掌握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对比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的不同,加深对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探究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3 情感态度
2、价值观感受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形成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认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深对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并有其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认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的演变过程。从秦到清,尽管王朝持续更迭,但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极具开创性。故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为本课重点
3、。难点:初步认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影响。教材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的表述较多,而对该制度的影响和评价的表述很少,学生要真正理解,比较困难,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对其完整的认识;其次,教材上并没有明确概括该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所以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成为本课的难点。三、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本课围绕中央集权制度阐述了三个问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评价。第一目主要讲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背景。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的统一”教学要点:(1) 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王治权力衰微,地方割据势力出现;(2) 诸侯国的争霸
4、与兼并战争;(3)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和区域性中央集权;(4) 秦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第二目和第三目主要讲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涉及了对制度的初步评价。第二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教学要点:(1) 皇帝制度,其内容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力、皇位继承三个方面;它的特点是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2) 中央官制,内容包括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权;它的特点是官吏地位、职权的互相配合、彼此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大权;军政大事的决策形式是朝议后由皇帝裁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决策的失误。第三目:“郡县制的全面
5、推行”教学要点:(1)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及秦朝地方行政区划;(2) 地方官僚机构的建立及作用;(3) 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评价。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 导入设计:方案一出示西周王朝与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出示材料:楚围雍氏,韩征甲与粟于东周,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君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曰:“子苟能,请以国听子” 史记周本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据鲁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前479年,诸侯朝齐晋者达33次,而朝周者仅3次;列国间军事行动凡483次。 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古代史简编 通过两幅图的比
6、较以及提供的史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 由此引入新课方案二 (材料引入)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教师解析材料,提问:材料里丞相绾和“群臣皆以为便”的是什么制度?大家了解这个制度后来的发展吗?带着问题引入新课2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采用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方式:引导学生看书归纳春秋到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后其他的政治变化,师生共同评价秦统一的进步意义。教师点明秦虽然实现军事上的统一,政治上的问题尚未解决,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 学生需要明确的是:分封制、宗法
7、制遭到了破坏,表现在王室权力衰微、诸侯割据纷争和兼并战争;兼并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壮大了秦国的力量,区域性中央集权的出现为全国性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秦的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些都是秦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3、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和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一目,围绕“如何限制地方加强中央权力”这一问题,教师提供材料,设置情境和问题,学生分组探究,解决问题。首先,教师提供秦朝疆域图和春秋战国形势图,并使学生站在秦统治者的角度在身临其境中思考秦统一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具体措施问 题 解决途径 采取何种具体措施?(分封制宗法
8、制破坏的表现)?诸侯争霸应加强中央权力王室衰微应限制地方权利 学生在对该问题的探究中,可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角色转换中拉近与历史的距离,从中体会和感受一个刚刚结束分裂而得到统一的国家要面临的、要急于解决问题统一的、疆域辽阔的秦王朝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和政治制度。第二,引导学生秦王嬴政在初并天下后是如何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阅读教材后,尝试勾画秦王嬴政创建政治制度的方案示意图。皇帝至尊皇帝称号权力不可转移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皇权不可僭越皇权至上皇帝中央官制三公诸卿制度(牵制)御史大 夫丞相太尉直接控制(虚设)(统率)(统率)诸卿皇帝三公诸卿中央政府地方郡县制郡县学生将教材p9-10提供的信息进
9、行归纳整理,将秦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以结构示意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利用“学思之窗”,以学生活动为主,在使学生掌握秦朝关于秦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过程中,思考归纳皇帝制度和整个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三者的内在关系。第三,根据方案示意图,结合本课第一目的内容,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有哪些异同、孰优孰劣?(比较异同时,教师可参考历史必修模块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样例p 41)在比较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提供材料继续组织学生讨论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影响。教师教给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10、评价内容教师可参考历史必修模块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样例p 13p42)如,依据秦王嬴政所创建的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可以分析得出:(1)解决方案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这就构成了中央集权制度。了解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皇权至上、皇权世袭体现了这一基本特征。(2)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以此加深理解: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从当时诸侯并立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再如,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可以看出,两者都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产物。秦在政治制度
11、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创新。(1)继承体现在中央集权制度同分封制一样也涉及对君主权力的规定、对地方的管辖两个方面;(2)发展和创新表现在,在加强君主权力方面,秦朝有了完备的制度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对地方的管辖,打破了血缘继承、间接管理地方的分封制、宗法制,采用了皇帝任命官吏直接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参考)评价: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从当时诸侯并立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也使以地域的国家代替了血缘集团的国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秦朝巩固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暴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打破了贵族分封
12、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为后世所沿用。4、小结:在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古代的政治家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进行不懈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一)诸侯分裂兼并战争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地方势力强大形成割据郡县制五、教学资源建议:书籍:司马迁史记林剑鸣、赵宏秦代简史白钢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郭志坤著秦始皇大传范文澜中国古代史简编网络: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青网史海泛舟六、学习评价建议: 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表认真倾听小组成员发言很好好一般差提出新的论据支持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新观点提出新观点并有相应史实论证承担示意图执笔工作小组讨论记录者2课堂作业1、 解释中央集权制度(背景、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特点)2、 依据材料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3、 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及后世的影响。3家庭作业 4、查资料(网站或历史书籍),研究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得以建立的深刻社会原因 5、你怎样看待秦筑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