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9(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091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9(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9(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9(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由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 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2 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 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

2、想和实践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图是:A、发展商品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B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所有制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D加强国家垄断,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保留“自由企业制度”C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C“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36

3、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8、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C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D斯大林的个人因素9、阿拉木图协议的签署,表明:A在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B抛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C苏共党组织的瓦解 D苏联实际上的解体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邓小平认为后来的苏联模式比新经济政策退步了B邓小平认为中国比苏联先搞清楚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必须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

4、模式D邓小平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11、有人说:1918 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用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对此事的判断及分析正确的是 A .不可信。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 .不可信。当时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 .不可信。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卖 D .不可信。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1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一现象说明新经济政策 A.解决了反动势力制造的混乱 B.

5、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C.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D.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13、列宁生前曾经回忆某个时期说:“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列宁心目中的“那时”是指A筹划武装起义时期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D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4、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了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15、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

6、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16、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列宁在农业方面的正确实践是: 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对农产品实行征购制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地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

7、。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材料三:1922年4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资本主义国

8、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等。 以上均摘自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重大意义。(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116 BBDAC DDBDD BCCBB B17、答.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答世界大战也可得分).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德国改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政策,提高了苏俄的国际地位.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