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27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2 (人教版必修1)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教材的内容,主要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与加强展开。这一阶段,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也多。在前期,即两汉时期,主要是继承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中期,包括魏晋隋唐时期,对秦以来的政治制度多有损益,有较多的创新;后期,主要指宋元时期,特别是元朝政治制度又有创新与变化,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思路设计本课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本课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元朝行省图、相关影视资料(能够再现皇权与相

2、权斗争、藩镇割据、科举考试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

3、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它可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制度、财政制度、文教文书符玺等制度、民族政策及有关制度、职官管理制度等。以故事的形式叙述教材的前言部分,引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中央,君权与相权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

4、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根据史实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的成效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导入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请问同学们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教师介绍一下汉武帝,由此导入新课。推进新课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也推翻呢?请同学们思考并看书。问题情境1:中央集

5、权的发展1.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汉初仿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两汉的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请同学们思考:西汉是如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推恩令是西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帝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

6、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景帝杀掉晁错,刘濞仍不退兵,并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瓜分

7、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推恩令的实行,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的藩镇割据先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安史之乱的影视材料,了解唐代的节度使手握地方大权。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

8、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

9、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让学生了解“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并思考宋太祖为什么这样做?宋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势力,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

10、,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请同学们在元朝的疆域及行政图中找出自己的籍贯所在行省的大致范围,行省制度最早出现在何时呢?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再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比较相似?(和秦、隋两个朝代比较相似)相似之处主要有哪些?(秦、隋、元三个朝代的相似之处主要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并被后世沿用)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除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掌管外,中央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作为中书省的

11、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问题情境2:君主专制的演进1.西汉借鉴了秦朝的制度,但也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朝时即有,汉朝亦设。设问汉初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思考:面对汉丞相位高

12、权重,汉朝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措施:(1)任用布衣为相。(2)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3)到东汉时期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

13、治制度三省六部制。3.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首先应让学生弄清唐朝三省制的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明确三省的职权,熟记三省的长官及参知政事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的意义:(1)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2)三省之间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4.宋朝时的三

14、省六部有名无实。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思考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提示学生:相权与皇权的矛盾。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举措:(1)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3)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4)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作用: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5.元朝的中书省。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中央仅中书一省,故六

15、部亦转归其指挥。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愈突出。思考: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趋势: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强。显示相权与皇权矛盾一直存在并加剧。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表明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问题情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16、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1.察举制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

17、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时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

18、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3.科举制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发展过程:(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3)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4)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

19、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围绕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与加强问题展开。在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两汉部分,围绕汉承秦制这一主题讨论,说明两汉继承了秦朝创立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但不乏变化。魏晋时期,处于过渡阶段,但这一时期一

20、系列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是为隋唐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宋元政治制度,特别是元朝行政制度的变化,特点鲜明,在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总之,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板书设计习题解答本课测评思路引领: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相互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答案提示: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

21、权重。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到东汉时期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宋时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枢密使掌军权。元时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突出。学习延伸思路引领:从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

22、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影响。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地位。答案提示: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国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3)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4)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利弊:(1)进步作用:有利于维护统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政治上: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思想文化上:民主思想和要求受到压制和打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