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标解读】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
2、制治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
3、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重点难点】(1)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2)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 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自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4、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3)地方:封侯、伯。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3、影响: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二)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及目的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后,为
5、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时期进行大分封,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2主要内容和影响(1)主要内容: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参见教材P5图表) 诸侯的义务与权利: a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b权利: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 ,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2)特点: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
6、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3)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盛国家。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3分封制的破坏(1)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2)表现: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无法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大部分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
7、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2、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3、宗法制的特点(1)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2)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3)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4、影响宗法制保
8、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西周灭亡与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1)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2)目的: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3、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措施、目的)4、秦的统一(1)条件客观上、结束诸侯割据,完成封建国家统一,是春
9、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与需要。b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中央集权制,为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基础。c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d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e各民族的初步融合,形成相当巩固的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从主观上,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a法家思想为统一提供了理论准备,秦国政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关中地区富饶,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强大,商鞅变法使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c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策略。d亲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且
10、不懈努力。(2)过程。(略,指导学生读P8秦朝疆域,略述秦疆域四至)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统一”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实施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1、至高无上的皇权(1)皇帝称号的由来:(依据课文P9第一段和历史纵横略述)“皇帝”名号的确立,使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的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2)皇帝制度的确立皇
11、帝的权利: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皇帝制的特征(基本内涵)a皇权世袭权利不可转移 b.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c皇权独尊扩大权威2.中央官制(1)中央官制的设置集其职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总的特点 :中央机构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军国大权完全操
12、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机构各部门执政相互牵制。军国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由来)、(依据课本略)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2.郡县职能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县级机构秦朝实行统治
13、最重要的一及机构。秦以后郡制没有保留到封建社会后期,但县制却长期实行。3郡县制的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指导学生阅读世纪金榜P2点拨3)4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与作用(1)特点: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了俸禄制度。官位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2)作用这套官僚体制的确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这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四、中央集权的作用及影响(世纪金榜P3点拨4)1积极(1)对秦朝:疆域初步奠定。巩固统一,中
14、华民族逐步形成(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消极:皇帝专制权威激化了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秦朝土崩瓦解,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重点解析】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即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15、(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诸侯争霸。争霸的实质是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有积极意义。(1) 争霸战争的结果是大国扩展的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2) 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经进行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到发展。(3) 争霸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方势力的发展,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4、皇帝制度的本质与影响是什么?(1)本质:皇帝制度的本
16、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影响: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1)不同点: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 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主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主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2)
17、共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6、汉初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1)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和太慰牵制。(2)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7、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朝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1)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2)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8、如何理解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一是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员任能的公平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