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762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北京市五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期中生物阶段性调研考试试卷(理科)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 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答案】D【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C正确。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KS5U考点定位】细胞结构【名师点睛】熟知原核细胞相关结构和功能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2、A. 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 组成成分中含mRNAC. 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 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答案】A【解析】遗传信息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B错误;真核生物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识别基因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错误。【KS5U考点定位】核糖体【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功能、组成成分、分布,要求学生熟悉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联系基因的表达,可正确解题。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溶酶体的细胞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3、B.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 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不能合成蛋白质【答案】A【解析】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溶酶体的细胞一定不是原核细胞,A正确;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B错误;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也能合成蛋白质,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结构和功能4. 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B. 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C. 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 胰岛B细胞合成

4、并分泌胰岛素【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内质网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5. 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必须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 转录时mRNA的合成C. 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 D. 光合作用中ATP的水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项错误;转录时m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项错误;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项正确;光合作用中ATP的水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5、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B. 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C. 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D. 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根尖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答案】A【解析】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项错误;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B项正确;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C项正确;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具有全能性,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

6、D项正确。7. 据所示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下表对应I、II、III项都正确的是( )ADNARNA基因B蛋白质RNA酶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自养生物D固醇蛋白质动物激素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基因一定是核酸而不是其他成分,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A项错误;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不会是其他成分,B项错误;自养生物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不会是其他成分,C项错误;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是固醇类、蛋白质类或氨基酸的衍生物,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示概念图:图中III包括 I和II的一部分,还包括其他成分。8.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

7、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 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答案】C【解析】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产生的水,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B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水中的H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光解产生的还原氢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D正确。

8、9.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C. 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中,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pH等环境理化因素影响,D错误。【KS5U考点定位】蛋白质【名师点睛】熟

9、知蛋白质多样性的形成及影响结构的因素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0.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 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答案】B【解析】tRNA的种类是相同的,故A错误。蛋白质的直接模板是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不同,是因为直接模板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故B正确。核糖体成分是相同的,故C错误。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几乎在所有生物中都是相同的,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

10、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1RNA与DNA的区别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五碳糖特有碱基DNA脱氧核糖T(胸腺嘧啶)一般是双链RNA核糖U(尿嘧啶)通常是单链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11. 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 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C.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答案】D【解析】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它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胆固醇酯是血浆脂蛋白(参与血脂运输)及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胆固醇是动物组织中其它固醇类化合物如胆汁醇、性激素、肾上

11、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AD正确。糖原属于糖类,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脂肪与糖原都属于储能物质,C正确。【KS5U考点定位】脂质与糖类【名师点睛】熟知脂质与糖类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2. 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酶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野生型T4溶菌酶Cys51,Cys97无41.9突变酶CCys21,Cys143152.9突变酶F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365.5(注:Cys上角的数

12、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A. 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B. 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C. 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D.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突变酶F的变性温度是65.5,A错误;由题意知,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二硫键的数目有关,B错误;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半胱氨酸的位置和数目和增加二硫链的数目得以实现的,C错误;由题意知,改变溶菌酶的构象,酶变性的温度发生改变,即酶的稳定性改变,因此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D正确。【点睛】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13、释生物学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3.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属于脂肪,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 胃蛋白酶属于蛋白质,是传递信息的物质C. 糖原属于多糖,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 DNA属于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磷脂不属于脂肪,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但脂肪不是,A错误;胃蛋白酶属于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不是传递信息的物质,B错误;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C错误;DNA属于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

14、其分布和功能;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综合考查糖类、核酸、脂质等相关知识。【名师点睛】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14.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答案】A【解析】RNA分子中不都含有氢键,例如mRNA中就不含氢键,A项错误;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项错误;血红蛋白肽链中

15、连接氨基酸残基的是肽键,不同肽链之间不是通过肽键连接的,C项错误;DNA分子单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RNA分子的分类和结构、DNA分子与RNA分子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蛋白质的结构等,需要考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15.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抑制膜上载体蛋白的活性会阻碍细胞吸收氧气B.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排出细胞需要消耗ATPC.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答案】D【解析】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A项错误;酵母菌

16、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排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也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项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6. 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载体能够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 载体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C. 载体和转运溶质分子方式不同D. 载体转运溶质分子不消耗ATP【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载体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载体运输的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是协助扩散。载体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17、运输,即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由分析可知,是主动运输,是协助扩散,C正确;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以及判断方法,总结如下:(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17.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H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201

18、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 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 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D. 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A正确;由于酶可以反复利用,因此在研究时,光照后需要对酶进行失活处理,故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首先形成的物质是三碳化合物,C错误;根据表中内容可知,在光照60s后,产物中有氨基

19、酸、有机酸等,D正确。【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8. 如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B. c、d两种细胞均为自养型生物,但c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C. a、b、c、d四种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只是DNAD. a、b、c、d四种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a、b细胞甚至涨破【答案】D【解析】a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b为神经细胞,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表达的基因不完全同,A项错误;c为细菌,不一定为自养型生物,B项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有核酸,C项错误;a、b、c、d四种细胞都能发生渗

20、透作用,a、b细胞无细胞壁,可能会涨破,D项正确。19. 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下列关于此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 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 吞噬细胞吞噬硅尘,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 该生物膜系统是由许多肺部细胞的细胞膜构成D. 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答案】D【解析】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异常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属于非特异性

21、免疫,B错误;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C错误;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D正确。20.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B. 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容易发生变异C. 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细胞D. 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答案】D【解析】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A错误;癌细胞分裂旺盛,容易发生变异,B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C错误;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D正确。2

22、1.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离体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体现,需借助某些因子的作用B. 细胞分化过程中通过改变遗传物质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 植物各部位细胞均含有全套遗传物质,全能性都相同D. 乳腺癌细胞易于进行离体培养,说明其全能性比较高【答案】A【解析】离体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体现,需借助某些因子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作用,A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植物各部位细胞均含有全套遗传物质,但全能性大小不同,C错误;乳腺癌细胞易于进行离体培养,但没有发育成个体,因此不能说明其具有全能性,D错误。2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

23、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将通量的该物质加入到培养液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加入该物质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加入该物质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D.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答案】D【解析】“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由此可见加入该物质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A正确;加入该物质后,DNA不能正常解旋,这会导致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障碍,B正确;该物质能抑制DNA的复制,因此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物质能抑制DNA的复制,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D错误

24、。23.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期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DNA数目加倍早于染色体数目加倍B. 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C. 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D. 赤道板的形成早于细胞板的形成【答案】D【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A正确;在末期,细胞核的分裂早于细胞质的分裂,B正确;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纺锤体形成在前期,因此染色单体的形成早于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赤道板是一个位置,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假想的板,D错误。24.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不正确的( )A. 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 染色体

25、数量加倍发生在II段C. 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I段D. 整个过程不会出现四分体【答案】A【解析】分析图形:图表示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间期(S期);表示G2期、前期、中期、后期;表示末期和G1期。因此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细胞周期时长为20小时,A错误;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在段,B正确;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段,DNA复制时,C正确;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因此不会出现四分体,D正确。【点睛】解题关键能理清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细胞周期的时长。25. 显微镜观察某二倍体生

26、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视野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C. 细胞中DNA还未完成复制 D. 细胞中已发生着丝点分裂【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此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因此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细胞染色体分散凌乱,处在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细胞是细胞分裂间期,图中DNA已完成复制,C错误;细胞中已发生着丝点分裂,处于细胞分裂后期,D正确。26.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 能够出现

27、基因重组的是乙D.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等特殊行为判断乙细胞所处的时期,进而判断甲、丙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27.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发生过交换重组B.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 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也有等位基因分离D. 细胞不是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并没有联会,因此不含四分体;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可见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细胞处于

28、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B错误;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细胞不是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28. 如图是某基因型为EeXnt的果蝇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等位基因E、e位于2号染色体上,细胞c是基因型为ee的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I的A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 若d能参与受精作用,则a、b、c为3个极体C. X和Y染色体在过程一定没有正常分离D. 2号染色体在过程一定没有正常分离【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A细

29、胞中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示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表示雄性果蝇,雄果蝇不会产生极体,B错误;细胞c是基因型为ee的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即不含性染色体,可能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性染色体未分离,C错误;等位基因E、e位于2号染色体上,细胞c是基因型为ee的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这说明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一定没有正常分离,D正确。29.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如图是雄蝗虫(2n=23)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象。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

30、排序为B.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减半C. 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都相同D. 测定蝗虫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13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正确的顺序为,A正确;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正确;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都相同,C正确;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31、O,则雌性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12对),雄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n=23条染色体,因此测定蝗虫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11条染色体(10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D错误。30. 铂色和银色是狐狸毛色的一对相对性状,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50对雌、雄铂色狐狸交配,共得到了97只铂色后代和53只银色后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银色相对铂色显性 B. 无纯合的铂色狐狸C. 银色后代都是杂种 D. 铂色后代都是雄性【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铂色的异性狐狸交配后代出现银色,说明铂色对银色是显性;由于后代出现的铂色:银色约为2:1,说明子代中铂色纯合子不存在,即铂色全为杂合子,

32、选B。【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31.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蛋白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所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2)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如果转运过程需ATP供能,则转运方式称为_,若上述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称为_,能量来自于所转运物质浓度差形成的势能。(3)C蛋白只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结合后使蛋白质的_发生变化,像“分子开关”一样,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是细胞_功能的分子基础。(4)D蛋白和细胞骨架共同完成细胞内的物质运输,细胞骨架其化学本质是_。(5)E蛋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酶

33、,因其只能_,所以E蛋白的功能具有专一性的特点。(6)F蛋白的功能是与DNA分子的某一部位结合,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称是_。【答案】 (1). 胰蛋白酶(胰酶) (2). 主动运输 (3). 协助扩散 (4). 空间结构 (5). 信息交流(细胞通讯,细胞识别) (6). 蛋白质 (7). 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 (8). RNA聚合酶【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

34、;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1)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破坏掉细胞间用于粘连的蛋白使细胞分散开。(2)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其中需ATP供能的为主动运输,不需要能量但需要有载体蛋白协助的,则为协助扩散。(3)膜上蛋白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引发细胞内一系列变化的为受体蛋白。受体蛋白结合特定分子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进一步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5)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酶。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35、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6)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是转录,参与转录的酶为RNA聚合酶,因此F蛋白为RNA聚合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明确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协助。32.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编号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处理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蒸馏水浸泡,

36、水中通入空气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检测结果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的光解。(2)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直接能源物质是_,后者是通过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3)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有、无)淀粉。(4)不同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气体代谢存在以下图示情况,组5和组7通过图乙所示的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在_,所利用的CO2总量H_;发生如图甲气体代谢的组别是_,请写出图甲相关反应

37、式:_。【答案】 (1). 光合 (2). 水 (3). 葡萄糖 (4). ATP (5).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6). 组4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 (7). 无 (8). 叶绿体基质 (9). h1+h2 (10). 【答题空10】组2和组6 (11). 6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之前进行了暗处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表格中看出,其条件有光照和黑暗、通入空气和通入CO2和N2、葡萄糖溶液浸泡和蒸馏水浸泡;光照和黑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空气和通入CO2和N2将影

38、响植物黑暗条件下的呼吸作用;葡萄糖溶液浸泡时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合成淀粉。(1)根据表格分析,组5叶片有光照、CO2,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中H2O的光解。(2)组2叶片在黑暗条件下,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此过程需要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组2和组4相比,区别为组4通入的是CO2和N2,因此缺少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3)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淀粉。(4)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图乙所示的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过程中,所利用的CO2总量

39、为从外界环境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和,即h1+h2。图甲中,只有有氧呼吸,没有光合作用,所以对应与表中的实验组别为组2和组6;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6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甲图和乙图中气体的来路与去路,判断两个图中发生的细胞代谢的类型,确定甲图只进行了有氧呼吸,进而判断对应的表格中的实验组合。33.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传统观察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

40、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2)实验过程中用1mo1L-1HCl解离的目的是_。(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剂,与卡宝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_(填序号)。双缩脲试剂 醋酸洋红液 龙胆紫溶液 秋水仙素溶液 (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_期且染色体_的细胞进行拍照。(5)由右上图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_。(6)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_(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花萼 花瓣 雌蕊 花药 花芽【答案】 (1). 新生

41、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3). (4). 中 (5). 分散良好 (6). 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 (7). 【解析】试题分析:根尖、茎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可选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以观察减数分裂时,最好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1)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可选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2)实验过程中用HCl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此外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也可以用来染染色体。(4)镜检时,应不

42、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中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拍照观察。(5)由如图2核型分析结果: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6)雌蕊、花药中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是雄性个体一次能产生大量的雄配子,且雄配子产生的分裂过程是连续的(场所都在精巢、花药中),所以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雌性一次产生的配子要比雄性少很多,且雌配子的产生的分裂过程不是连续的,其中卵子要在受精作用时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场所在卵巢,而第二次分裂场所在输卵管),所以观察减数分裂时,应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34. 金鱼是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其丰富多彩的体色大多是

43、人工选择结果。已知控制金鱼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金鱼体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利棕色和非棕色金鱼进行了下列几组实验。第一组:棕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棕色个体;第二组:纯种非棕色金鱼与棕色金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非棕色个体;第三组:用第二组中的F1与棕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非棕色个体为2867条,棕色个体为189条,比例约为15:1。请分析并回答:(1)根据第一、二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金鱼体色的_为显性性状,棕色金鱼个体一定为_。(2)第三组杂交称为_,依据其结果可以推知F1产生的配子的_和_,进而可以推断棕色性状是由位于_(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对基因控制的。【答案】

44、 (1). 非棕色 (2). 纯合子 (3). 测交 (4). 种类 (5). 比例 (6). 非同源 (7). 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第二组:纯种非棕色金鱼与棕色金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非棕色个体,说明非棕色对棕色为显性性状;第一组:棕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棕色个体,说明棕色一定为纯合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非棕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棕色金枪鱼一定为纯合子。(2)第三组用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和隐性纯合个体杂交,成为测交。依据其杂交结果可以推知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由后代非棕色:棕色=15:1可推出,棕色性状是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4对基因控制的。

45、【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自二组实验的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法确定显隐性关系,再根据第三组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等位基因的数目。35. 鲫鱼的尾鳍一般是单尾,金鱼的尾鳍一般是双尾。我国生物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获取单尾金鱼。(1)鲫鱼尾鳍中的单尾和双尾是一对_,由一对_控制,将鲫鱼的单尾鳍基因利用_方法成功地转移到金鱼的_中,结果孵化出的小金鱼有一部分表现出单尾鳍性状。(2)孵化出的小金鱼只是部分表现出单尾鳍性状可能的原因_或_。(3)现有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检验控制尾鳍的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已知单尾鳍对双尾鳍是显性。实验操作方案如下:甲:以单尾鳍金鱼为父本,双尾鳍金鱼为母本

46、,进行杂交;乙:以单尾鳍金鱼为母本,双尾鳍金鱼为父本,进行杂交;观察比较甲、乙两组杂交子代金鱼的性状表现。预测结果及结论:_。【答案】 (1). 相对性状 (2). 等位基因 (3). 显微注射 (4). 受精卵 (5). 可能是一部分金鱼的受精卵未成功导入单尾鳍基因中;也可能是导入到受精卵的单尾鳍基因未成功表达 (6). 如果甲组子代均为双尾,乙组子代均为单尾,甲,乙两组的子代金鱼都只表现出母本的性状,说明控制尾鳍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7). 如果甲、乙组子代结果均为单尾或单尾与双尾的比例为1:1,即甲乙两组的子代结果一致;或甲乙组杂交结果不一致,子代表现出与性别相关,则可说明控制尾鳍性

47、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可以利用正反交法,如果正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为细胞核遗传,若正反交后代的性状都与母本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1)鲫鱼尾鳍中的单尾和双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受精卵中。(2)孵化出的小金鱼只是部分表现出单尾鳍性状,可能是一部分金鱼的受精卵未成功导入单尾鳍基因中;也可能是导入到受精卵的单尾鳍基因未成功表达。(3)检验控制尾鳍的基因是在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可以用正交和反交法,即如提示甲乙两个过程,若甲组子代均为双尾,乙组子代均为单尾,甲,乙两组

48、的子代金鱼都只表现出母本的性状,说明控制尾鳍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如果甲、乙组子代结果均为单尾或单尾与双尾的比例为1:1,即甲乙两组的子代结果一致;或甲乙组杂交结果不一致,子代表现出与性别相关,则可说明控制尾鳍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36. 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组合编号交配组合产仔次数6617466子代小鼠总数(只)脱毛920291100有毛122711001340注:纯合脱毛,纯合脱毛O纯合有毛,纯合有毛,杂合,杂合(1)己知I

49、、II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III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_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_定律。(3)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的脱毛性状不是_影响的结果。(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自然突变。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_。(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c由AGA变为UGA 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现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

50、因是蛋白质合成_。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的原因。【答案】 (1). 常 (2). 一对等位基因分离 (3). 环境因素 (4). 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 (5). d (6). 提前终止 (7). 代谢速率 (8). 产仔率 (9). 降低(繁殖力下降)【解析】(1)子代的有毛、无毛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分析第组繁殖结果可知:子代有毛与脱毛的比接近31,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组中纯合脱毛纯合脱毛 ,后代全为脱毛,说明脱毛性状不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4)在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该基因突变应为自然突变。只有基因的突变率足够高,才有可能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5)根据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模板链中1个G变为A,相对应mRNA上密码子由C变为U。(6)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推测可能是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该突变小鼠细胞供能减少,细胞代谢速率下降,产仔率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