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67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 题号总分合分人复分人 得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请将第卷答案填在第卷前的答题卡上,第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占30,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占70 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据此回答15题: 1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

2、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的出现 2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最主要经济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使劳动力充裕 C生产工具改进的重大突破 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 4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0 300 100 400 1949 年份 (单位:千克)

3、1957 1962 1970 1980 1997 400 209 263 238 289 329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5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 A农业合作社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唐朝时有一位家住杭州的读书人决定到长安游历并求取功名。据此回答67题: 6他首先乘船沿大运河北上,进入长江前途经的这一段运河名为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7当船驶入长江后,他决定到上游附近的一座古城

4、参观名胜古迹。在当地他发出了“江 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的感慨。这座古城最有可能曾是 A洛阳 B建康 C燕京 D汴梁 防止和惩治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据此回答810题: 8洋务运动中,一些洋匠的腐败行为是 A敲诈勒索、谋取私利 B挪用公款、挥霍浪费 C贪污盗窃、制造事端 D工作懒散、拉帮结派 9一学生在回答国民党政权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迅速败亡的原因时,答出了三点:(一)政治孤立,失去民心;(二)军队厌战,士气低落;(三)美援断绝,蒋桂分裂。老师认为他回答得不完整,要另一个学生补充,这个学生最正确的补充应是 A长期内战,民不聊生 B专制独裁,政策反动 C卖国求荣,不得人心 D贪官横行

5、,统治腐败 大贪污犯刘青山和张子关伏法 10从右图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建国后,出现一些共产党功臣腐败的现象 党和政府严惩腐败分子 这出现在“三反”运动中 这发生在镇压反革命运动时 A B C D 反对外来侵略,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中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据此回答1114题: 11在中国近代史上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包括 戚继光 徐骧 丁汝昌 葛云飞 A B C D 12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及其和平解决是实现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重要一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

6、合作的正式形成 A D C D 13关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彭德怀同志都参与了指挥 C都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D都以侵略国的失败而告终 1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突化暮鸦啼。”诗句表述的历史内容是 美军中途岛海战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 A B C D 2005年4月底5月初,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与中共领导人胡锦涛会谈,这是时隔60年国共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历史性的握手。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过程。据此回答1

7、518题: 15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浓缩着丰富的历史。观察右图,该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大革命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 A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B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C都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 D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17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由合作转为对抗,其原因是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 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统治 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A B C D 18右图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胡锦涛主席历史性的握手。这一握手再次开启了两党间的 对话。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

8、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涉及一个政党执政地位的获取、维护和巩固问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据此回答1921题: 19中共取得执政地位主要是由于 A党的性质决定的 B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C民主革命胜利的结果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 20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在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规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A B C D 21“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

9、“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千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 “出气”是指 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C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批评 D为在“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平反 举世公认的20世纪的中国三位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据此回答2225题: 22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主要借鉴了下列哪国的政治体制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3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他首先高度关注的是 A领导权问题 B武装斗争问题 C工人问题 D农民问题 2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10、 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D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25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毛泽东思想后的又一次新发展,主要是因为它 A是通过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起来的 B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精神内涵 C科学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建没、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人民解放思想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第卷 ( 非选择题 共50 分) 本题包括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社会的进步往往

11、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进步为先导。请观察下列图片。 图1严复与国闻报 图2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 图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和邓小平支持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回答: (1)上述三组图片所示事件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2分) (2)图1和图2对中国传统思想造成了怎样的冲击?(4分) (3)图3所反映的事件是在什么特殊背景下发生的?(2分) (4)用史实说明邓小平在思想解放中的作用。(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 年代 1860 1895 1936 1949 1956 1918 1914 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社

12、会主义工业 45% 1950年 18% 37% 图例说明: 57% 1953年 29% 14% 67% 1956年 33%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自产自销) 材料三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经济 4029724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种经济成分的演变过程?(1分) (2)材料二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 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4分) (4)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

13、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分) 28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分别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分)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是指什么?(1分)为争取该长征的胜利,毛泽东在七届二 中全会上是如何告诫共产党人的?(2分) 材料三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

14、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材料三中“新长征”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新长征”主要“新”在哪里? (2分) 29从张骞“凿空”西域到清确立锁国政策,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闭关的过程。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世界大势的剧变,我国外交不断发生变化。 请回答: (1)与唐朝相比较,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交政策先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分析原因并说明它对我们的启示。(7分) (3)与晚清的外交相比,新中国的

15、外交具有哪些崭新的变化?(2分) 200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D提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D 提示:A项是表现和结果;B项中,人口增加是表现,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还不能算充裕;C项中,这个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没有重大突破;从“贞观之治”的内容来看,最主要的经济条件是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3B 提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4C 提示: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继而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不属于这个时间段,B、C、D三者相比,C的作用更突出。5D

16、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6C 提示:从杭州到长江这一段运河称为江南河。7B 提示:建康即南京,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8A9D 提示:A、B、C包括在已答出的三个原因中。10A 提示:镇压反革命运动是1950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1951年开展的。11A12C 提示: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应是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应是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意义,故选C。13C 提示,C只符合抗日战争。14B 提示:由诗中提供的“武运”、“大和魂”可判断出是涉及日本的内容。15B 提示:图中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等字样,由此可推知。16A 提示:与抗

17、日民族统一战线相符的是A、C,与革命统一战线相符的是A、B、D,故选A。17A 提示:是对抗的表现形式。18B19A 提示: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 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20D21A 提示:联系“七千人大会”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即可得出。22B 提示,中华民国采用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23 D 提示:毛泽东早在1926年就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 动24A25C 提示:A不对,B、D只能说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C是毛泽东思想中没有全面解决的问题。26(1)都在当时

18、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2分) (2)图1:介绍西学,传播维新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图2: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伸,打击了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思想,促进了人们的觉悟,是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4分) (3)长期“左”的思想、“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束缚,以及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思想。(2分) (4)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倡导 解放思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2年南巡谈话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得到解放。(4分) 27(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分) (2)变化,从1950

19、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2分)原因: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并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0年,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全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3)变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2分) (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3分)28(1)原因:由于王明“左”倾

20、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意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和红军的精华骨干得以保存;革命火种撤播各地,开创抗日新局面。(4分) (2)“万里长征”指中国革命和建设。(1分)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或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2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新”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分)29(1)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造成了统治者的闭目塞听,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最终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2分) (2)变化:鸦片战争以来,一方面,中国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实行屈辱外交;另一方面,中国又被迫融入世界,其外交政策逐渐产生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2分)原因,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国力大增,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清王朝统治腐朽,国力衰弱,无力抵御列强的坚船利炮,只能妥协投降,丧权辱国,被迫开放, 以求统治稳定。(3分)启示: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的孤立与衰落:丧失主权的被动开放只能加深民族的危机和灾难。只有在主权独立前提下的开放,才能发展自己。 (2分)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反对霸权主义。(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