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浔中2019年春季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是你在野处迷了路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读题: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教学生字“迷”,区别“谜”,理解“迷路”的意思。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5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1、学习第一节。、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的口气 2、学习第二节。、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 、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理解“向导”,“忠实”。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
3、实的向导。教学生字。、朗读这一段。3、学习第三节。、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节。、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学习生字“碰”、“阴”、“稀”。、指导朗读。四、复习巩固。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2、齐读14节。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生字新词。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二、学习第五节。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3、指导朗读这一段。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 四、指导背诵课文。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五、导完成课堂作业。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2、完成课后作业题1、2。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