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486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十周测试题一、 选择题 1. 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差别对待的“四等人制”。其中蒙古以外的西域与西北地区各族人是 ( )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汉人 D. 南人 2. 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 : 元朝时“所有契丹人 , 即契丹省的居民 , 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 。 A. 辽阳行省 B. 岭北行省 C. 甘肃行省 D. 云南行省 3.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 , 成宗时 , 可领本省军队。同时 ,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 , 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

2、税 , 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 。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4. 蒙古族从草原部落崛起 , 到统一草原各部落。相关史实不正确的是 ( ) 。 A. 1206 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 B.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C. 1279 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D. 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 5.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 , 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 : 郭靖和杨康 , 并各赠一把匕首。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

3、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 。 A. 辽灭北宋 B. 金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6.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以下关于金朝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金灭北宋金灭辽金迁都燕京 A. B. C. D. 7.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和党项首领元昊的共同之处有() 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都曾与北宋政权对峙都形成了因俗而治的职官体系 A. B. C. D. 8. 据辽史刑法志载 : 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 , 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 , 契丹立国之初 , 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 , 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 ) 。 A

4、. 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 B. 实行蕃汉分治政策 C. 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D.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9. 契丹族是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的少数民族 ,916 年 , 契丹族首领建立契丹国的是 ( ) 。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铁木真 10. 辽朝的官僚制度分为南、北面官 , 其中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的是 ( ) 。 A. 南面官 B. 北面官 C. 迁徙中的行营 D. 南宰相、南枢密 11. 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由此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 ) A. 传达行政命令 B. 提高地方行

5、政效率 C. 防止地方割据 D. 扩大国家的疆域 12.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 “ 腹里 ” 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 A. 体现了 “ 山河形便 ” 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13. 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 “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 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 “ 内 ” 是指 ( )A. 大都周围的

6、河北、山西、山东 B. 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C. 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 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14. 中国古代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流向有二: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影响是 ( )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D. 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15. 面对元朝的统一,文天祥坚持抗元,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被史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主要是基于他 ( ) A. 使南宋人民避免了战争灾难 B. 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C. 反对民族压迫和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D. 维护南宋人民的利益

7、不受侵害 16.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 “ 猛安谋克制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 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 保证了金灭南宋 D. 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17. 据史书记载: “ 辽初官职,多由账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 ”“ 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 ”“ 太宗兼治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 。材料表明,辽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 笼络统治北方汉民族的需要 B. 治理幽云十六州的需要 C. 借鉴中原农耕文明的需要 D. 建立 “ 蕃汉 ” 二元体制的需要 18. 为了写一篇论文 , 某

8、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 , 据此 , 他的论文主题应该是() A.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 国家的统一 C. 对外开放的时代 D. 中华大家庭的友好关系 19. 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 , 对二者理解正确的是 ( ) A. 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B. 都推动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 C. 都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 D. 都促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出现 20. 元代行省官员任命 , 遵循这样的原则 : “七品以下者 , 由吏部掌理 ; 正七品以上属中书省 ; 二品以上 , 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 , 元代() A.

9、 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 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 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二、 材料解析题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忽必烈登基后在即位诏中表示:祖宗创立基业50余年,“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他决心“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忽必烈幼年曾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常与汉族知识分子讲论圣道,决心仿效李世民,“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蒙哥汗命他主管漠南汉地,使他有更多机会熟悉中原文明。即位后他明确宣布,改变太祖“视居庸以北为内地”的观念,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期与物以更新”。忽必烈严厉禁止屠城,兵临南宋临安时,使临安得以“

10、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改革蒙古旧制,“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实施行省制,加强对边地的管理。忽必烈改制取得巨大成功,初期就“民安赋役,国用粗足,政事更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 据元史世祖本纪等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及措施。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忽必烈是如何促进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辽朝经过长时期探索确立了

11、南、北面官的官制。中央行政机构分别隶属南北二枢密院,称为“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沿用唐制,有三省、六部之设,宰相有大丞相、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职名;北面官采用契丹传统的部族官制度,有北、南宰相府, 北、南大王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朝中央官之所以分别归入北面和南面,是因为契丹人拜日,东向而尚左。在捺钵(辽帝)朝廷中,皇帝的殿帐东向,上朝时文武百官在殿帐前面左右分列,左侧即是北面官,右侧就是南面官。 正因为出现了专门管理农耕民族事务的“南面官”,才得以加强对汉人以及渤海人聚居地区的直接统治;而北面官系统的形成也使得各部族首领成

12、了朝廷的地方官,不再是可以自行其是的“君长”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 根据材料,概括辽朝南、北面官体制的特征。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制中央实行南、北面官体制的影响。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高智耀传 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建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百官志

13、一 (1)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西北藩王的态度如何? (2) 材料二中的“一代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3、C4、C5、B 6、B 7、A8、B 9、A 10、B 11、C 12、B 13、A14、A 15、C16、B17、A 18、A19、A 20、C 二、材料解析题21、 (1)原因:元朝建立,国家统一;蒙古旧制不适应统治需要;忽必烈本人对汉文化的仰慕及接触。措施:重视内地;以农立国;实行官僚政治(行省制);力主政在得民。 (2)建立元朝,禁止屠城,为中华文明的

14、发展营造统一稳定的环境;劝课农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创建行省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主动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2、 (1)根据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实行南北分治;借鉴汉族政治制度;保持了契丹族特色,沿袭了契丹族习俗;确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2)推动了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辽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 23、 (1) 问题:实行汉族封建制度。态度:反对遵用汉法。 (2) 制度:行省制度。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 作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推动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