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477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据孙中山回忆,1900年以前他所到之处,“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中国的社会性质根本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C清末新政取得了一定效果D民众认可清政府的统治解析:材料中“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说明革命派在当时受到排斥,民众仍然认可清政府的统治,故D项正确。答案:D2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

2、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平等,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否定,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答案:B3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清政府为宗旨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 D脱离了中国实际解析:根据材料中“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是强调进行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而忽视进行民生的改

3、革,说明改造社会的成果有限,故A项正确。答案:A4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答案:A5辛亥革命期间,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有学者称之为“廉价革命”。这一革命形式()A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B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C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奠定了后来军阀割据基础答案:B6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

4、,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解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和生活习俗方面,B、C两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项错误。答案:A7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

5、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解析:“光荣革命”是指英国通过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达成妥协,避免了社会动荡,故选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英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故C项错误;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答案:A8庚子变乱后清政府内部讲“民主”、骂“专制”不再敏感,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已不是民主不民主,而是排满不排满了。这是因为()A民主共和成为政治共识 B清朝的专制不得人心C反对清政府统治已经深入人心 D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解析:结合材料中“庚子变乱”的时间信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威信扫地被迫实施新政,所以

6、清政府内部对骂“专制”不再敏感,立宪派和革命派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反对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答案:B9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向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A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加快中国独立步伐C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推进近代化进程解析:武昌起义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向袁世凯作出了妥协,孙中山以“推翻清帝,实行共和”为条件让位给袁世凯,加速了清朝统治覆灭,故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夸大了这一妥协的作用,排除。答案:A10清末乡绅被称之为省绅,本应是官营的保甲组织,但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省的自治性公局,权力以省为单位得以分立。然后是省的独立。这个作为行政机构的省

7、的独立,才构成了诸多王朝更迭历史中清王朝崩溃的历史特质。由此可知,这一“历史特质”()A突出了三民主义的影响B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C主导了清末新政的展开D使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解析:辛亥革命中,大部分省份纷纷独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进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材料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的作用和清末新政的展开;辛亥革命不能说取得了胜利,故选B项。答案:B11学者蒋立文指出,大量史实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早在1912年就已到来。该观点认为“黄金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应是 ()A清政府政策的推动B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C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D列强放松侵略解析: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8、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1912年的时代特征。答案:B12有学者对张謇在19011911年创办和投资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在大生纱厂出现引人注目的连年赢利的条件下,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同样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张謇新创办和投资的企业数目,同时出现了超大幅度的迅速地增加。该分析意在强调张謇()A投身实业的勇气 B实业救国的智慧C企业发展的危机 D工业强国的成就解析:根据材料中张謇在大生纱厂盈利的情况下,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投资创办新的企业,说明其发展的多元化,突出其对企业发展的远见,故B项正确。答案:B13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

9、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B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C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D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解析:辛丑条约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政府实施婚姻改革,其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答案:A14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A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B妇女地位逐渐提高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答案:B151916年7月北京政府通知各省区,之前查禁的民国日报爱国报救亡报共和新报民意报等应予

10、解禁,此举反映了()A北京政府在寻求进步B北京政府对报业发展积极支持C当时各省区团结统一D爱国救亡民主共和是时代呼声答案:D16与下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故选C项。答案:C17“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11、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18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这一观点()A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B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C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D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主要说明了国人政治觉悟觉醒的重要性,故选B项。答案:B191918年,新青年用白

12、话文出版。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新潮觉悟等数百种刊物也采用了白话文。上述现象()A表明了近代刊物的成熟B反映了民众素质的提高C瓦解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D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解析:题干材料“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新潮觉悟等数百种刊物也采用了白话文”说明白话文使用广泛。结合所学可知,白话文的使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故选D项;使用白话文不能表明近代刊物成熟,A项错误;刊物使用白话文不能反映民众素质提高,B项错误;使用白话文对封建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瓦解其统治地位,C项错误。答案:D20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

13、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B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D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解析:由“撇开政治”“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可知,胡适认为新文化运动不应涉及政治,其意在将新文化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二肯定与否定“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

14、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成功与局限君主专制政体社会生活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2)材料一、二中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运

15、用以上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100字左右。解析:第(1)题,属于观点理解题,解答时首先要做出判断,然后结合观点答出相应的理由。第(2)题,结合材料概括即可。第(3)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的题型,在作答时,一定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述。答案:(1)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

16、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3)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成理即可)22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从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论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甲午战争的冲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7、,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救亡图存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形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示例二: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思想解放。论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彻底反对封建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