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地理10月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1. 英国伦敦为15时45分时,北京时间是( )A. 22时45分B. 7时45分C. 23时45分D. 6时45分【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伦敦0时区,北京东八区,当0时区15时45分,那么东八区区时=15时45分8=23时45分,故选C。【点睛】2. 下图曲线表示甲地(10S)与乙地(30N)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完成问题图中数字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的是A. B. C. 和之间D. 和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表明,图中曲线表示甲地(10S)与乙地(30N)一
2、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的年变化情况。图中H为最小值,即直射点离乙地(30N)最近,离甲地(10S)最远,直射点应位于北回归线,表示的节气应为夏至日。夏至日以后,直射点向南移动,逐渐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升高),远离乙地(正午太阳高降低),使得H上升,至点时,H达到最大值,此时直射点应移到甲地所在纬线,即直射10S(11月2日前后),H一直为甲、乙两地的纬度差(40),此日以后,直射点移至南回归线,再北移至10S(2月9日前后),这期间,H一直为40,2月9日前后以后,直射点再向北移,直射点就会靠近乙地、远离甲地,H会下降,因此图中表示11月2日前后,表示2月9日前后。由此判断,冬至日位于和之
3、间,冬至日不是、和之间,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3. 12月18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A. 达到一年中最小值B. 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 在逐日减小D. 在逐日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1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最南的位置,12月22日上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A错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错误。12月18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12月22日之后 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增
4、大,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4. 下图为某日地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该日,甲、乙两地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 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B. 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晚C. 乙地昼比甲地短D. 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的昼夜半球分布分析,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甲地位于赤道,昼夜等长,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乙地位于北极圈附近,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所以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早,乙地昼比甲地长,ABC错误。乙地经线位于甲地经线东30,所以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两个小时,D
5、正确。故选D。5. 芬兰罗瓦涅米位于北极圈上,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每年圣诞前后世界各地游客都会前来观赏浪漫的极光。以下地球光照示意图,与这段时间最接近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地球光照图的判断,每年圣诞前后大致为12月25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再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及极点俯视图进行判断,B正确;A、C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D为春秋分左右的太阳光照图,ACD错误,故选B。6. 读地球光照图,此刻北京时间是( )A. 6月22日,6时B. 6月22日,22时C
6、. 12月22日,6时D. 12月22日,22时【答案】B【解析】【详解】读地球光照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夏至日,6月22日;该半球分为6格,1格两小时,经图示晨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6时,180为2时,北京时间为22时。故选B。7. 从青岛出发的某船于 2018 年 4 月 13 日 16 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青岛的时间为( )A. 12 日 3 时B. 12 日 11 时C. 13 日 5 时D. 14 日 3 时【答案】D【解析】【详解】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4315=2余13,因余数大于7.5则商加一),时间
7、为4月13日16时,该时间为当地的区时。又因青岛使用东八区区时,所以青岛时间为: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东加西减,同减异加原则)。4月13日16时+(3+8)=4月14日3时,D选项正确。8. 位于杭州(约30N)的某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两幢30米高的住宅楼时,其楼间距应不小于(tan350.7,tan451, tan601.732) ( )A. 35米B. 40米C. 45米D. 50米【答案】B【解析】【详解】由杭州的纬度约30N,冬至日时,太阳直射2326S,因此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楼间距H/tan3634,可计算出楼间距应不小于40米。故选B。9. 太阳活动最主要标志是( )A.
8、 耀斑和日珥B. 黑子和耀斑C. 黑子和太阳风D. 黑子和日珥【答案】B【解析】【详解】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10.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的是( ) 酸雨 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极光 地震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正确;当高速带电粒子闯入地球磁场,发生磁暴、极光现象,正确;酸雨是人类活动排放酸性气体溶于水汽随雨滴降落形成的,
9、与太阳活动无关,错误;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密切,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为11年;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发出的众多的高能带电粒子,对气候的有一定影响,可能诱发水旱灾害;干扰电离层,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附近出现极光。11.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A. 煤炭的形成B. 火山爆发C. 海陆间水循环D. 大气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是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无关。煤炭的形成是地质时期转化的太阳辐射能,A有关。海陆间水循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C、D有
10、关。【点睛】火山爆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煤炭是矿物能源,是地质时期转化的太阳辐射能。水循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12.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B. 主要成分是氢和氧C. 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D. 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答案】A【解析】太阳是巨大炽热的气体球,A正确;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6000K ;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13.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C.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D. 太阳辐射能量是地球表
11、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能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B错误;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地球内部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地球内能,D错误;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矿物能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辐射能,C正确。故选C。14.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C. 杭州湾钱塘潮D. 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磁暴”【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2、详解】两极地区出现极光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无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是转化的太阳辐射能,B有关,选B。日本东京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C无关。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D无关。【点睛】了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煤、石油、天然气是转化的太阳辐射能。了解地球内部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5. 可能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B. 2
13、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C. 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D.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64N【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知,纬度越高,可能总辐射量越低,因此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没有信息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A错误;在表内各纬度中,20N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2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明显,降水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有效总辐射量最大,B正确;表中数据表明,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加而递减速度不高,C错误;可能总辐射与有效总辐射之差大多是云量导致的,读图可知,64N的可能总辐射与有效总辐射之差
14、为84.9W/m2,而40N和50的可能总辐射与有效总辐射之差均约98.2W/m2,表明云量最多的地区不会是64N,D错误。故选B。【点睛】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2008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关于此次耀斑爆发的正确说法是( )A. 爆发后两三天内,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B. 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 爆发几分钟后,地球上的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 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太阳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爆发发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要经过几天时间到达地球,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从而使地球上的短波通
15、讯受到强烈干扰,A正确;相对于太阳表面产生的可见光,特大耀斑爆发产生的可见光量很少,且持续时间短,因此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不明显,且紫外线也应有所增加,不会减少,B错误;地球上的极光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所致,而高能带电粒子流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太阳光到达地球也需要8分钟左右时间,因此耀斑爆发几分钟后,不会导致地球上的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C错误;特大耀斑爆发放射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人造卫星的运动和工作,D错误。故选A。【点睛】17.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
16、( )A. 太阳风、黑子,11年B. 太阳风、耀斑,14年C. 日珥、耀斑,11年D. 黑子、耀斑,11年【答案】D【解析】【详解】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的类型。18. 近年来,不少天文学家发现合适生命存在的太阳系行星。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B. 行星上有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有岩石和土壤、表面比较平坦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17、、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不是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依据,A、C错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包括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因此行星上有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是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B正确;行星环绕恒星公转,一般都会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但不一定具有适宜生命的必要条件,因此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不是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D错误。故选B。【点睛】19. 2014年12月1日晚,世界部分地区看到了罕见的双星伴月奇观,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A. 恒星和卫星B. 行星和卫星C. 恒星和行星D. 彗星和卫星【答案】B【解
18、析】【分析】【详解】题意表明,世界部分地区看到了罕见的双星伴月奇观,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组成这张笑脸的金星和木星围绕太阳(恒星)公转,属于行星;组成这张笑脸的月球,围绕地球这颗行星公转,属于卫星。因此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行星和卫星,B符合题意;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中没有恒星和彗星,排除A、C、D。故选B。【点睛】20. 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 变为寒冷的“冰球”B. 变为炎热的“火球”C. 大气层将会消失D. 公转方向将变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天王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可能出现寒冷的冰球,故A正确。考点:八大行星位置。21. 读图,图中箭头显示了( )A
19、. 共面性B. 同向性C. 近圆性D. 随意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所示,M天体与地球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体现了同向性。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普通性,从图中获取信息,针对箭头的运动方向,即可判断,M与地球的公转方向一致,体现了同向性。22. 2017年9月28日,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接收到一个来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完成问题。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A. 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B. 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 距恒星
20、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 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答案】A【解析】【分析】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比日地距离近很多,但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该行星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详解】材料中宜居行星与该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900倍。判断该行星宜居主要依据是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A对。材料不能体现与地月系有一样的天体系统,B错。距恒星的距离远小于日地距离,C错。获得的可见光比地球暗很多,D错。23. 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其主要原因是它们A. 能发光、发热B. 平均密度大C. 都有巨大质量D. 中心有铁核【答案】C【解析】【详
21、解】星云主要由气体、尘埃构成,不能发光、发热,密度小,中心没有铁核,故排除A、B、D,C正确。24. 下列有关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斗七星相互吸引和运动,形成了天体系统B. 质量小的天体围绕质量大的天体运动,卫星围绕相应的恒星运动C. 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D. 总星系是目前已知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50200亿光年【答案】D【解析】【详解】北斗七星是古代中国人民把七颗亮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并非天体系统,A错误;卫星围绕相应的行星运动,B错误;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同等级,C错误;总星系是目前已知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50200亿光年,D正确。25. 地球
22、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由于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距离保持不变C. 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共面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各点重力均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上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八大行星、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共面一致等,C对。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阐述的是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稳定,并不是阐述安全性的,排除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但是距离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只是相对距离差别不大,排除B。而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各点重力均相等试地球的自身条件,排除D。故选C。二解答题(共4小题)26.
23、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示地球公转轨道点对应的太阳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_(填“顺”或“逆”)时针。(2)地球公转到处时,a点的昼长约为_小时,该日摩尔曼斯克港、长沙、纽约和新加坡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3)地球公转在由处到处的过程中,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_,变化特点是_。【答案】 (1). 顺 (2). 14小时 (3). 新加坡长沙纽约摩尔曼斯克港 (4). 昼变长,夜变短 (5). 逐渐变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特征与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要解读出近日点(1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较慢。光照图的判断,首
24、先要找出晨昏线,然后根据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相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为0时)推断出其他地方的时间。【详解】(1)地球公转轨道点位于近日点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光照图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2)图中所示地球,12等分,1等分为2小时,所跨经度为30度。a位于晨线上,此时日出,地方时为5时,故昼长=(12-5)*2=14小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因此四地的昼长排序为新加坡长沙纽约摩尔曼斯克港。(3)地球公转在由处到处,从近日点向远日
25、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太阳直射点向半球移动,因此北京昼变长,夜变短。【点睛】27. 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_;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填名称),它们都属于_行星,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行星。(2)图中,展示了_级天体系统;图中嫦娥二号绕转天体的天体类型是_。(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_,从北极上空观察为_时针;小行星带位于_和_行星之间(填字母)。(4)据图分析,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是_、_。【答案】 (1). C (2). A (3). D (4). 类地 (5)
26、. E (6). F (7). 巨 (8). 2 (9). 卫星 (10). 自西向东 (11). 逆 (12). D (13). E (14).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地球上适宜的太阳光照 (15).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地球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和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题。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详解】(1)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图中B)、金星(图中A)、地球(图中C)、火星(图中D)、木星(图中E)、土星(图中F)、天王星(图中G)和海王星(图中H)。类地行星有水星、金
27、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2)图中所示为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因此有两级天体系统。嫦娥二号绕转的天体为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俯视的话,为逆时针方向。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图中E)和土星(图中F)之间。(4)图中显示,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转轨道具有共面性的特点,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地球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表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点睛】28. 如图是世界部分地区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B、C是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两个区域,试分析两地形成
28、原因上的主要差异。(2)A的纬度值约为37N,其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试阐释其原因。【答案】(1)B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C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2)A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所以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处于西风带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所以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原因。【详解】(1)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判断出B是青藏高原,C是北非热带沙漠地区。青藏高原能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
29、区,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少,空气洁净,阳光穿过大气层损耗少,云量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所以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热带沙漠地区由于常年受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晴天多,降水少,气候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辐射强。(2)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和纬度判断出A地区是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在夏季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并且处于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天气晴朗,降水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因此夏季太阳辐射强。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冬季受西风的控制,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降水较多,多阴
30、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因此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小。29. 读图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_。A、新疆北部 B、青海省 C、海南省 D、东南沿海(2)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是:_。(3)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地区,植物_强,农作物单产较高。(4)图2为台湾岛太阳辐射分布图,试分析其同纬度东西两侧太阳辐射分布差异及原因。_。【答案】 (1). B (2).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水汽、固体杂质少,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 光合作用 (4). 西多东少;东部为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少;
31、西部背风坡,天气晴朗,太阳辐射丰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及原因。【详解】(1)从图中可知,方格阴影部分是太阳辐射丰富区,新疆北部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为较丰富区,海南省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为可利用区,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青海省。答案为B。(2)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较小,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青藏高原地区空气清洁,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雨天少,全年日照时数较长,年太阳辐射量较多。(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在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地区,光合作用强,因此农作物的单产较高。(4)从图2中可知,东部是迎风坡,降水量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量少;西部是背风坡,晴天多,降水量少,太阳辐射量丰富,因此,台湾岛同纬度东西两侧太阳辐射分布规律:西多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