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年级地理期中复习试题(4)地理(选修)一、选择题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的局地地区图,据此回答12题。1 该地区近些年来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地次生盐碱化 D湿地干涸2 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34题。3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开矿人口增加气候湿润过度开垦AB C D4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提高土壤肥力气候干燥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酸化沙尘暴增加A B C D读
2、下图,回答56题。5 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6 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下图是“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7 该区域()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 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8 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调整农业结构读“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多年变
3、化图”,回答911题。9 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的特点有()总体年径流损耗量表现出递增趋势上游年径流损耗量总体增加趋势明显中、下游的年径流量总体递减趋势显著以下游损耗为主A B C D10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的地理大背景 B大牧场放牧业的快速发展C沙尘天气增加,蒸发减弱 D塔里木河绿洲农业快速发展且沿河上移11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城镇的迁移的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
4、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材料二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1) 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 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3) 请你在图1中的甲、乙两地任选一地,从材料二中选择适合该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该方案的理由。答案1.B2.D 3.B4.D 5.A6.D7.B8.D9.B10.D11.D12(1)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
5、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2)降水量小于300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土壤侵蚀强度随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
6、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答案1.B2.D 3.B4.D 5.A6.D7.B8.D9.B10.D11.D12(1)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2)降水量小于300mm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土壤侵蚀强度随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