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3教案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0234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3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13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容学科语文年级高一时间2018 课时3主备人刘颖复备人课题师说教学目标1.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重点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二、分析课文1第2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师道”指什么?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2、,师之所存”。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第3段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3第4段。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古道”中的“道”指什么?明确:儒家道德。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三、本文写作特点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2论证上有破有立。3对比论证。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全练习部分一、 情境导入二、 讲授文学常识与故事背景,学生了解三、 师生合作,正音,划分段落层次,疏通大意总评或反思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