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0093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内容预览: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目标:1、以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为例,让学生了解整体阅读必须建立在较为扎实的文言基础上。2、整体阅读的关键是把平时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与所选的文章上下文结合起来。3、联系上下文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还要联系文言句式的结构,并通过结构来确定词语的词性和在文中的意思。二000年高考考试说明文言文阅读1、理解词语和句式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理解文句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义3、分析文章分析文章的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

2、正确的是A 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B 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C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D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1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A、 与 相同, 与 不同B、 与 相同,

3、与 也相同C 、 与 不同, 与 相同D 、 与 不同, 与 也不同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随旅伴上路B 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C 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D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谴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谴之。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A、 B、 C、 D、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

4、一项是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历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糜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作为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示,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儿子的钦佩。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知道真相后对他严加惩罚,并免去他的官职。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胡质品行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