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788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0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经典版练习:专题二 短板快攻点9 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短板快攻点鉴赏语言、手法要精准精准分析诊断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怎么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言上,炼字、炼句是诗人不懈的追求,也是考查鉴赏水平的重要角度;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更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全国卷考查的热点,分值高,难度大,是二轮复习的重点。(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改编判断下列对这首诗赏析的正误,错误

2、的说明理由。(1)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答: 答案正确。(2)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答: 答案正确。(3)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答: 答案正确。(4)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 答案错误。理由:陆游诗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5)最后两句,写出扫敌寇、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答: 答案正确。(6)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新颖别致

3、的构思,把澄清万里胡尘的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答: 答案正确。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物象的能力。“酒”是诗歌中的重要物象,“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诗人以书前喻战前,酒是进军的旗鼓,笔是杀敌的刀槊,勇士以气吞万里的声势向敌人冲锋的情景恍若眼前。“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以书后的欢喜

4、喻战后的欢快,勇士横扫千军,敌人不堪一击,万里江山河清海晏的情景令人神往。第一个“酒”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势挥洒的心境;第二个“酒”表现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情态。我存在的问题: 高效突破提升题型一语言类试题炼句题解题法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注意用23个词语概括出诗句写的内容。抓住特点。抓住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1.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2.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

5、的句子。鉴赏就是要找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3.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照应上文,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在理解句意,明确手法的基础上,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炼字题解题法释词义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注意明确

6、词语特点、词性。如动词、形容词、叠音词等等。明手法结合语境分析这个字在诗歌中的意思(或:这个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多为修辞手法)。析效果这个字的表达效果(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什么景色,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

7、,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 1审题规范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是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2思路规范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语境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要视具体的诗歌来加以确定。本题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

8、石耸峙逼近,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最后指出表达的效果。“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斗”,相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逼近,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攒聚,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文本见本专题短板快攻点7典例),完成问题。诗的最后两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 1审题规范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要求赏析句子的含意。属于局部设问。2思路规范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分析诗句内容,并

9、简要概括出诗句含意,然后明确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指出诗句的表达效果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诗句,最后两句是客观描写,没有使用表达技巧,故答案第一部分应该是概括出诗意。最后两句表面上是说寒冬过去将是春暖柳绿,转眼间条条柳枝好像轻烟笼罩;深层次上,“寒风”喻指不遇于时,政治失意的困境,“春柳”喻指希望和光明,诗人虽然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以美好的未来自我勉励。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题型二技巧类试题表达技巧题“四注意”注意题型从题干提问的

10、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题型和暗考题型。所谓明考题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所谓暗考题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请赏析”等来提问。对于暗考题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注意范围指鉴赏范围的大小。诗歌依照范围大小,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

11、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续表表达技巧题“四注意”注意注意角度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分清提问的大小角度是答题的关键。大角度,要从几个角度入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问修辞,就不能答成表达方式;问表达方式,就不能答成修辞手法;等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注意数量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查清楚答题的要点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

12、,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因此,要求答一个的,绝不能答多个;要求答多个的,绝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准确。(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答: 1审题规范本题考

13、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结合全诗分析点染手法。属于整体范围,小角度的设问。2思路规范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熟知各种表现手法的概念,主要是对比、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本诗为“点染”法,需掌握“点染”法的特点。点,点明旨意;染,即渲染、烘托旨意。其次要结合诗句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最后要写出该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本题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的氛围,烘托了离别之情。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送君多暮情”句是“点”,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

14、至“梦里金陵城”十句是“染”,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句是“点”,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201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 1审题规范本题考查全诗的表达技巧,并明确了考查的角度,即表达技巧中的表达方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手法。要求结合诗句分析。2思路规范解答表达方式

15、类试题,首先要熟知诗歌表达方式有抒情方法、叙事方法、描写方法等几种,并熟知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其次要知道每种表达方式又可细分为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有什么效果;最后要根据原文确定运用了哪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抒发感情或体现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就描写的特点来说,我们需要考虑本诗用到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这些描写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描写。最后

16、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据此组织答案即可。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等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一、(2019长沙高三统一

17、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永遇乐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无寐,满村社鼓。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创作此词时,临安陷落已两年。李易安永遇乐:李清照南渡后,常忆汴京旧事而赋咏元宵节的永遇乐一词。缃帙:书籍、书卷。(n):油灯。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

18、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月明云淡,景色可嘉,却引发词人突兀一问,这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忧伤。B元宵节全城因风雨而冷落不堪,无处游玩,词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C词人写李清照的经历、心绪,实则是抒发自己与李清照相同的郁闷之情。D词人欲归乡而无路可归,诉说了流离之苦,更突出了深沉的家国之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词中“满城似愁风雨”是说元宵节满城本无风雨却如有风雨,冷落不堪,词人借此表达了国土沦亡后的悲痛之情。2本词抒发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1)审题规范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抒发感情时”限定了分析的范围;“哪些手法”表明诗中的手法不止一

19、种,需要找全;“简要分析”表明需要考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题属于小角度的设问。(2)思路规范首先准确判断表现手法;其次要结合词句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最后要写出该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解答本题,要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上阕来看,“禁苑娇寒,湖堤倦暖”描写了昔日临安的宫殿和湖堤,借此表达了词人对昔日临安太平景象的怀恋,这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上阕既描写了昔日的元宵节“香尘暗陌,华灯明昼”,又描写了今日的元宵节“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借以表达词人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从下阕来看,“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二句借用杜甫身陷长安,在

20、月夜思念鄜州亲人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满村社鼓”一句以乐景反衬了词人的悲情,突出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凄苦。据此分点作答即可。(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情景交融。“禁苑娇寒,湖堤倦暖”,既是描写昔日临安宫苑、湖堤天气,也是借景抒发对往昔临安太平景象的深情眷恋。对比。上阕将临安今昔不同的春景春事(如昔日“香尘暗陌,华灯明昼”,今日“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国家衰亡的哀痛之情。用典。下阕借杜甫被叛军困在长安,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的典故,抒发了乱离流落、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满村社鼓”的乐景反衬一己之悲情,抒发了临安沦陷后的寂寞悲苦之情

21、。【白话诗歌】(教师独具)暮雨初晴,明月如璧;云色如黛,淡淡地飘荡在远空中;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湖边堤岸倦乏温暖,临安沦陷后又来到这里,想不到变化如此之大!记得从前的元宵节车水马龙,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华美灿烂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同白昼,总是懒得和他人携手同去游赏。谁知道,如今元宵节也会禁止宵行,满城似有凄风苦雨,冷落不堪!还记得宣和旧日,南渡临安,元宵节依旧美景如故。而后辛苦收藏的贵重书卷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凌乱,写下的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欲归无路,我想起身陷长安的杜甫在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又有谁知道呢

22、?只好独自对着昏暗的残灯,整夜无眠,外面传来满村的社鼓声。二、(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云门道中晚步李弥逊层林叠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铺陈了漫步云门道中所见的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山转岗回”“步随”“独绕”等字眼点明行动轨迹。B首联总写诗人云门道中所见,以“暗东西”“路更迷”紧扣诗题中“晚步”二字,勾勒出傍晚山林幽深晦暗的概貌,为下联展开具体描述蓄势。C颔联从诗人主体活动的角度运笔,出句与

23、对句以“望”和“步”分别领起描绘景象,目力所及比脚力所及来得更为阔远,笔力新巧,推陈出新。D尾联描写画外沉醉美景的诗人与画中扶着青藜杖的醉酒老叟相映成趣,与卞之琳断章中主客体位置调换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人与画中扶着青藜杖的醉酒老叟相映成趣”错,尾联中扶着青藜杖的“醉酒老叟”就是诗人自身。4本诗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1)审题规范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要求赏析句子的“精妙之处”,“颈联”限定了赏析的范围,属于局部设问。(2)思路规范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分析诗句内容,并简要概括出诗句含意,然后明确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最

24、后指出诗句的表达效果及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需要确定其表达方式,颈联显然是景物描写,所以可以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上句写樵夫砍柴归来,远处的野火熄灭,孤烟散尽,这既是远景描写,又体现出画面的动态之感;下句写春耕已疲的牛卧在田间休息,小麦还显得很低,相比上句来说这属于近景描写,同时又是静景。另外,颈联对景物的描写较为直接,并未有过多的修饰雕琢,这属于白描。明确了描写的手法,再联系农家自然的景物特征和诗人安闲的心境进行分析即可。(3)整合答案参考答案上句写傍晚时分,樵夫砍柴归来,远山上的野火渐渐熄灭,孤烟散尽,此为远景动态描写。下句写困乏的耕牛卧在犁边,早春时节,田里的小麦还显得很低,此为近景静

25、态描写。此联采用白描手法,将农事活动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紧扣诗题中的“晚”字,描绘出一幅静谧安详的山村春晚图,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情。(每点2分)【白话诗歌】(教师独具)茂密的森林、重叠的山峰,从东到西望去一片幽暗;山岗回绕、道路曲折,更叫人迷茫。目光和游动的云朵一起奔向夕阳,脚步随着流水奔赴前面的小溪。樵夫归来,远处的野火熄灭,孤烟散尽;耕牛卧在犁旁,早春里的小麦还显得很低。在如王维图画般的美丽景致中,有一位喝醉了酒的白发老翁扶着青藜杖独自漫步。配套作业一、(2019甘肃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

26、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钜官军收复西京洛阳的捷报而作的。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今洛阳东边的巩义市。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传布,彰显出诗人的信心。D本诗和杜甫

27、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误,诗中并无此情感。2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6分)答: 答案以寒食节时朝陵使途经的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以梨花代表春日风景,暗示了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

28、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驿路梨花处处开”是以景结情,描写寒食时节驿路上梨花处处盛开,以盛开的梨花渲染朝陵驿道上使者骑马奔驰的热烈氛围;作者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经过洛阳,这里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想象,突出了诗人激动兴奋愉悦畅快的感情;本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作的,梨花处处开的春日美景,寄寓着作者对国家中兴收复失地的美好祝愿。整理归纳以上条目就可以得出答案。【白话诗歌】(教师独具)武钜将军虽白发苍苍但壮心犹在,收复西京的捷报昨夜传来。金人竟敢作永远占领中原的打算,岂知上天一日之内回心转意助我大宋。历代皇帝恩泽如雨露滋润万物般

29、深厚,国家中兴大赦天下的诏令会如疾风迅雷般迅速传布。料想明年寒食节朝祭陵墓的使者前往,定会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二、(2019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送杨山人归嵩阳高适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注动:近。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

30、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B项,“景象凄凉残败”错,从诗歌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春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4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以乐景抒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

31、人离情,更显悲哀。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胸襟。(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诗句意思,先分析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再分析作用。“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是对比手法。“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是以乐景抒哀情。七、八句则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据此进行分析,并指出所表达的情感。【白话诗歌】(教师独具)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成徒然。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凿井而饮

32、耕田而食却不招我同去,知道你在这样的隐居生活中淡忘了世俗。希望山人前往嵩阳一路平安,只留下我无穷眷念长久回忆。三、(2019西安八校高三3月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赵嘏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注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杜若:香草名。海门:河流入海之处。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

33、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D尾联诗人发问“愁望情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表述错误。尾联“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所表达的是诗人的愁苦如万里春江,绕矶远逝,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绵长浓郁,而非消解;“万里春流绕钓矶”,以景结情,扩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调。6后人读此诗颔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

34、联的描写角度。(6分)答: 答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2分)上句想象,身在异乡春风乍起,想故园风吹柳拂,引发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下句写实,远离故人,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实感叹己身“雨雪霏霏”之风霜。(2分)两句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先明确题目要求,描写的角度有正侧面、虚实、远近、动静等角度。本诗颔联“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主要意象是“故园”“柳”“雁”。本诗标题为“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可见作者写作此诗时身在异乡,怀念故土,“故园何处风吹柳”应该是想象的故园之景,为虚写;“新雁南来雪满衣”

35、是写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为眼前实景。两句虚实结合,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感叹己身“雨雪霏霏”之风霜,由欢乐转入伤感哀愁,今昔对比,更能突出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白话诗歌】(教师独具)站在长着杜若的江洲边上的我还没有回到故乡,看到水寒烟暖想起故乡来。故园什么地方风轻轻地吹拂着杨柳,新雁从南方飞来时大雪落满了衣裳。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大浪高的阻隔使得来往的书信愈显稀少。此时愁苦之情有多少呢?就如同眼前的万里春江流水绕矶而行绵绵不绝。四、(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江城子金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

36、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注“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三十六峰:指嵩山。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

37、风格。D本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穿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错误。“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意谓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是词人忿激之辞。意即,由于自己不在其位,报国无门,他日封侯,留名青史的定是他人。当时词人已三十三岁,尚未贵显,遂叹此身已是封侯无望,并非自信豪壮,而是壮志难酬、青史无名的愤懑不甘。8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

38、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6分)答: 答案上阕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剑气直冲星斗的宝剑,渲染出豪壮的意境。体现词人渴望大展拳脚、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3分)下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描写钓鱼坛上风雨如晦,天地迷冥,营造出悲戚迷茫的氛围。强调词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不得已而隐逸的忧愤和感伤。(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寓情于景,来了一个大跌宕,感情由悲壮低沉突变为高昂亢奋,形成一股压抑不住的强大冲力,将全词情感高潮推向顶峰。嵩山为五岳之中,词人将之喻为倚天矗立的三十六柄犀利的宝剑。想象奇特,夸张形象。其间

39、又运用宝剑精气上射牛斗的典故,说这三十六柄长剑,气象郁勃峥嵘,豪光紫气,上贯斗牛之间,这正是词人磊落胸怀和报国壮志的形象写照。“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以景结情,将风雨如晦,天地迷冥这大自然为之悲泣的氛围,来作为环境渲染,联系词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体现了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心中的忧愤悲伤。【白话诗歌】(教师独具)即使我喝醉了酒,仍能像刘琨他们那样闻鸡起舞,长袖飘飘,高歌曹操的短歌行,心情激荡。我举头向西北望去,神州陆沉,国势艰难,让人像“新亭对泣”那样悲伤。再看那如长剑般插入云端的三十六峰,看葱郁峥嵘的星斗之气,怎不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涌动。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

40、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泪流满面。五、(2019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鹖(h)冠:传为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强饮”既写不耐酒力,也写出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

41、情,刻画了诗人老迈又穷愁潦倒的形象。B“鹖冠”点出诗人去官离朝的身份特征,既概括了诗人此时遭遇,也蕴含他一生的无穷辛酸。C老眼昏蒙的诗人在飘荡起伏的舟中观景,反而有坐在天上仙境雾里看花之感,充满美的享受。D作者将舟居的观感与对时局多难的伤感凝缩在“愁”字上,自然流转中显出苍茫沉郁的特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美的享受”不妥。“天上坐”“雾中看”二句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也把作者起伏的心潮带出来了:时局动荡,变化无常,如隔物看花,真相难明。10请对本诗的颈联加以赏析。(6分)答: 答案近景远景结合,表现出一种层次美。娟娟蝴蝶穿帘而过,是近景;白鸥轻快,逐流而

42、去,是远景。运用叠词,表现一种韵律美。“娟娟”写出蝴蝶飞舞时姿态之柔美;“片片”写出白鸥飞动时姿态之轻盈。蝶鸥往来自如,对比反衬困居舟中的诗人心情的沉重。(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句应该从诗句的内容、手法以及蕴含的情感几方面着手。此联写景,首先要指出写了什么景:娟娟蝴蝶穿帘而过,片片白鸥逐流而去。接着指出写景的手法:远近结合、叠词的运用,富有层次美和韵律美。最后指出情感:用蝶鸥的自由自在反衬困居舟中的诗人心情的沉重。【白话诗歌】(教师独具)小寒时节,勉强喝一点酒,佐酒的食物依然是冷的,靠着乌皮几,独自席地而坐,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

43、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娟娟蝴蝶穿帘而过,片片白鸥逐流而去。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白云青山,相隔一万多里,蓦然生愁。六、(2019贵州凯里市一中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112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

44、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1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狱咏蝉中的“西陆”指秋天,诗人借对秋蝉的吟咏,寄托蒙受冤枉的悲愤之情,其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全诗的警策之语。B蝉首联表面写蝉“高难饱”,鸣“徒劳”,实际写诗人清高自处,也是世情冷淡、无人相知的写照。C蝉颈联中的“梗犹泛”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D两首诗都写到了蝉,都是明写蝉,暗写自己的人生际遇。骆宾王借蝉抒发牢骚人之语,李商隐借蝉抒发患难人之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D项,骆宾王抒发的是患难人之语,李商

45、隐抒发的是牢骚人之语。12两首咏蝉诗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举例分析。(6分)答: 答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起兴,在狱咏蝉首句“西陆蝉声唱”以蝉声起兴,引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蝉首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用蝉的生活习性起兴,引出下文自己的清高和清贫。用典,在狱咏蝉诗人运用“白头吟”典故,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诚;蝉中“梗犹泛”用典,形容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比喻,在狱咏蝉中“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中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暗喻诗人的清贫。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在狱咏蝉的尾联

4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写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性;蝉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直抒胸臆,在狱咏蝉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蝉的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位卑禄薄的自悲和归乡之念。(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只举例没有细分析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考生可以从比兴、用典、比喻、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角度加以分析。如“西陆蝉声唱”“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都用了比

47、兴的手法;“来对白头吟”“薄宦梗犹泛”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和“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都直抒胸臆,前者表达了诗人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后者表达了诗人的自悲和归乡之念。考生据此整理即可得出答案。【白话诗歌】(教师独具)在狱咏蝉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令我这囚徒的愁思更加深重。(我)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呼啸,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蝉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自费其声。五更以后蝉声疏落,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