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达县中学高2013级高二上12月语文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BA项读音分别为:y/ji,chng,z/z;B项读音分别为:yn/xn,do/do,jn/qun;C项读音分别为:gng,pi/p,d/t;D项读音分别为:zhun/chun,kng/kng,y。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DA项“黔驴技穷”;
2、B项“竭泽而渔”;C项“改弦更张”D“见风使舵” “自力更生” ) A风靡 黔驴计穷 自诩 一筹莫展B寒碜 竭泽而鱼 尝试 怀瑾握瑜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杀 牙牙学语D肆意 见风驶舵 编撰 自立更生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长此以往”,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用于对将来不好的情况的假设,不可用于陈述已有事实)B“付诸东流”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C、“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望文生义。) A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B在
3、前不久举行的我校高二年级话剧大赛中,高二(2)班同学表演的新编话剧白雪公主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笑声中,大家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C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D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的产业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缺主语,删去“由于”;C成分残缺,缺少“解决”的宾语,应在“房源不足”后加“的问题”;D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所造成的”)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
4、题上接连采取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 B2011年10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召见泰国、老挝、缅甸驻华大使,就载有我船员的货船在湄公河遇袭、导致多名中国船员身亡事件提出紧急交涉。 C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D“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常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57题。 中国民居文化哲学思考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其活动的
5、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是不够的,还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汇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
6、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急。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它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时说过,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文明的产生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能够在连续下来的宇宙的框架中实现,即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这样
7、的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正是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各抱地势,山环水绕、循环往复,从而创作了富于东方色彩的中国传统民居形态。品察中国古代多种民族并存、千姿百态的民居,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境界的文化昭示。这种景况至今依然存留在中华境内的大江南北。 中国传统民居在解决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关系问题上一贯遵循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营造哲理,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尽管这种生态智慧不是以今天所谓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
8、这种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看来,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并且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深化。故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且“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并生”,从而达到“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的垸地。中国古代的这种生态智慧若与西方技术理性相补充,以促进其直觉思维发展为现代的系统思维,可望使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 (有删节)5下列对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无中生有。“实用舒适”无根据) ) A因陋就简,顺乎
9、天道 B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C以人为本,实用舒适 D因地制宜,看重风水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误解文意。与原文“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表意有出入) A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需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而非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 B居住的诗意并非是指某个具体的材料或方式,而是立足于居住本源性的承诺。 C中国的传统民居虽然千姿百态,但都体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特征,且该特征传承至今。 D东方的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远超西方的技术理性思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更容易使
10、人体验到中国民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B“决定中国传统民居的形态”错误;C“由此可见古人没有理性的思维方式”错误;D“只有才”错误) A虽然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民居文化具备诗意特性。 B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甚至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形态。 C中国传统民居显示出的生态智慧是以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由此可见古人没有理性的思维方式。 D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只有与西方技术理性相补充,才能使这
11、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年 富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富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东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
12、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曰:“厚怨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狱。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
13、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 (节选自明史)注蠲:jun,免除,除去。辑:安抚。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D项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 )A寻命总理粮储 总理:统领管理B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 岁:每年C帝可其奏 可:同意、认可D果无验,乃令致仕 致仕:入世做官9对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C项 (“为”动词,做。) )A
14、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介词,“凭借身份” B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 连词,表目的,“用来”C豪猾因缘为奸利 介词,“为了”D此必彪为富抑 介词,表被动,“被”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强烈阻止”不对,文中说“巧阻”,是委婉巧妙地阻止。“控制犯罪”不对,文中只是说官吏不能欺瞒他。) )A年富在陕西管理粮食储备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奏章被采纳。B河南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安定。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得罪了一些官
15、员,他们就罗织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控制支出收入,控制官员犯罪。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2分)11用“/”给下面划线文段断句。(限断6处,3分)臣光曰: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断句: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
16、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限断6处,3分)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商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是太平盛世的当政者呢!12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3分)
17、答:年龄刚刚超过二十,严肃稳重得像年长的儒生。(3分,“甫”“逾冠”“严重”,1点1分)(2)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4分)答:年富全力争辩说:“举荐贤良人才是为了国家,没有个人的私心。”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4分,1点1分,“为”:介词“为了”或动词“治理”皆可。“非有所私”:没有什么私心。“因”:于是、就。“乞骸骨”:辞官归家。)1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数 日 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 望 翁 卷一天秋色冷睛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无
18、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答: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振奋,再到见山峰被云遮蔽若隐若现而既欣喜又遗憾,感情是有变化的,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 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感情的相同之处:整体上都通过白描笔法,写出景物、意境的清空、悠藐、高远,借此表达作者闲云野鹤般的疏放和闲淡之情。(每点2分,共4分)(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答: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了一
19、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1)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蜀道难中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
20、身西望长咨嗟”三句极写蜀道之难,感情达到了极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防民措施是:“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对联“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吟咏的人物是白居易。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向一棵树鞠躬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
21、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
22、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
23、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24、。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就那么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5.文章为什么用一些笔墨来描写砖垛?(4分)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2分)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1)我突然被一棵树惊呆了。我在小巷住了十年竟没有注意它的存在;(1分)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渲染了背负
25、榆树的老人高大、光辉的形象;(2分)它象征了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激励世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7.作者为什么“为一棵榆树而感动”?(6分)(1)它只有一米来高,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2分)(2)它小心经营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生长,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2分)(3)它受过不尽的苦痛,但没有屈服,总是通过改变自己来坚强地面对。(2分)18.请分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照应题目,(2分)升华感情,(2分)表达对顽强生命(1分)的敬意和礼赞。(1分)六、(15分)19、认真观察左面一幅漫画,说出漫画的内容,并点明寓意。(不
26、超过80字,5分)(1)这幅漫画的内容是 (5分)答:这幅漫画的内容是:一棵大树被拦腰折断,压坏了一所房子,而有人却借大树的断枝悠然地荡起了秋千。寓意为:“歌颂了面对灾难,保持乐观的积极心态。”或“讽刺了在灾难面前,不思进取、随遇而安的不良行为”。20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并加以说明。要求:句式相仿,字数可不完全一致。(4分)示例:宽容,是一种境界。海纳百川,胸怀寰宇。不是宽泛之宽,也非放任之容;而是襟怀的宽广,是兼收并蓄的包容。答:解析内容合理,所选词必须能拆开解析,2分;句式一致,1分;语言通顺,1分。答案(示例)平淡,是一种境界。高山无语,深潭
27、无波。不是平庸之平,也非乏味之淡;而是内心的平和,是物我两忘的淡泊。宁静,是一种境界。波澜不兴,宠辱不惊。不是苟安之宁,也非沉寂之静;而是思想的安宁,是坐看云起的平静。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几只猴子来到稻田,一只小猴子抓下稻草人的草帽,戴在自己头上,问别的猴子:“我像人吗?”“像。”它又穿起了稻草人的衣裳。“更像了,毫无二致。”但一直没说话的老猴子对它说了几句话,它便脱去衣帽,回归了自我。 (1)请你联系上下文设想一下,老猴子怎么说才符合文意。 老猴子说:“你只是像人,并不能因为像人而成为人。你现在除了一张猴脸外,哪里还有猴子的本色?(3分)(要点:像人不等于成为人;小猴子
28、已经失去了自我本色。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请以评论者的口吻发表一下看法。评: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能有益于自己。不然,只是一味的模仿,就会有丧失自我的危险。(2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三个旅行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和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搭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此路由我开,此路由我踩,要想越过去,留下买路财。施主,想过去吗?每人留下100文钱,自然就有办法让你们过去。”第一个人毫不犹豫拿出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和尚把破钵往大石上一扣,石块没了,第一个人过去了。和尚把破钵拿起,大石岿然如故。第二人不再犹豫,拿出100文也要过去。和尚说:“现在涨到200文!”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见此情景,第三个慌忙拿出200文。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那人纳闷,问“这是何缘故?”和尚说:“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要求正确理解材料,选取适当的角度,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