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101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吉林省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记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识记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史实。【线索特征】本单元包括先秦时期政治文明和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线索为:先秦政治制度的历史特征是: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

2、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知识梳理】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商代政治的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国家政权。2.内容:分封对象 、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影响:(1)积极方面: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加强了周天子对 的统治,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3、局; (2)消极方面: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三、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定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特点: 嫡长子,即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及其他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在不同的分封范围内,可被封为诸侯、卿大夫、士。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4.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5.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

4、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的稳定和团结。6.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7.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二、中央集权制度: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郡县制。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5、。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三者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有利于加强 ,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指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针对于国家政权划分和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相对于民主政治而言)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归属中央,是针对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相对于地方分权

6、而言)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交中央管理和控制,完全执行中央政令。2.影响:积极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持了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影响: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汉初郡国并行,出现“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 ,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中期,设置节度使。由于节度使权力非常大,导致唐中期出现安史之乱,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

7、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行政上:派 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经济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但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行省制度地方设行省和宣政院辖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 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变)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任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和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3.唐实行

8、。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 、 和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4.宋代5.元朝设中书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 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权力,权力很大。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朝代制 度汉代察举制(举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隋唐宋清朝科举制(考试)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 。演变趋势:(1)选拔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2)选拔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平、公正。(3

9、)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废 _,权分六部;二、内阁的出现 设内阁,内阁大臣只为皇帝提供顾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三、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帝设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是:皇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巩固练习】1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A西周B秦朝C唐朝 D宋朝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

10、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3.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井田制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形成君主专制B西周的宗法制礼乐制制约王权的加强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D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

11、了王权5.“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这主要归因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A郡县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6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D.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沿用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将兵权收归中央 B

12、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 派文官任州的长官 D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8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设立中朝设置节度使 设立通判实行推恩令 A B C D9朱子语类写道:“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种分工体现了A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 B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废除丞相之后的新举措10学者薛明扬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说

13、,“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学者评价的是A察举制 B征辟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1右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分封制度C增加财政收入D增强封国势力 12.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而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度 B 设置枢密使 C 实行三省制 D 实行行省制度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A. 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1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知识梳理】第1课:王族 地方 嫡长子继承制 统治集团内部 第2课:御史大夫 中央集权 第3课:推恩令 文 省制 三省六部制 决策 审议 执行 行政 中央集权 第4课:丞相 明成祖 军机处 【巩固练习】1-5 ABADA 6-10 DCDBC 11-14 ADDD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