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12题。1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B CD读下图,完成下题。3近年来,该区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风沙危害严重 B林草种植面积扩大C矿产开采规模加大 D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4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采读“我国局部区域
2、示意图”,完成56题。5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6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7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8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
3、的采伐林区9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生态问题是()A沙尘暴 B泥石流C水土流失 D台风10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二、综合题11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原因。(2)图中地和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
4、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12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丙图空格中表示_,表示_,其主要危害是_。(2)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表示_,表示_。(3)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是_、_、_,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4)图甲中C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_、_,它们的主要防治措施为_。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2【解析】由图1可知,该地区地形起伏大,而图2信息显示,该地区生活能源以薪柴和秸秆为主,因此存在乱砍滥伐现象
5、,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解决该地区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答案】1.B2.C3【解析】为保持水土,改善环境,该区域林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答案】B4【解析】内蒙古草原、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为气候干燥和过度放牧;黄淮海平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为降水较少、人口密集和过度垦殖。【答案】B56【解析】第5题,首先确定两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第6题,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
6、环境污染。【答案】5.B6.D79【解析】由图可知,秦和西汉时期的森林破坏主要是在北方的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此时帝王宫殿和陵墓建造非常盛行,对黄土高原的森林破坏非常严重。b地区是我国的南方林区,该林区的森林主要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e地区是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降水多,森林破坏以后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注意泥石流是自然灾害不是生态问题。【答案】7.D8.B9.C10【解析】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大兴安岭西侧;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西部的半干旱草原地带;保护湿地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答案】D二、综合题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
7、态环境问题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及原因以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图和图对比观察,生态极危急区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多,对环境的影响大,极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分析其原因应结合当地的生产状况,根据经纬度或轮廓,该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生态极危急区是黑龙江南部和吉林中部,该地区工业发达,城市集中,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排放废弃物多,从而产生环境问题。第(2)题,地区为大兴安岭东部,该地出现的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问题,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毁林开荒、居民烧柴等。地区为大兴安岭西部,该部因降水较少,植被为草原,主要从事的农业活动为畜牧业,因此该地主要的生
8、态问题是草场退化,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和开垦耕地。【答案】(1)该地区生态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产生废弃物多,加之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影响大,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2)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地的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造成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过度砍伐,森林火灾,居民生活用柴等。造成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开垦耕地,使草场破坏严重,甚至导致土地荒漠化。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区位的判读能力。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相联系,贫困使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往往不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对资源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而过度开垦荒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恶化又反过来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由图中A、B、C的位置可判断其所在地区,即A为内蒙古高原东部,B为黄土高原区,C为横断山区,然后结合三地的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判断其生态环境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丙图所示的含义。【答案】(1)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牧业生产受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水土流失破坏植被、轮荒(3)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森林破坏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4)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采育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