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暑假入学检测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案卡规定的位置。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Z-X-X-K一、选择题(在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唐代出现的灌溉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水排D.风力水车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在宋代有了突破性发展,下列属于其“突破性发展”的是A.坊市分开B.出现纸币交易C.开始出现草市
2、D.按时开市和闭市史学界普遍认为,古代中国的民营手工业比官营手工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主要体现在民营手工业A.因规模小而易于管理B.因规模庞大而具有发展空间C.因受压制而奋起直追D.因追求利润而充满发展动力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近代某派别时说:“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指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19271936 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A.社会环境改善而得到较快发展B.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萧条B.官僚资本的挤压而萎缩D.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高一历史试题第 1 页(共
3、8 页)有学者论述:“1952 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的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对上述“超出预期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由学习苏联到进行独立探索B.提前完成了过渡的准备C.社会主义工业基础初步建立D.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农村响起,它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改变土地所有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实行包产到户,给农民生产分配自主权1921 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4、“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成都的崇洋之风最盛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发型冲击了民主共和D.成都地方政府守旧势力强大9.1768 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 年后,他已经赚了 7.6 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B.早期资本积累方式充满血腥C.殖民掠夺成为西欧扩张的主要目的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下图是19
5、 世纪中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高一历史试题第 2 页(共 8 页)A.英国商品大量供给国际市场B.英国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D.英国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2002 年 10 月中旬,英国卫报评出了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殊荣”的竟是 1902 年发明的塑料袋。塑料的发明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A.化学工业诞生B.英荷战争发生C.工厂制度确立D.世界大战爆发前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A.开始于重工业领域B.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C.英国一枝独秀D.以机器制造业的诞生为结束标志1932 年,
6、英国在渥太华召开英联邦和殖民地帝国经济会议,签订 11 个双边协定,和各成员国正式确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放弃自由放任以摆脱危机B.推行自由贸易政策C.加强经济合作以摆脱危机D.扩大进出口数额“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下列属于美国对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是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二战后构建世界经济体系1996 年美国通货膨
7、胀率下降到 2.1%,为 30 年来最低水平。1997 年 5 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 1973 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 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高一历史试题第 3 页(共 8 页)1920 年,苏俄出现的经济现象有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企业实行租赁制C.大小企业均归国有D.农业全盘集体化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实现这一变化的领导人还完成了A.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B.民主性、公开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8、立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军事工业的实力超越美国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B.赫鲁晓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C.勃列日涅夫改革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遭到了美国的极力反对一位美国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我们这个特权”丧失是由于A.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的签署B.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实施C.马歇尔计划的推广D.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瓦解1987 年,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
9、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诞生B.完成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C.为欧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直接促进了欧元的发行高一历史试题第 4 页(共 8 页)第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第卷共 3 道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21.(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织女织成云罗锦牛郎种出出黄金粟观察材料一图片,指出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6 分)材料二大户张机为
10、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材料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大户”和“小户”之间关系的产生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4 分)材料三(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高一历史试题第 5 页(共 8 页)Z-x-x-k.Com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11、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三体现的经济政策最早出现于何时?雍正时期仍坚持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10 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体现的经济领域的新变化。(4 分)材料二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
12、工业的情况年份纱锭(枚)纱锭(枚)布机(台)1913482192198619145447802316191864757027361919658748164363839192084289414000413919211248282582724139高一历史试题第 6 页(共 8 页)仔细观察材料二提供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数据,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棉纺业发展呈现的状况,分析这种状况在 1921 年后迅速结束的原因。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
13、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8 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
14、合作的必要性。1947 年 4 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关贸总协定的目的。(8 分)材料二关贸总协定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中的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纷的程序,并建立了一个框架性安排,使各国通过旨在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继续进行谈判。到 90 年代,有超过 100 个国家参加了谈判。关贸总协定只是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高一历史试题第 7 页(共 8 页)的局部性替代,但是它对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世界贸易大扩张助益良多。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据材料二,指出对关贸总协定产生的重要作用及其
15、存在的弊端。(6 分)材料三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据国际在线网(2016 年 1 月 14 日)材料三中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开始发挥怎样的作用?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原因有哪些?(6 分)试题解析部分1.【知识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唐代的灌溉工具,联系所学知识,B项符
16、合题意,正确。A项是三国时期的灌溉工具,D项是明清时期的灌溉工具,都与题意时间不符,均排除。C项是冶铁工具,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答案】B 2.【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商业的“突破性发展”,指纸币交子的出现,B项正确。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时间的限制打破,AD两项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唐末出现草市,宋代普及,C项排除。故选B。【答案】B 3.【知识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营手工业的“潜力”是市场发展空间大,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7、民营手工业发展的空间来源于“市场”,B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故选D。【答案】D 4.【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但客观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项符合题意,正确。顽固派固守中国的传统不变,不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立宪制,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都是主观打破旧制度,CD两项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B。【答案】B 5.【知识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
18、折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27-1936年”,源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社会环境的改善,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日本的经济侵略是1937年后,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答案】A 6.【知识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为“1952年”的中国,联系所学知识,此时中国经济恢复完成,准备三大改造和
19、“一五计划”的开展,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都是在“1956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均排除。故选B。【答案】B 7.【知识点】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联系所学知识,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生产自主权的问题,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B项排除。C项不是首先解决的问题,排除。故选D。【答案】D 8.【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
20、提及妇女的新式发型受到政府的禁止,并处罚家长,可见地方守旧势力强调,D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成都的风俗变化没有和其他地方横向比较,A项无法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材料提及的妇女的新潮发型受禁止,但没有提及冲击民主共和,C项排除。故选D。【答案】D 9.【知识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英国人从事黑奴贸易积攒资金来从事工厂业,可见早期资本积累方式充满血腥,B项正确。A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
21、选D。【答案】B 10.【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图,从图中显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在图中未体现,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A。【答案】A 11.【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塑料是化工产品,联系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是化工的发展表现就是塑料的出现,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工厂制与塑料的发现无关,C项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答案】A 12
22、.【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领域开始于重工业,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A。【答案】A 13.【知识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解析】本题考查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各国在1932年达成协定:“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可见其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强经济合作,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前的西方各国未放弃自由放任政
23、策,A项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缓解危机,D项排除。故选C。【答案】C 14.【知识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荷兰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英国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BC两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二战”后构建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D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答案】D 15.【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
24、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美国在1996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降到最低水平,经济增长率上升,可见此时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的增长,D项正确。此时美国的国际开支不少,A项排除。此时美国实行“第三条道路”,不是政府压缩福利开支,B项排除。C项出现在“二战”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D。【答案】D 16.【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1920年的苏俄实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符合题意,正确。AB两项是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的内容,与题意时间不符,均排除。D项是
25、斯大林模式的体现,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答案】C 17.【知识点】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某时期资产阶级和地主占据多数,但经过变化后工人和集体农庄户占大多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某时期指斯大林时期的前后变化,最终完成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项正确。A项是列宁,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D项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C。【答案】C 18.【知识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本题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后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
26、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B项表述有误,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答案】A 19.【知识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指美国构建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其特权的消失是指其瓦解,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贸易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是建立了此特权,与题意不符,排除。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答案】D
27、20.【知识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为“1987年”,涉及欧洲的联合,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欧洲的经济联合,建立“没有国界的欧洲”,为欧盟建立奠基,C项正确。欧共体出现在1967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欧元出现在1999年,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答案】C 21.【知识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图示,关键词“织女织成云罗锦
28、,牛郎种出黄金粟”,可见此经济为小农经济,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可见反映的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的出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在明朝后期。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雇佣与被雇佣”的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的信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可见其政策为“重农抑商”,联系所学知识,最早出现在战国商鞅变法时首创。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重农抑商的消极影响从对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中国进步等角度
29、分析即可。【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交纳赋税和自我消费;注重精耕细作。(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战国时期。消极影响: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是导致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 22.【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及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
30、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可见:出现了洋务企业等近代生产方式;它“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即自然经济的解体结束;“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从中概括新经济现象:在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的信息,1913年布机数为1986台,1921年为4139台,可见其发展迅速。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1921年,“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对中国的侵略造成迅速发展的结束。第(3)问,结合材料三的关键信息,“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它还为
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从经济、思想和政治等角度逐一概括分析其影响即可。【答案】(1)自然经济的解体结束;出现了洋务企业等近代生产方式;在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下,民族资本主义诞生。(2)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纷纷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建立近代企业,推动经济近代化,抵制外来经济侵略;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 23.【知识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
32、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深刻的教训”,“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从中概括:吸取历史教训,减少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大危机的悲剧重演;“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从中概括: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关贸总协定“使各国通过旨在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继续进行谈判”,从中可以概括作用: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扩大。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关贸总协定只是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局部性替代”,从中可以看出其弊端:是非正式的国际组织。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的信息,“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中概括中国的作用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即可。【答案】(1)吸取历史教训,减少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大危机的悲剧重演;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2)作用: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扩大。弊端:是非正式的国际组织。(3)作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原因: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