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据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B. 执政权力实现高度集中C. 国家统治区域得到扩展D. 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皆有等衰”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推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将二者结合,维护王权和贵族的利益,维持严格等级统治秩序,达到稳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目的,A项正确;执政权力实现高度集中是在秦朝时期,B项错误;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扩大
2、统治区域,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分封制对扩大统治区域方面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分封制度下形成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的森严等级制,没有体现彻底解决王国的问题,D项错误。2.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A.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B. 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C. 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D. 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采用铁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时间不同,因此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有早晚之分,即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3、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反映冶铸技术的进步情况,没有涉及牛耕的工作方法,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兼并战争,排除B。3. 诗经秦风记载,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穆公以周天子之命,出兵伐戎,开地千里,故曰同仇也。这反映出A. 尊王攘夷观念的逐渐形成B. 周天子政治权威逐渐削弱C. 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D. 传统的宗法关系难以维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穆公以周天子之命,出兵伐戎”反映了当时诸侯遵周王之命讨伐西戎,说明尊王攘夷观念的逐渐形成,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周天子政治权威的削弱,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故C错误;
4、材料反映了诸侯遵周王之命讨伐西戎,并不能说明传统的宗法关系难以维持,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4. 在出土的汉简牍资料中,记载了明乐奴所卖土地的面积35亩和地价900钱,立契约是需要有人在旁边作证的。若“丈田即不足,计亩数还钱”。地节二年(前68年),巴州杨罿买山刻石,“直钱千百,作业冢,子孙永葆其毋替”。由此可以推知,西汉中期A. 国有土地出现私有趋势B. 国家法律体系完备C. 土地的商品化特征明显D.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记载了明乐奴所卖土
5、地面积35亩和地价900钱”“巴州杨罿买山刻石”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了这时期土地买卖的现象,说明土地的商品化特征明显,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国有土地相关信息,并且汉朝时期主要以土地私有为主,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土地买卖的现象,没有强调国家法律体系,B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得出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5. 唐代吏部对于下级官员的选官量才注重“四事”,分别是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如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又称“三实”。这反映了A. 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官员B. 形象与文化是选官优先标准C. 官员勤勉任劳的品质最被
6、看重D. 儒家立德观念具有至高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身材丰伟”是形象方面的要求,“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是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四事”为选官优选标准,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的选官,A项错误;官员勤勉的品质是排稍后的标准,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儒家立德观念的地位,D项错误。6.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A. 君主专制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B. 权力分割细化限制了行政效率C. 侧重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 防止了中央机构的权力专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中央权力分配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通过分化事权,进一步削弱相权,防止了中央机构的权力专
7、擅,D项正确;材料内容只体现了宋朝中央权力分配,没有体现前朝君主专制体制的发展,无法得出宋朝时期君主专制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A项错误;权力分割细化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政效率,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B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宋朝中央权力分配状况,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问题,C项错误。7. 朱元璋规定凡商税,三十税一,后来又在南京设立“塌坊”,为商人储存货物之用,并发行纸币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以便商品交换。据此可知,明初年A. 流通以宝钞币为主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 商人地位明显改变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税三十税一、设立“塌坊”为
8、商人储存货物之用、发行纸币与铜钱通行使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流通货币以宝钞币为主,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商人地位明显改变,故C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而且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政策,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商税三十税一塌坊发行纸币与铜钱通行使用”,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8. 如表是清朝中期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乾隆17611780934350乾隆1781一180013
9、14883嘉庆18011820283107176如表可以说明清朝中期A. 社会腐败逐渐严重B.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 刑事犯罪特别猖獗D. 农村雇工日益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数据可知,雍正年间到嘉庆年间,农村雇工案件数量增多,说明这时期农村雇工日益增加,D项正确;农村雇工案件的增多与社会腐败和阶级矛盾尖锐无关,A、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农村雇工案件以民事纠纷为主,而不是刑事犯罪,C项错误。9. 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1872年,李鸿章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其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这种
10、变化反映了A.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B. 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C. 自然经济出现解体的征兆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的限制民间开矿体现了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而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逐渐改变传统的限制民间开矿的政策,说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B项正确;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材料所述内容的原因,而不是所反映的问题,并且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问题,A项错误;自然经济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逐渐解体,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开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属于洋务企
11、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且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产生,不是迅速发展,D项错误。10. 1895年8月,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得到了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要员的支持。此外,还得到了西方传教士及外交官的关注,李提摩太等一些外国传教士也成为会员。这表明A. 晚清思想控制局面被打破B. 社会变革心理逐渐增强C. 各派别政治目标日趋一致D. 维新运动群众基础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得到了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要员的支持”“得到了西方传教士及外交官的关注”等信息可知,维新变法时期成立的政治团体强学会获得中外更多人的支持,说明这时期社会变革的力
12、量壮大,变革心理逐渐增强,B项正确;晚清思想控制局面被打破与材料“还得到了西方传教士及外交官的关注”无关,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当时更多的人支持社会变革,没有体现各派别的政治目标,也无法得出各派别政治目标日趋一致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维新变法时期的强学会获得中央地方要员和外国传教士及外交官的关注和支持,这些人不能代表当时维新变法运动的群众,D项错误。11.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A. 辛亥革命引发了军阀割据B. 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性质C.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
13、制度D.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费正清强调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斗争方式都是反对中央集权的,说明在他看来辛亥革命导致了20世纪前期的军阀割据,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真正结束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BC两项错误;费正清没有肯定辛亥革命代表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没有肯定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D项错误。12. 1920年11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一上海机器工会成立。该工会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形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表明当时A. 工农革命联盟已经形成B. 工会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C. 强调无产阶级
14、团结斗争D. 国民大革命进人发展新阶段【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该工会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形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可知,体现了通过工会团结的现象,C项正确;工农革命联盟于1927年后逐渐形成,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7月,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于1924年开始,D项错误。13.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政治报告,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尽可能由地方政权机关选派有斗争经验的工农分子,加入红军,从组织上削弱以至去掉单纯军事观点的根源”。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 阐释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B. 借鉴苏联城市斗争的
15、经验C. 批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倾向D. 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组织上削弱以至去掉单纯军事观点的根源”等信息可知,毛泽东强调红军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集团,更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更多的是为军队服从政治的目的,即在阐释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建设军队的原则,没有体现苏联城市斗争的革命经验,B项错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主要在长征时期显现出来,这时期王明还未到苏区,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C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主要是在1924-1927年期间,不符合题意,D项
16、错误。14. 1937年8月,云南提出修建滇缅公路计划,得到中央大力支持。1938年8月底,公路提前通车,成为了战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修建A. 减轻了英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B. 促进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C. 为抗战战略相持发挥重要作用D. 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成为了战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可知,中国通过滇缅公路获取外国提供的战略物资,为抗战战略相持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滇缅公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无法减轻欧洲战场的压力,A项错误;滇缅公路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直接联系,B项错误;世界反
17、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D项错误。15. 如图为1951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土地改革下生产方式的变革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兴起C. “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铺开D.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1951年出版”可知,陈永康的互助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下生产方式的变革,A项正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兴起于1953年,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都产生于1958年,C、D项错误。16.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完全推翻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
18、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名誉。这一决议的通过A.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B. 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C.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D. 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少奇案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因此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直接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程,D项正确;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为刘少奇平反昭雪,与改善中国外交环境无关,B项错误;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也是通过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项错误。17. 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A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 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完成C.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乎国情D. 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排问题,A正确;材料反映的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内容,C错误;乡镇企业包括农、工、服务业等各方面,故D说法绝对。18. 伯利克里之后,激进的煽动家克利昂、阿尔西比亚德先后被狂热的民众推选为领导,挑起对斯巴达的战争。在野心家花言巧语下,任何反战者都被群起而攻之。最终,开启战端的雅典彻底被斯巴达击败,沦为二流城邦。由此可
20、见,促成雅典没落的主要因素是A. 斯巴达强大的军事战斗力B. 伯利克里改革后经济衰退C. 直接民主泛滥下的狂热性D. 希腊寡头政治的绝对优势【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先后被狂热的民众推选为领导”“挑起对斯巴达的战争”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无用和滥用,导致雅典的没落,C项正确;斯巴达强大的军事战斗力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内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直接民主泛滥下的狂热性,没有体现雅典经济的衰退和希腊寡头政治,B、D项错误。19. 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境内除“降敌”外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和一切法定形式的自治,使一切自由民都和罗马公民一样担负遗产税及其
21、他捐税。这一敕令颁行的目的是A.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B. 限制罗马贵族的政治特权C. 调解帝国境内民族之间关系D. 保证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授予帝国境内除降敌外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和一切法定形式的自治”结合所学可知,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标志着万民法取代公民法,随着罗马帝国领土的扩大,只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的公民法不能适应当时统治需求,为调解帝国境内民族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万民法,C项正确;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主要为调节罗马公民与外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为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A项错误;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主要为调节罗马公民与外族人民之间的关系,与限制罗
22、马贵族政治特权无关,B项错误;卡拉卡拉敕令的颁布主要为调节罗马公民与外族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为保证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D项错误。20. 英国著名法学家白芝浩在评价17世纪英国革命时指出:“如果没有受到宗教理论的推动的话,单单政治原因在当时是不足以激发人们对国王进行这样一种反抗的”。据此可知,英国革命A. 推动了西欧的宗教改革B. 以天主教神学说教为旗帜C. 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点D. 实现了议会对权力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果没有受到宗教理论的推动的话,单单政治原因”可知,宗教与政治相结合共同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展,这说明英国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点,C项正确;欧洲宗教改革在
23、1517年已经开始,英国革命不能推动西欧宗教改革,A项错误;英国在16世纪就已经考试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因此天主教不可能是英国革命的旗帜,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点,不能体现议会对权力控制的实现,D项错误。21. 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A. 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 脱离国情,违背潮流D. 分歧缩小,利益趋同【答案】D【解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说明美国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分歧缩小,
24、利益趋同,D正确;目前美国两党仍然没有失去人心,A、B、C错误。22. 1917年, 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晤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据此可知A. 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B. 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C. 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D. 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列宁1917年发表的四月提纲引发了争论,有人攻击它是“梦话”,认为“俄国历史还没有晤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就
25、是认为俄国并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而列宁认为在过渡到社会主义前,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之后“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说明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故C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俄国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而非紧迫性,故A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结束是在1917年“七月事件”之后,故B错误;“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故选C。2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这反映了A. “逆全球化”逐渐成为时代潮流B
26、.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C. 世界经济体系被西方国家主导D. 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等信息可知,全球化的收益在各国内部分配不均,说明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D项正确;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逆全球化”现象,但不代表“逆全球化”逐渐成为时代潮流,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材料中“逆全球化”现象及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等措施反映了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的现象,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没有强调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C项错误。24. 2017年12月18日,
27、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该报告反映出A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 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经济体系C. 美国加强对经济的保护力度D. 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美国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霸权主义,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A错误;世界经济体系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世界政治格局,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美国加强对经济的保护力度,而是强调美国的冷战思维,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
28、,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日)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他认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中世和近世的文化状态,究竟有什么不同?从政治上来说,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据(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922年)整理材料反映了(日)内藤湖南对唐宋时期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评分建议:所提见解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2个具体史实充分论述,对史实的分析准确,支持见解;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表述清晰。参考示例“近世开端于宋代”实质是对唐宋历史
29、时期的一种阶段划分。理由:唐宋社会变革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多方面的转型。(列举多方面史实综合说明,也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如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长足的发展。当时,商品流通的活跃,市场关系的扩大及其影响的加强、商人资本的崛起、货币制度的飞跃,种种迹象表明,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结论:“唐宋变革论”是日本学者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探求唐宋间历史进程的巨大飞跃,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和观点,再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
30、知识加以阐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日本历史学者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的结束,而宋朝是我国近世的开端,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赞成学者观点的角度,可以质疑的角度,也可以修改学者的观点,结合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917年,范旭东开始筹备永利碱厂至1920年,成厂仅募集到34.6万元,对于当时的中国,制成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业,被西方掌控,中国国内,屡有人投入试验却以失败而终,至1924年耗资160余万元终于试产,产出的却是红黑相间的红碱,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6年都在投
31、入而没有一分钱产出,范旭东的压力不问自知。而在这种情况下,范旭东抵制住了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的诱惑。又经过2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生产出了雪白纯碱,并获得了当年费城博览会金类,成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随之,通过与国外产品的殊死竞争,不仅争得了国内市场主要份额,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正当范旭东的化工王国高歌猛进之际,抗战爆发。日本多次派人与范旭东接洽,想以保全工厂为条件与范合作,但范既拒绝悬挂美国旗以自保,又不与日本人合作,最终被日本人强占;范旭东毅然带领他的团队西迁,在重庆附近建立起永利川厂、自贡模范精盐厂,继续为民族工业奔波奋斗。摘编自张吾愚范旭东和他的化工王国(1)根据材料,指出范旭东
32、在经营“化工王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旭东经营“化工王国”的历史功绩。【答案】(1)筹资融资艰难;技术基础溥弱;外资利诱打压;市场竞负激烈;日本的侵略。(2)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设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抗战;实践了实业救国的理念。【解析】【详解】(1)由材料“1917年,范旭东开始筹备永利碱厂。至1920年,碱厂仅募集到346万元”可知筹资融资艰难;由材料“对于当时的中国,制碱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业,被西方掌控,中国国内屡有人投入试验却以失败而终”可知技术基础薄弱;由材料“这种情况下,范旭东抵制住了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的诱惑”可知外
33、资利诱打压;由材料“通过与国外产品的殊死竞争,不仅争得了国内市场主要份额,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可知市场竞争激烈;由材料“日本多次派人与范旭东接洽,想以保全工厂为条件与范合作,但范既拒绝悬挂美国旗以自保,又不与日本人合作,最终被日本人强占”可知日本的侵略。 (2)由材料“旭东终于生产出了雪白纯碱,并获得了当年费城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随之,通过与国外产品的殊死竞争,不仅争得了国内市场主要份额,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可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材料“范旭东毅然带领他的团队西迁,在重庆附近建立起永利川厂、自贡模范精盐厂,继续为民族工业奔波奋斗”可知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抗战;同时范旭东也实践了实业救国的理念。【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