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说阅读”系统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本一:寻找王成张港1973年的冬天,冷得邪乎,兴安岭上龙门农场,田鼠冻得钻进知青宿舍。于是,可怕的鼠疫暴发了。1月27日夜,狂风打鼓,大雪拍门。一辆马爬犁从三分场驰到卫生院,抬下上海人李志鹏。李志鹏脸泛了青。高烧的人这个脸色,是真不行了。他要说什么,又发不出声音。他指指我上衣口袋,比画着。我明白了,他是要写字。我的破钢笔其实只是摆设,极少用。李志鹏哆嗦着接笔,哆嗦着摸出一块挺旧的手绢包。在手绢上,他费力地写出个“王”,笔就不下水了。我接来笔,用舌头洇了洇,又下水了。他接着写,写得太费力,写了老长时间,之后他就闭上了眼睛。送他来的上海
2、人比画:“把这个包交给这个人对吗?”李志鹏点点头,我们几个人连声喊:“一定一定一定。”李志鹏的眼睛睁了一下又合上,就再也没有睁开。上海小伙子李志鹏就这样走了。最后陪他的,只有三个上海知青加上一个东北的我。处理完后事,我们想起了那手绢包。脏兮兮的旧手绢,里面是钞票,35元。皱手绢上的字,歪歪扭扭,第一个是“王”;第三个是“成”;中间这个,有人说是“之”,有人说像“云”,有人分析是“立”。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将这手绢包送到王成手上我们点头了,我们答应过李志鹏。龙门农场也就五六千人,找一个人还不难。我们先从三分场开始,先从上海人入手,可是,没有王成。我们成立了“专案小组”,分工负责,分片包干,拉开大网
3、。然而,还是找不到。一转眼,上海知青大返城,专案小组成员最后剩了我一个。每一个人走时,都对我说“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王成”。之后,我与上海书信不断,上海与我书信不断。一晃,我也离开了农场,也娶着了媳妇。我给媳妇讲手绢包的事。媳妇手指在舌上抹湿,一张一张数过那35元钱。她将手指头塞进我的秋衣破洞里,一转一搅:“真的不少哩!够织件毛衣哩!”她枕在我的手臂上,日子穷而甜。儿子降生,特能吃,而他娘没奶。因为钱断了,所以奶粉断了。媳妇先是骂我无能,然后又是骂我无能,最后,她摸出手绢包摔在炕上。我狠狠地瞪她,说:“不行!”我与上海书信不断,上海与我书信不断。可是,那个王成,就是找不到。寻找王成的队伍渐渐发
4、展壮大,我们这些最穷的人家却最先安装上电话,打着长途电话研究王成,研究手绢包。那一年,上海来了兴致勃勃的电话:“找到了,在上海,原来的龙门知青。”电话要我带上东西,赶赴沪上。“邮不行吗?”“不行,面当面,物对人,得确认。”想想那个大风雪之夜的李志鹏,我带上干粮,买了车票。那人叫王子成,手绢不对,钱的数额也不对。虽然路费是上海人出的,可我欠了债,债是大田的野草,锄了又长。一晃,我发现自己老了。这个手绢包,让我长出许多皱纹。可是,怎么办呢?那个大风雪之夜,李志鹏最后那样子,总在梦里,总在醒时。我与上海人通话,决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总攻不管不顾地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地大讲这个手绢包的故事,发动群众,搜寻王
5、成。这天,我接到个电话,那人自称龙门农场的,在城里治病。事情重要,电话说不行,要我到医院会面。路上,我忽然想到,这自称叫于诚的人,莫不就是找了20年的王成?比我还老的于诚,果然就是“王成”。于诚摸着手绢包:“是不是 35 块?是不是两张 10 块,一张 5 块,剩下 1 元的,还有两张 5 角?”“是是是,对对对!”“两张10块的,卖榛子钱;一张5块的,土豆钱”于诚老泪纵横。“找了 20 年呀!原来是你。”我终于明白了,在农场时,我是知青,他是山东移民,我们相隔二十多公里。于诚翻来覆去地看手绢,翻来覆去摩挲那些市面上已难见的旧纸币。突然,他将钱拍我手上,说:“原来张眼镜就是你呀!这些钱是你的呀
6、!”我傻了,我不能不傻。于诚缓缓气,说:“去过六分场吧。”我没去过。“去六分场的路,总走过吧!”我记不得。“一辆胶轮拖拉机着火,你们知青救火。这还不记得?”好像这事有。“有个人,救火烧了毛衣。后来我打听了,他叫张眼镜。我就攒了钱,托人买上海毛线,我得赔人家毛衣呀!托来转去,没了下落。想不到,钱钱钱钱在这儿,你你你你在这儿。”泪如水泼,我不会说话了。(2020年24期)文本二:从体裁来说,故事应该与小说有显著区别,否则它就不是一种文体。故事的基本含义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因此,故事一般讲的是已过去的真实事件,不可过于夸张或扭曲。当然,故事中的虚构与小说中的真实,都是相对而言的。这里面有个谁
7、主谁次的问题,故事中事件主体不能背离,这是大原则,小说则不一样,芝麻可以说成西瓜,这是它们之间真实与虚构的区别或差异。故事中事件的真实性决定其运用的表达形式,即说故事主要通过叙述的方式来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因此,写故事又叫讲故事,主要用的是叙述的方法,而小说常用的是描写的方法。我们认为一个故事“好”,亦因为它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某种道理或者价值观。试想,如果你在讲故事过程中大量使用情景描写,别人会怎么看你,肯定会认为你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吹牛皮!另外,讲述一个故事,必须话有所指,意有所图,这就是说讲故事要有很强的目的性,这也就是故事中所谓的故事核。故事核就像目的地
8、,是故事中要表现鲜明的。这在讲故事过程中也常要有所提示,或头或尾或文中,这在寓言故事中更是可见一斑。寓言故事的讲述者始终是主导,其目标方向很明确,故事中所运用的各种手法,目的总是先将读者引向歧途(这很关键),最后再引向故事核。故事留给读者的是事,人反而淡化了。好的故事,几十年后不忘的还是故事本身,而不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当然,故事本身也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但那只是副产品。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志鹏临终前艰难地留下遗言,表明他不想将钱据为己有,也引出下文寻找王成的故事。B“债是大田的野草,锄了又长”形象地写出“我”生活的贫困,反映了寻找王成的艰难。C于诚看到
9、“我”后老泪纵横,虽然他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依然为“我”的精神感动。D小说不仅写了“我”在寻找王成,还有众多的人也参与到寻找的队伍中,传递了人间正能量。解析:选CC项,“虽然他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错误,由文中“于诚翻来覆去地看手绢,翻来覆去摩挲那些市面上已难见的旧纸币。突然,他将钱拍我手上,说:原来张眼镜就是你呀!这些钱是你的呀!”可知,于诚见到“我”后先数钱,后来“突然”意识到“我”是张眼镜,说明他当时并没有认出“我”,不是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寻找王成”为题,新颖有趣,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激发出读者的阅读
10、兴趣。B小说“我”的插叙“我”当年救助一辆着火的拖拉机的情节,既完善了小说内容,又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C“我”没钱给儿子买奶粉吃,媳妇骂“我”无能,侧面表现“我”一定要将钱交给王成的决心。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由“我”对王成的寻找贯穿主体情节的始末,使得故事叙述真实紧凑。解析:选BB项,“小说插叙我当年救助一辆着火的拖拉机的情节”错误,“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但文章结尾于诚讲述的“我”当年救助一辆着火的拖拉机的情节,体现了“我”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恩的主题,是小说故事的组成部分,不能去掉,所以应该是“补叙”而不是“插叙”。3读了文
11、本二,如果要把寻找王成推荐给故事会,你将从哪些方面阐明理由?(4分)答: 解析:从表达效果来看,由文中“最后陪他的,只有三个上海知青加上一个东北的我”“上海知青大返城,专案小组成员最后剩了我一个”可知,“我”是农场知青,是故事的经历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我”的视角来讲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从情节安排来看,由文中“上海小伙子李志鹏一个东北的我”“上海知青大返城,专案小组成员最后剩了我一个”“我与上海书信不断,上海与我书信不断”“想想那个大风雪之夜的李志鹏,我带上干粮,买了车票”“我与上海人通话发动群众,搜寻王成”“原来张眼镜就是你呀!这些钱是你的呀!”可知,“我”从李志鹏去世、帮
12、他寻找钱的主人、与王子成见面到与于诚见面,作者始终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故事更加紧凑,叙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从内容主旨来看,由文中“有个人,救火烧了毛衣。后来我打听了,他叫张眼镜”“原来张眼镜就是你呀!”“她枕在我的手臂上,日子穷而甜。最后,她摸出手绢包摔在炕上。我狠狠地瞪她,说:不行!”“虽然路费是上海人出的,可我欠了债,债是大田的野草,锄了又长”可知,“我”救人烧了自己的毛衣,但生活再穷也不花“别人”的钱,还为了替别人寻人欠了债,突出了“我”勇于助人、讲求诚信的高尚品格。小说的主题明确,赞美高尚人性,极具普世价值。参考答案:事件真实感人;叙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本身是一篇好故事,
13、主旨明确,赞美高尚人性,极具普世价值。4寻找王成是怎样运用各种手法先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的?(6分)答: 解析:悬念的设置。小说首先从题目“寻找王成”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以“寻找王成”为题,新颖有趣,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小说从错误的角度猜测李志鹏的笔迹和社会关系,引导读者探求“交给谁”的问题,且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地进行猜测推理,就是不说“谁的包”,情节安排别致,另辟蹊径。情节的安排。小说讲述从龙门农场到上海的手绢包的故事,时空跨度巨大,“我”在寻找王成,还有众多的人也参与到寻找的队伍中,但一直把“我”排除在李志鹏的社会关系外,最后才揭示“我”才是自己
14、苦苦寻找的钱的“主人”,结尾通过于诚的话讲述了小说这一关键情节,出人意料,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可谓波折延宕。参考答案:设置悬念。小说从题目开始制造悬念,主体情节部分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地从错误的角度猜测李志鹏的笔迹和社会关系,引导读者探求“交给谁”的问题但不讨论“谁的包”,直到文末才解开谜底。波折延宕。小说讲述从龙门农场到上海的手绢包的故事,时空跨度巨大,但一直把“我”排除在李志鹏的社会关系外,造成多次寻而无果的波折情节,推迟真相的出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地板赵树理王家庄办理减租。地主王老四和佃户们按法令订过租约后,农会主席问王老四还有什么意见,王老四叹了口气说:“那是法令,我还
15、有什么意见?但思想我是打不通的!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偏要叫我少得些才能算拉倒?”农会主席和区干部给他解释了一会,都说粮食是劳力换的,不是地板换的。王老四说:“他拿劳力换,叫他把我的地板缴回来,他们到空中生产去!我的思想打不通!”小学教员王老三站起来面对着王老四讲道:老四!再不要提地板!不提地板不生气!你知道!我常家窑那地板怎么样?都是红土夹沙地,老契上虽写的是荒山一处,可自从租给人家老常他爷爷,十来年就开出三十多亩好地来;后来老王老孙来了,到老常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打多少粮食?光给我出租,每年就是六十石!如今啦,谁可给我六升呢?大前年除了日本人和土匪部队扰乱,又遭了大旱灾
16、,老王和老孙逃荒走了,老常饿死,他老婆领着孩子走了,这庄上就没有人了。那年九月间,八路军来打鬼子,咱不是还逃到常家窑吗?你可见来,蒿可长得不低,这年秋天,自然是一颗租子也没有人给。谷囤子麦囤子,一个一个都见了底,我有点胆寒,没等过了年就把打杂的、做饭的一齐都打发了。过了年,接女婿住过了正月十五,囤底上的几颗粮食眼看扫不住了,我跟你三嫂着实发了愁。后来正月快过完了,别人都在地里送粪,我跟你三嫂说:“要不咱就把咱那三亩菜地也种成庄稼吧?村边的好地,收成好一点,俭省一点,三亩地也差不多够咱这三口人吃。”她也同意。第二天,我去地里看了一下,辣子茄子秆都还在地里直撅撅长着,我打算收拾一下就往地里送粪。老
17、弟!我把这事情小看了,谁知道种地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光几畦茄子秆耽误了一前晌:用镰削,削不下来;用斧砍,你从西边砍,它往东歪;用镢刨,一来根太深,二来枝枝碍事,刨不到根上。后来用镢先把一边刨空了,搬倒,用脚踩住再用斧砍。弄了半晌还没有弄够一畦。邻家小刚,挑着箩头从地里回来,看见我两只手抡着斧剁茄根,笑得合不住口,羞得我不敢抬头。他笑完了,就放下箩头拿起镢来刨给我看。奇怪!茄秆上的枝枝偏不碍他的事!哪一枝碰镢把,就把那一枝碰掉了。他给我做了个样子就刨了一畦,跟我半前晌做的一般多。我就照着他的样子刨。也行!也刨得起来了,只是刨了不几颗,两手上磨起两溜泡来;咬着牙刨到晌午才算刨完,胳膊腿一齐疼,直直睡
18、了一后晌。第二天准备送粪。我胳膊疼得不想去插(插是往驮子里装的意思),叫你三嫂去。老弟!我说你可不要笑,你三嫂给她娘守服,穿着白鞋,拿着铁锨走进马圈里,看准一个空子才敢往前挪一步,小心谨慎照顾她那一对白鞋,她拿着一张锨,立插插不下去,一平插就从上面滑过去了,反过锨来往回刮也刮不住多少,却不幸把她一对白鞋也埋住了。老弟!你不要笑!她把锨一扔,三脚两步跑出马圈来,又是顿,又是蹴,又是用手绢擦。她擦了半天仍然有许多黄麻子点;手也已经磨起了一个泡来,气得她鼓嘟着嘴跑回去了。只好自己干!不过我也不比人家强多少,平插立插也都是一样插不上,后来用上气力尽在堆上撞,才撞起来些大片子。怕弄碎了不好插,就一片一片
19、装进驮子里去。绝没有想起来这一下白搭了:备起马来没人抬老婆才生了气,自然叫不出来,叫出来也没有用;邻居们也都不在家,干看没办法;后来在门口又等到小刚担粪回来,他抬得起我抬不起,还是不算话。后来他有了主意,把粪又倒出半驮,等抬上以后他又一锨一锨替我添满,这才算插出第一驮粪,地不够一百步远,一晌只能送三驮,因为插起来费事。老弟!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粪送到地了,也下了雨,自己不会犁种,好歹求人才算把谷种上。谷苗出得很不赖,可惜锄不出来。我跟你三嫂天天去锄,好像尽管锄也只是那么一大片,在北头锄了这院子大一片,南头的草长起来就找不见苗了。这一年是丰收年,到了秋收时候,
20、北头锄出来那一小片,比起四邻的自然不如,不过长的还像个谷,穗也秀得不大不小,可惜片子太小了。南头太不像话,在草里也能寻着一些谷:秀了穗的,大的像猪尾巴,小的像纸烟头,高的挂在蒿秆上,低的钻进沙蓬里;没秀穗的,跟抓地草锈成一片,活着的像马鬃,死了的像鱼刺,三亩地打了五斗。老弟!光我那一圈马粪也不止卖五斗谷吧?我跟你三嫂一年才落下这点收成,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欠年,收完秋就没有吃的了。村里人都打下两颗粮食了,就想叫小孩子们识几个字,叫干部来跟我商量拨工他们给我种那三亩地,我给他们教孩子。去年就这样拨了一年工,还是那三亩地,还种的是谷,到秋天打了八石五。老弟!你看看人家这本领大不大?我觉着这才
21、是走遍天下饿不死的真正本领啦!老弟!在以前我也跟你想的一样,觉着我这轿上来马上去,遇事都要耍个排场,都是凭地板啦,现在才知道是凭人家老常老孙啦!老弟!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我那三亩菜地,地板不比你的赖,劳力不行了,打的还不够粪钱;常家窑那顷把红土夹沙地,地板也不赖,没有人只能长蒿。老弟!人家农会主席说得一点也不差,粮食确确实实是劳力换的,不信你今年自己种上二亩去试试!(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老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试图帮王老四“打通思想”,劝说过程充满人情味,具有说服力。B“地主”“佃户”“八路”“鬼子”等词,清晰展现了时代特点
22、,暗示了当时百姓生活的不易。C“谁可给我六升呢?”写出王老三对“减租”满是牢骚和不满,照应前文“不提地板不生气!”D文中写王老三亲自种谷子及村里人拨工种谷子,结果形成对比,意在突出“粮食是劳力换的”。解析:选C“满是牢骚和不满”错。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多次出现“老弟!”的称谓,现场感强,符合“面对着王老四”讲话的情境,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B文章虽是面对面的交谈,但没有写王老四的回应,这样处理给读者留白,让读者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C文章第一段,作者向我们交代了谈话背景、谈话围绕的主题,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便于后文的展开。D文章在写王老三的劳动过程时,特
23、别注重细节刻画,叙述详略得当,详写了王老三整地及运粪的过程。解析:选A“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错,应是“拉近了谈话者之间的距离”。7本文在主体故事的叙述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参考答案:以“帮助王老四打通思想”为行文线索,展开故事叙述,使主题更集中。主体故事叙述过程中以时间为顺序展开,讲述了王老三的遭遇,使叙事条理。主体故事行文过程以第一人称为主,采用有限视角进行叙事,便于展现王老三对劳动的体验和感悟。8文学史上有“赵树理方向”的提法,其较大特点就是“老百姓喜欢看”,请结合本文从选材及语言组织方面分析“老百姓喜欢看”的原因。(6分)答:参考答案:文章在选材上主要针对百姓关心的事情,紧扣“粮食确确实实是劳力换的”,替百姓说话,为百姓发声,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人、事、物,“老百姓”读起来没有违和感,喜欢读,能读懂。文章语言组织上符合大众化要求,方言词、口语使用多,叙事平缓,符合百姓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