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单项选择题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D)A甲表示资源B乙表示人口C丙表示环境 D丁表示经济系统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C)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废弃物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C D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环境,乙表示资源,丙表示人口,丁表示经济系统。第2题,P过程产生的问题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时产生的问题,可能是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也可能是在获取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
2、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3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薪柴最大北京市以秸秆最小ABCD4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C)发展沼气开采小煤窑利用太阳能种植薪柴林ABC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秸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第4题,煤炭、薪柴、秸秆燃烧均能产生SO2,而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2020江西赣州五校联考)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5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C)A土壤、水源B
3、风向、地势C光热、降水D地形、河流6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B)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沙尘暴D洪涝灾害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由于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乙地位于中亚,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故降水不足制约其种植业发展,所以选C。第6题,读图可知,乙地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不合理地进行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不断蒸发,盐分积聚在地表,很容易形成盐碱化,所以选B。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4、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回答78题。7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C)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湿地萎缩8当地出现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C)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过度开垦D过度灌溉解析第7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正确。第8题,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C正确。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D)A海洋污染海水入侵全球变暖B海水入侵海洋污染全球变暖C全球变暖海水入侵海洋污染D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10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
5、是(B)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11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B)A减轻了淡水变咸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C减轻海洋污染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解析第9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形成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污水排放等,超过海水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第10题,由图可知,该海岸侵蚀后退是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
6、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213题。1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BCD13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C)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7、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BCD解析第12题,结合材料可知,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和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第13题,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水循环破坏,导致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破坏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重。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不会引发人口急剧增加,错误。二、综合题14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漫画反映出的全球环境状况是
8、 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 。(2)漫画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 人口增长过快 。(3)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乙图中方框的相应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填一次)。提高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矛盾物质资料生产协调A ,B ,C ,D ,E ,F 。解析第(1)(2)题,通过观察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其主题围绕“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和关联图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15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读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市2008年酸雨pH值及各级酸雨频率逐季平均值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指出该市酸雨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2)说出该市酸雨pH值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季节变化特征:酸雨频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弱酸雨频率,夏季和冬季高,春秋季低;强酸雨频率,春季高于其他季节。(2)夏季pH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季。原因:夏季降水量大,稀释了酸度。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酸雨频率有三条线,分别是酸雨频率、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三者在季节上有高低差异,需要分别进行描述。第(2)题,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较多,降水对大气中的酸性气体起到稀释作用,故夏季该市酸雨pH值高于其他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