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4 海燕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振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1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A飞翔(xing)B高傲(o)C熄灭(x) D蜿蜒(wn yn)2选文中画线
2、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A翅膀 B飞沫C振怒 D深渊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A比喻比喻反复拟人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4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各属哪种用法?将选中答案所对应的字母填入各句后的括号内。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插入语。E表示强调。(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B)(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
3、,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A)(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A)(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AB)(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E)(6)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BE)5文学常识填空。(1)散文诗海燕的作者高尔基是苏联(国籍)伟大的文学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节选自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
4、燕的战斗精神。(2)散文诗除了具有诗歌的集中性、形象性、精练性等特点外,一般不表现分行和押韵的要求。6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红色研学活动,起草了一份实施方案。请你阅读所选材料,按照要求完成问题。中学班2019年红色研学实施方案(节选)为落实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班将组织以“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红色沂蒙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一、研学目的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资料搜集整理等方式学习红色沂蒙知识,进一步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二、研学方式及内容研学方式:校外集中研学与校内自主研学相结合。研学内容:
5、听一场沂蒙精神辅导报告,学唱一首沂蒙民歌,讲一个沂蒙红嫂的故事,参观一座沂蒙精神展览场馆,考察一座红色故居,赏一部歌剧沂蒙山,写一篇研学心得体会。三、研学时间校外集中研学大约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校内自主研学时间自主安排。(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删去“大约”或“左右”。(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句号放在引号内。(3)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研学后的心得体会,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本次研学,让我的学习通道全部打开了。我赏红色歌剧,如沐和煦春风,净化了我的审美情趣;我听红色报告,如
6、遇春风化雨,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我写红色心得,如经炉火淬炼,坚定了我的红色信仰。巍巍沂蒙山,铭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要不断地留下自己的红色足迹,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红色沂蒙人。(4)在参观某先烈纪念馆时,你的同学A嘻嘻哈哈,不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律。假设让你去提醒A同学遵守纪律,你会说什么?(60字左右)(示例)A同学,如果我们能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律,既能体现对革命先烈的尊重,也能体现我们的素质,不更好吗,你说呢?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
7、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8、,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7品味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抱”“恶狠狠”“甩”“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狂风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獗。8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3分)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9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
9、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海燕郑振铎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
10、的那一对、两对吗?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吗?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
11、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吗?不会遇着暴风疾雨吗?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有删改)10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最能表现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特点的词语。(2分)伶俐可爱、隽逸从容。11作者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各自的背景是怎样的?(2分)作者将故乡的小燕子置于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将海上的小燕子置于绝美的海天之中。12本文写的是海燕,为什么先从故乡的小燕子写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故乡的小燕子是作者在海上见到海燕时的联想,写故乡的小燕子是托物寄思,借以抒
12、发思乡之情。13作者见到海燕,托物寄思,在文中有两处直接抒情,一处在中间,一处在结尾,其作用是什么?(4分)(1)中间一处:直抒思乡之情,点明大段描写乡燕的用意。(2)结尾一处:加深思乡之情,收束全文。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7分)马吴伯箫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罢!小小的就这样
13、皮。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
14、。总也有三五匹罢,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阖村的祖伯父,兄弟行辈,年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一凑就是近百的数目。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
15、,就出门遛几趟马。孟春雨霁,滑氵达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
16、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斥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斥那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晚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17、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罢,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
18、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罢。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
19、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注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地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地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减)【注】斩将搴(qin)旗: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的旗帜。14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5分)15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
20、”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4分)作者在写“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中运用了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细致刻画了人们在端阳初夏时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过往生活的纯朴,以此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逝去时光的眷念之情。16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4分)文章多用紧凑的短句,如“百万军中,出生入死”这样的短句使得文章节奏明快;如“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典故里,又采用了诸如“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这样典雅的句子,使文章既有节奏感,又不失典雅美。17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这篇文章感情基调是于欢快中夹杂着对家乡对亲人深沉怀念的无奈。灯笼一文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而此文也是一样,由小时候喜欢的马、家乡趣事,表达对故土对亲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