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分,50分)1.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下题。小明所在学校( )A. 从广场向正西方向走可直达校门B. 教学楼位于教学楼的北面C. 喷泉位于办公楼的西北方向D. 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背向校训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面图的判读和方向的判读。【详解】由图示的左上角可以判定北方所在的位置,从广场向东北走可到达校门,A错误。教学楼位于教学楼的东南方向,B错误。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C错误。夏至日日出东北
2、,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西南,背向校训碑,D正确。【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左上角的方向标。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小题。2. 图示信息表明 ( )A. 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小B. 乙岛位于甲岛的西北方向C. 甲岛地势四周高,中间低D. 乙岛山脉呈南北走向3. 当图中 X、Y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时( )A.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B. 正午物体日影都在变长C. 正值春分前后D. 白昼都在变短【答案】2. A 3. A【解析】【2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范围,左图的实行范围比乙图大,比例尺比右图小,A对;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信息表明,甲地约178E、17.5S,乙地约66.5W、18N,从纬度看乙岛位于甲岛
3、的北方。东西方向选经度间隔小于180的一侧,从经度看,乙岛位于甲岛的东方,所以乙岛位于甲岛的东北方向,B错;根据河流流向,甲岛地势四周低,中间高,C错;河流源头是分水岭,即山脊位置,乙岛山脉呈东西走向,D错。故本题选择A。【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信息表明,甲地约178E、17.5S,乙地约66.5W、18N,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图中 X、Y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时,只有当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到17.5S之间向赤道方向移动。故本题选择A。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5. 关于乙大陆的地理特征
4、叙述,正确的是( )A. 有“高原大陆”之称B. 平均气温比北冰洋要高C.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 矿产资源贫乏6. 关于丙点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B. 夏季昼长超过13小时C. 到北极点比到南极点距离更远D. 经度是105W【答案】4. B 5. C 6. D【解析】【分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总体难度一般。【4题详解】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可知,甲位于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为大西洋,故B正确。【5题详解】读图可知,乙为南极洲,“高原大陆”是指非洲大陆,故A错。南极洲地区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故B错。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C正确。南极
5、洲矿产资源丰富,故D错。【6题详解】读图可知,丙位于赤道上,其所在经度与东经75互补,为105W,位于西半球,故A错,D正确。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故B错。丙点位于赤道上,距离南极点和北极点的距离相等,故C错。【点睛】本组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经纬网及海陆分布情况准确获取图中的信息。注意各大洲及大洋的分布以及南极洲的特点。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 瀑布飞溅B. 湖光山色C. 云海日出D. 奇峰峡谷8. 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位于三角洲B. 河流与河流流向相反C. 盛夏晴朗的夜晚地
6、常吹偏北风D. 地海拔高度约为145米9. 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 甲-育用材林B. 乙-培育橡胶C. 丙-种植棉花D. 丁-发展茶园【答案】7. B 8. C 9. D【解析】【分析】【7题详解】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区域为低山丘陵区,、两河汇入南部湖泊区(200米等高线围绕部分为湖泊),且湖泊面积大约占本区域的1/4,综上所述,本区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是湖光山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地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不是三角洲,故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与河流流向相同,故B错误;.由于图示南部湖区与北部广大低山区热力性质的不
7、同,白天,风从湖区吹向陆地,常吹偏南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湖区,常吹偏北风,这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昼夜风在盛夏表现得更为明显,故C正确;地海拔高度应在200米以上,故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甲地地势相对平坦,可以发展种植业,故A不符合题意;橡胶树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而该地为亚热带,故B不符合题意;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能种植棉花,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地形图可判断丁地为丘陵地形,且该地为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属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的种植,D对。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地形和气候对不同农业的影响,种植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茶树分布在丘陵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区下图中
8、,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图示区域等高线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呈闭合状,中心数值比四周大B. 呈弧形,向F一侧突起C. 呈弧形,向E一侧突起D. 呈弧形,向N一侧突起11. 下列说法一定可信的是A. O处为山顶B. 地比地海拔高,坡度大C. EF为山谷线D. M所在山坡雨水在坡面上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示剖面线,E点高,F点低,E点靠近山顶。MN点比O点低,说明EF是山脊线。图示区域等高线分布特征,呈弧形,向F一侧突起,是山脊等高线,B对。A、C、D错。【11题详解】E 处比O处海拔高
9、,E可能为山顶,A错。地比地海拔高,结合剖面线坡度,地比地坡度小,B错。结合上题,EF为山脊线,C错。M所在山坡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雨水在坡面上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D对。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 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B. 光照C. 降水D. 地形13.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底部支柱长短
10、的选择可适应地形A. B. C. D. 14. 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A. 家家打稻趁霜晴B. 新雨山头荔枝熟C. 小麦登场雨熟梅D. 梨花淡白柳深青【答案】12. D 13. B 1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地理景观的影响,试题难度一般。【12题详解】结合图可以看出河流东岸吊脚楼数量多,西岸数量少,东岸是河流的凸岸,根据图中测量点海拔和测量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可知河流的东岸凸岸地形较为平坦,西岸海拔较高,地势落差较大,因此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D。【13题详解】吊脚楼依山而建,西江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1、分布地区,尤其是山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故此说法正确;吊脚楼依山而建,呈阶梯逐级抬升,节约建筑用地,故此说法正确;吊脚楼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平衡,适应地形的需要,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吊脚楼的底部支柱长短不一主要是为了适应地形的变化,故此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选B。【14题详解】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A对;荔枝为热带水果,B错;小麦将熟的时候梅雨也开始了,中秋节时梅雨季已过,且梅雨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错;梨树为我国暖温带树种,在该地不宜种植,D错。故选A。15. 用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当年降水
12、量的差,除以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所得的商,用百分数表示,即降水变率。读我国某地区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下图),图中四地降水变率状况及原因的叙述正确是A. a处接受大西洋水汽,地形雨丰富,降水变率大B. b处深居内陆,地形封闭,降水稀少,降水变率大C. c处盆地向东敞开,太平洋水汽可进入,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D. d处虽然距海最近,但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降水变率较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图,根据等值线分布看,a处降水变率较小,A错。b处深居内陆,地形封闭,降水稀少,降水变率大,B对。c处盆地向西有开口,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C错。d处虽然距海最近,但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变
13、率大,D错。故选B。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55 0.50B. 0.30 0.50C. 0.55 0.35D. 0.30 0.3517. 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A. E地处盆地,北部山脉减弱冬季风更显著B. E地所处纬度更低,光照比F地更为充足C. F地距海更近,冬季的降温幅度比E地小D. F地处平原河网密布,降水比E地更丰富18. 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
14、明显的是( )A. EB. FC. GD. H【答案】16. B 17. A 18. D【解析】【分析】【16题详解】读图分析,图中相邻等值线数值差是0.2,总体等值线数值由南向北变大,气候风险度越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图中E地位于两条等值线(0.45和0.65)中数值偏小的闭合等值线内,则E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250.45),F地则位于两条等值线(0.25和0.45)中数值偏大的闭合等值线内,则F两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450.65),结合四个选项,故选B。【17题详解】E地气候风险度小于F地,E、F两地纬度位置接近,E地位于四川盆地内,F地位于武夷山区,E地风险度小
15、于F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北部有大巴山阻挡冬季风,使得风险度降低,故选A。【18题详解】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则纬度最高的H地原来相对气温低,所以H地气温变暖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减小,变化最大,故选D。【点睛】在相邻等值线中间出现闭合等值线的,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读“某年7月26日全国高温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19. 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B. 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C. 甲副高,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D. 甲副高,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20. 图示时间( )A.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B. 澳大利亚处于剪羊
16、毛的忙季C.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D. 北极航线封冻严重难以通航【答案】19. D 20. B【解析】【分析】【1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图示为7月份,甲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随着我国雨带推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气温高,乙位于新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为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故选D。【20题详解】图示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错。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冬小麦生长季节,而剪羊毛活动忙碌,B对。巴西为冬季,草原上草木枯黄,C错。此时为北极地区暖季,气温高,海冰融化,航线可以通航,D错。故选B。【点睛】无论
17、是暖锋还是冷锋,多会带来阴雨天气,夏季降水较多,一般气温相对较低。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21. 读下图,四幅图中有关水系形态及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水系所在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B. B水系呈现向心状,如刚果盆地中的河流C. C水系呈树枝状,如江南丘陵的中小河流D. D河网密布,分布在盆地内部和平原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是平行状水系,两条河流之间是山地,不符合喀斯特地形区,A错;B是放射状水系,中部是山地,不是盆地,B错;C是树状水系,支流之间有分水岭相隔,如江南丘陵的中小河流,C正确;D是河网密布,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盆
18、地内多为环状水系或向心状水系,D错。选C正确。【点睛】1.树枝状水系(海岸平原地区、珠江、华南丘陵)干支流呈树枝状,是水系发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在抗侵蚀力较一致的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地区。如西江上游接纳柳江、郁江、桂江等支流。2.平行状水系(有时候也叫梳状水系淮河)支流近似平行排列汇入干流的水系。当暴雨中心由上游向下游移动时,极易发生洪水。如淮河蚌埠以上的水系。3.放射状水系(海南岛)放射状水系是在火山锥上或穹隆构造上发育的向四周外流呈放射状的水系。它以高地为中心,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外流,常见于穹隆和火山锥分布区。4.向心状水系(辐合)(台北盆地、内陆湖水系),往往分布在盆地中。下图是黄
19、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兰州至河口段径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 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 农业引水灌溉C. 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D. 有支流汇入23. 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途变化的折线是A. 折线B. 折线C. 折线D. 折线24.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工程措施是A. 造林种草B. 加固大堤C. 修筑梯田D. 修建水库【答案】22. A 23. D 24. D【解析】【22题详解】黄河兰州至河口段流量明显减少的自然原因:该段地处西北地区,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故选A。【23题详解】黄河干流沿程含沙量的变化折
20、线的判断:一是要明确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故河口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陡增;二是要明确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部分泥沙在河床沉积,含沙量呈下降趋势,故选D。【24题详解】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泥沙含量,有助于下游河道的治理;还可以调节地表径流,提高下游地区防洪防汛能力;更有助于保障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稳定所以,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修建水库。故选D。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 峰值均出现在4-6月B. 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 峰值出现的
21、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 珠江流域受灾比全年均比黄河长江要小26.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 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C. 珠江红水河水量减少发电能力降低D. 东北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答案】25. B 26.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25题详解】峰值出现在5-7月,A错误。珠江流域的降水季节主要为4-5月,长江流域为6月,黄河流域为7月,与峰值出时间大体一致,B正确。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提前,C错误。珠江流域受灾比4月份大于长江流域。【26题详解】我国雨带7-8月推移到华北地区,大致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的时间
22、,A正确。长江流域的枯水期为冬季,B错。珠江冬季径流量小,发电量小,C错误。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东北地区降水量大,森林火险等级低,D错。【点睛】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 B. C. D. 28.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 气候变干【答案】27. A 28. D【解析】分析】【27题详解】看清图例运用等深线及相关知识判断分析,从1.1万年到现在艾丁湖
23、水位不断降低、面积不断缩小且等深线都在100m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正确,错误;北面的等深线稀疏,南面的等深线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错误。故选A。【28题详解】艾丁湖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面积比现在的湖水面积大1000倍的淡水湖泊。此题突破关键在于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跨度大,所以得从自然原因方面分析,由于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则为气候变干,D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借助1万多年来艾丁湖的变迁示意图,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横向比较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下图为长江、黄河、尼罗河
24、、亚马孙河流剖面图及水能蕴藏量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b河比d河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得多,主要原因是( )A. b河的落差大B. b河的流量大C. b河的流程长D. b河开发程度高30. b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很小,主要原因是( )气候湿热地形崎岖气候干旱经济发展水平低A. B. C. D. 31. C河流域的自然带主要是(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2. a、b、c、d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相比较,d河( )A. 径流量最大B. 汛期最长C. 含沙量最大D. 无结冰期【答案】29. B 30. A 31. D 32. C【解析】【分析】【
25、29题详解】据图判断,a的流程最长,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b为第二长河亚马孙河,c为第三长河长江,d与c同发源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故d为黄河。b河比d河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得多,主要是由于b河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b河亚马孙河水量更丰富,导致水能蕴藏量大,故B正确。水能蕴藏量主要从落差和水量两方面考虑,与流程和开发程度无关,故CD错误。b河亚马孙河大部分流经亚马孙平原,落差不是很大,故A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0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已知,b河为亚马孙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小,是因为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正确,错误;亚马孙河流经亚
26、马孙平原,地形平坦,故错误;亚马孙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小,故正确。综上可知,正确,故本题选A。【31题详解】根据前面分析已知,c河为长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32题详解】河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高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最大,故C正确。亚马孙河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径流量最大,汛期最长,故AB错误。黄河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故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 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河流的水系特征包括:流程(与陆地面积、地形有关)、流向(与地势有关)、支流多少、流域
27、面积(高山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河网密度、河道弯曲、与湖泊补给关系、水系形状等。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水位、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河流补给有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土质、坡度有关)、汛期(外流河与雨季出现的时间有关,内流河受气温高低影响)、结冰期(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O以上无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水量丰富、落差大)、凌汛(条件: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稳定)、河流航运价值(地形平坦、水量丰富)。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 风蚀谷B. 冰蚀谷C. 张裂谷D. 断层谷34
28、. 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以推测出的是( )A. 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 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C. 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 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3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 东临海洋,渔业资源丰富C. 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 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答案】33. D 34. A 35. B【解析】【分析】【33题详解】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是台湾岛,中部是中央山脉,该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消亡边界,中央山脉与东部海岸带间的断层活动多,不可能是张裂带;台湾是湿润气候,不会有风蚀谷;地处低纬区,中央山脉也无终
29、年积雪冰川,无冰蚀谷。选D正确。【34题详解】图中河流源于中央山脉,向东流;图中花莲溪西侧河流较多,东侧基本没有河流,因此花莲溪西侧较缓,东侧地形较陡;图中大富河流向东流注入太平洋,都是西高东低。选A正确。【35题详解】该地河流大多比较短,不利于航运;东岸海岸线平直,少避风处,不利于建港;东岸是迎风坡,受东南季风、台风影响大,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海盐晒制;沿海地区,有河流注入、沿岸还有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选B正确。【点睛】台湾岛东部海岸地区是两大板块碰撞后引起的形成的陆地,加上河流及海浪侵蚀作用,形成陡起陡落的峡谷与山地;海岸带由于常年的风化、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形成丰富的海岸地貌。36.
30、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A. 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B. 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C. 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D.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大坝建成后,上游蓄水,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A对。大坝拦截泥沙,会使得上游河床淤积,不能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B错。调节径流,缓解洪涝灾害主要是对下游的影响,C错。水利工程建设后,流量季节变化变小,D错。故选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7.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
31、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 黄河下游流水沉积B. 云贵高原流水溶蚀C. 长江中游流水堆积D. 宁夏平原风力堆积38. 针对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加固大堤采挖河沙裁弯取直节水灌溉建设分蓄洪区上游兴建水库下游建设防护林工程A. B. C. D. 【答案】37. C 38. D【解析】【分析】【37题详解】由图示海拔高度和河湖分布特点可知,该地地势低、河湖众多,应是长江中游流水堆积地形;黄河下游没有众多的河湖,云贵高原海拔高,宁夏平原没有众多的河湖。选C正确。【38题详解】长江中游地区地势较低、河流多曲流,易发生洪涝灾害;治理洪涝灾害,应加固大堤、裁弯取直、建
32、设分蓄洪区、上游兴建水库拦蓄上游洪水;采挖河沙不利于治洪,节水灌溉与治洪关系不大,下游建设防护林工程与中游治洪无关。选D正确。【点睛】长江上中下游主要问题1.上游地区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减少了森林的保水能力,河道堵塞。2.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蓄水能力,水质受到工业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及自然影响,中游地区水流较急大多为山区,而树木砍伐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3.下游地区地势平坦,造成河道堵塞,河床上升,流水不易排开。4.夏季风弱,停留在长江流域的时间长,长江流域的降水多,造成洪涝。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山区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
33、此完成下面小题。39. 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B. 针阔叶混交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40. 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 8月中旬B. 10月上旬C. 10月下旬D. 12月中旬【答案】39. C 40. B【解析】【分析】【39题详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C。【40题详解】读图可知,喇叭沟门的纬度高于北京香山,气温降低快,秋季到达时间早,所以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应比10月下旬早,且喇叭沟门与北京香山距离较近,物候相差不会太大,因此10月上旬较为适宜,故
34、选B。【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41. 读下图,四个大洲中( )A. 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 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 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 丁为
35、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各洲的纬度范围可判断:甲是北美洲,地形中部低两边高,农业技术发达,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区,A错;乙是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暖港口终年不冻,B错;丙是亚洲,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C正确;丁是非洲,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D错。选C正确。【点睛】北美洲与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北美洲在北半球,北纬7以北的地区;亚洲南部赤道横穿,地跨南北半球;欧洲是地中海以北的广大地区;非洲中部赤道横穿,南北纬基本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2
36、. 图示山脉( )A. 为河北省与陕西省分界线B. 山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D. 东侧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43. 图示平原海拔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断裂下沉B. 河流堆积C. 流水侵蚀D. 风力堆积【答案】42. C 43. A【解析】【分析】【4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山脉为太行山,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处,A错。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B错。该地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C对。东侧受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D错。故选C。【43题详解】河流堆积和风力堆积会使海拔升高,BD错。东部平原外力以流水沉积为主,流水侵蚀
37、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上,不会导致平原海拔低,C错。读图可知,图中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之间有断裂带存在,东侧的华北平原侧为下沉地区,所以导致海拔较低,A对。故选A。【点睛】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4. 图示区域范围内( )A. 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 与小兴安岭相比,山地生物种类少C. 河流流量大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D. 年降水量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45. 该区域( )A. 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B.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
38、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 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答案】44. C 45. D【解析】【分析】【44题详解】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故A错;小兴安岭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图示区域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生物种类更丰富,故B错误;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大,所以河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东南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故C正确;因受东南风影响,沿海降水多,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
39、水少,故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45题详解】该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该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滑坡、泥石流较少,不是危害最大的灾害,故A错误;因是丘陵地形,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出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故B、C错误;该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但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故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在降水的影响因素中,地形因素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理研究小组对临近海洋地区的不同地点植物进行考察,绘制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6. 该地区可能
40、位于()A. 智利B. 横断山区C. 西欧D. 澳大利亚东南部47. 图中a、b、c处植被垂直方向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 光照、降水、温度B. 温度、光照、光照C. 地形、光照、温度D. 温度、降水、光照【答案】46. A 47. B【解析】【46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地区,故排除B。山麓自然带为阔叶林,即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山顶有苔原带出现,说明海拔高,排除C。该山地至少高3800米,故排除D,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部的智利,故选A。【47题详解】a区域分别是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和苔原带,类似于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海拔高度热量
41、的变化;b区域不同高度形成不同的植被,乔木最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是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水体中藻类植物类型不同,造成c区域藻类植物的垂直差异。故选B。印度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由于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形成了一条狭长、低矮的障壁沙坝,沙坝内侧海域发育形成了澙湖(被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如图1)。夏季风盛行时,海水漫过沙坝向澙湖倾泻,而后的集中降雨在短时间里又造成澙湖水漫过沙堤的“灌海”现象,形成海水和澙湖水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 图2为科钦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8. 图中障壁沙坝的形成原因是A. 风力堆积B. 河流堆积C
42、. 海浪堆积D. 冰川堆积49. “回水”现象发生时盛行的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50. 为了旅游安全,选择泛舟澙湖的最佳时段是A. 13月B. 46月C. 79月D. 1012月【答案】48. C 49. D 50. A【解析】本题组以印度半岛阿拉伯海沿岸局部地区为背景,以当地障壁沙坝、澙湖、灌海、回水等特殊地理事物及现象为情境,设置三道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48题详解】题中信息表明,障壁沙坝是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而形成的地貌,这种横向(与海岸线平行)运动只能由海浪、潮汐或洋流等海水运动来推动。海浪等推动的泥沙横向运动的过程中,遇到阻挡,流速减
43、慢,泥沙沉积,形成障壁沙坝。故选C。【49题详解】该地位于印度半岛西南侧,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吹动海水漫过沙坝向澙湖倾泻,西南风在迎风海岸或西高止山西侧形成大量降雨,经径流注入澙湖,湖水漫过沙堤进入海洋(灌海),形成海水和湖水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故选D。【50题详解】印度半岛6-9月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雨季,10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形成旱季。由此推知,69月,当地出现海水漫过沙坝向澙湖倾泻、“灌海”现象也很频繁,湖面风浪大,泛舟不安全,排除选项B、C。1012月,注入澙湖的河流径流量还较大,湖水还不够平静,排除选项D。13月,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且风力不大(受西高止高阻挡),河流径流量小,
44、此时湖面相对平静,泛舟比较安全。故选A。二、综合题(共50分)51.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911月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
45、上海地处平原,北部没有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以及区域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了考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降水差异的比较主要是降水总量的差异及时间分配的差异。由图可以看出,两地秋季(911月)
46、降水差异: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原因可从影响我国降水的锋面雨带角度进行分析: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北方的雨水减少;且上海地处沿海,水汽充足,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两地气温的差异与纬度无关,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应是受地形差异影响。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3)必备防晒用品说明该地太阳辐射强,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47、,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必备较厚衣物说明该地寒冷(或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等,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因此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52. 加拿大的面积为9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706万(2018年)。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加拿大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2)加拿大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_地带性,这种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3)加拿大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川作用在加拿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说明加拿大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5
48、)水产品是加拿大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简述其水产品丰富的自然原因【答案】(1)气候寒冷或亚寒带针叶林带广布纬度高(2)纬度热量(3)海岸线曲折(峡湾);湖泊众多(冰蚀湖广布);波状起伏的冰碛平原;角峰、U形谷等。(4)分布特点:东西向延伸;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成因: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人口集中,城市密集,经济发达。(5)(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河流径流汇入带来营养物质;位于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营养物质丰富;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加拿大海域面积广、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河流湖泊数量多。【解析】【分析】本题以加拿大植被和农场及城市、交通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加拿
49、大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读图可知,加拿大领土大部分位于北纬50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候寒冷是其自然地理典型特征。(2)读图可知,加拿大天然植被基本呈东西走向,南北更替,属于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3)加拿大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貌,为古地质时期冰川侵蚀作用的表现。有很多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冰川沉积作用形成的冰碛平原和丘陵地貌广布。在高山地区还形成有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加拿大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貌分布广。(4)加拿大的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且呈东西走向,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与气候和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由于加拿大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地区纬
50、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所以加拿大的南部地区人口和城市众多,经济相对发达,对于东西向交通需求迫切,所以铁路线基本呈东西,分布在南部较低纬度地带。(5)加拿大水产品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海洋渔业及淡水养殖的有利条件进行考虑。从海产品来看,东部纽芬兰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由于受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影响,海水搅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为鱼类生长提供丰富的饵料,有圣劳伦斯河等河流汇入,带来营养物质。加拿大多面临海,大陆架海域宽广,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同时,从淡水养殖看,加拿大有众多湖泊和河流,淡水水产品丰富,所以加拿大水产品丰富,成为主要出口产品。【点睛】53. 阅读图文材
51、料,完成下列要求。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2)说明山地西侧地形区植树造林对图示地区的生态效益。A河段“易淤”“易决”“易徙”,与长江中下游段均为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区域。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6月以来长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水位先后超警。(3)简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答案】(1)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
52、对较高);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是华北平原河流的源地。(2)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或植物根系和枯树落叶减缓地表径流,泥沙沉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旱、涝等灾害,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3)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调蓄径流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弱: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解析】【分析】本题以太行山及周边地貌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及洪涝灾害成因等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
5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图示为太行山,其对东侧地形区的影响,可以从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文及地形等角度考虑。从气候看,太行山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从太平洋来的湿润水汽受到太行山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冬季时,来自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西北季风受到太行山阻挡,对太行山以东地区起到屏障作用,使得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从土壤看,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给东部华北平原带来了矿物质,提高了肥力。从水文来看,华北平原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太行山。从地形角度来看,太行山上的河流流出山口地区,随着河道变宽,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2)山地西侧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
54、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可以从森林对推进气候、涵养水源、防治生态环境问题及气象灾害和调节气候角度考虑。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减弱地表径流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图示区域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可以减轻风、旱、涝等灾害,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同时,森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起到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效益。(3)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致。上中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天然植被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携带的泥沙在中下游河道或者湖泊中沉积下来,使得蓄洪和泄洪能力
55、降低。为了片面追求粮食增长,扩大耕地面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点睛】54.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开发后的比例38%32%30%(1)指出甲河汛期出现时间及其主要补给方式。(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案】(1)春汛积雪融水补给(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
56、较弱。(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河流流域基本状况为材料,考查河流开发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读甲河流量分配比例可知,甲河春季流量占比最大,而该地春季降水量较小,结合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北纬50附近,纬度高,冬季降雪量大,春季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汛期。(2)影响河流径流大小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气降水的补给量、支流汇入水量、流域面积的大小。读图可知,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读上下河段降水量柱状对比
57、可知,上河段降水量较多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3)河流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方面,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即可答出此题。读图可知,该国位于东欧地区,河流春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而夏秋季节气温高,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是水资源相对不足,修建水库进行梯级开发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梯级开发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从运输角度看,梯级开发可以调节径流量季节变化,使得径流量更加稳定,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同时,梯级开发形成的库区,水域面积广大,可以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点睛】55.
58、 我国南方某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市规划局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该市旅游规划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2)图中有M、N两个观景台,其中观景台N主要是为了观赏_景观。(3)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点,该地点位于_(甲、乙、丙、丁)。试根据图中信息评价该处有利于开展攀岩运动的区位条件。(4)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请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地,东南部为平原。(2)瀑布或河流。(3)甲该处陡崖陡峭直立且相对高差大(300米-500米)、距离别墅区和城区较近,客源市场广阔。(4)“氧吧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
59、道路坡度,方便步行。【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旅游规划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图中地形特点要结合等高线分布和指向标,从地势起伏和主要地形区分布角度描述。读图可知,图中西北部地区海拔多在200以上,海拔高,为山地,等高线密集,地势高,而东南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2)读图可知,N处上方乙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且有河流流经,为瀑布景观,所以N处观景台是为了仰视瀑布,才见其磅礴气势。(3)攀岩应选择陡崖处,相对高差大,图中甲处为陡崖,乙虽然也是陡崖但有河流流经,瀑布发育,不适宜发展攀岩运动。而丙丁位于山坡上
60、,相对高差小,不适宜发展攀岩运动。甲处距离城市较近,有大量攀岩爱好者,客源市场广阔。(4)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布局的因素,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其呈蛇形的理由是“氧吧路”路线位于山区,地势较陡,坡度较大,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步行,同时减少施工成本。【点睛】56. 我国南方某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市规划局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该市旅游规划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在观景台M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请在下图中作出剖面图进行说明。【答案】不能;陡崖顶部阻挡了视线。见下图:起点海拔、终点海拔、陡崖顶部海拔、剖面线形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通过剖面图考查通视问题,难度一般。【详解】将M到Q与所有等高线的交点的海拔依次标注在地形剖面图上,然后依次连接,会发现在甲附近有陡崖存在,而陡崖顶部阻挡了视线,使得靠近村庄的湖泊部分被遮挡,不能观测到湖泊的全貌。如下图。【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