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7440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1.下图是我国某一远古人类生活想象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居住形式是() A.穴居 B.巢居C.帐篷 D.窑洞解析: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该远古人类生活在天然形成的洞穴之中,因此他们过的是穴居生活。答案:A2.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这说明()A.手工业的发展是集镇出现的根源B.商人的出现推动了集镇的形成C.中国古代集镇有政治、军事的功能D.集镇经济出现专门化的趋势解析:集镇出现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A项错误;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因此推动了集镇形成,

2、所以B项正确;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 无关。答案:B3.周礼考工记确定了“王城”“都邑”和“采邑”的三级制度,这体现了()A.中国古代城市具有详细的规划体系B.城市内部界限分明,功能分区明显C.城市建筑和分类有明显的礼制色彩D.城市已成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处于中心解析:题干信息是指周朝营建的城邑分为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三个级别,但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具有详细的规划体系,未涉及城市的内部布局和分区信息,也未涉及统治者宫殿的位置,因此排除A、B、D三项;由“王城”“都邑”和“采邑”的三级制度可见有等级色彩存在,这是礼乐制度的体现,因此选C项。答案:C4.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3、其古代民居历史悠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B.房屋建筑结构由前庭、前室和主室构成C.人们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D.巢居和穴居构成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解析:A、B两项都是关于两河流域民居的叙述,因此可排除;D项是关于中国古代南北地区民居的表述,可排除。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5.中国自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这是深受()A.道家思想影响 B.儒家思想影响C.法家思想影响 D.墨家思想影响解析: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因此B项正确。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 A B

4、材料二古罗马的引水渠建设主要还不是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或出于提高卫生质量的考虑,而是提供逃生通道或军事需要。当然,其他功能也是同时具备的,如提供家庭用水、花园浇灌、水上表演、推磨、喷泉景观等。古罗马的工程师因地制宜地在任何可以获得稳定的山泉水或地下水供应的地方都建设了渠道。G.D.费欧等古罗马城的供排水系统与城市文明(1)材料一两图代表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屋类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说明了什么?(2)古罗马引水渠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两幅图片,分析A、B两地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房屋建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第(

5、2)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提供逃生通道或军事需要”可知答案;第二小问,需要结合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进行回答。答案:(1)类型:A是北方居民的房屋半穴居房屋,B是南方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说明:建筑房屋的不同式样与南北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2)主要目的:提供逃生通道或军事需要。作用: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所用的水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现代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了借鉴。本课提要(1)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2)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功能。(3)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

6、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基础巩固】1.村落是人类社会居住形式不断发展的产物。关于其发展过程的表述,哪一项存在史实错误()A.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巢居、半穴居、穴居的演变B.人类历史上的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C.埃及、印度和中国存在大量原始村落遗址D.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解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所以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表述均正确,可以排除。答案:A2.村落是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以后,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定居点的集合体。其出现的原因是()A.原始农业出现,人们变为食物生产者B.原始手工业出现,人工建筑能力提高C.居

7、住地的自然环境变化D.村落基础设施完善,有各种公共活动场所解析:村落的出现是因为原始农业出现,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所以才会出现定居生活,进一步形成村落,因此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可排除;C、D两项不是原因,可排除。答案:A3.集镇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的。下列关于集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手工业者的聚集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B.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自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C.中国古代的镇主要为了商品交换而设D.两宋时期,有的集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解析:在中国古代,集镇的设置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而不是商品交换,因此C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答案:C4.

8、明朝中期工商业集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对这一状况的合理解释是()A.集镇成为当地的行政机构所在地B.体现了北方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C.集镇经济形态出现了专业化分布D.推动了区域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明朝中期工商业集镇大都分布于江南地区,从而推动了南方区域经济发展,也说明经济重心在南方地区,所以D项正确,B项错误;A、C两项通过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答案:D5.中国商朝时的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这种现象表明()A.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体制B.已经形成对神的至高无上的崇拜C.宗庙祭祀在国家体制中地位重要D.城市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核心场所解析:中国商朝时期,统治者的

9、宫殿和宗庙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这表明宗庙在国家体制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商朝还未形成君主专制;B、D两项通过题干信息并不能反映。答案:C6.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的领导者是()A.手工业者和商人B.农民和手工业者C.封建骑士和商人D.地主和手工业者解析:欧洲中古时期新出现的一些城市和城镇,不是行政中心,而是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因此A项正确。答案:A7.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多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木材使用很少,其原因在于()A.木材价格

10、昂贵,成本较高B.加工水平低下,加工木材不便C.气候干燥少雨,缺乏木材D.房屋结构复杂,不便木材使用解析:古代两河流域,因为气候和自然条件因素,缺乏森林,所以人们建造房屋的时候,多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作为建筑材料,只有支撑屋顶的栋梁才使用木材。所以答案为C项。答案:C8.古代美洲亚马孙雨林的印第安人,居无定所,四处迁徙。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A.印第安人过游猎生活,寻找猎物B.印第安人需要寻找水源,到处迁徙C.印第安人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D.印第安人和其他种族冲突,四处流浪解析:古代美洲亚马孙雨林的印第安人,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在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土壤肥力就会耗

11、尽,只能迁徙寻找新的土地,这是造成他们经常迁徙的根源,因此答案为C项。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材料二富人私宅多慕斯:多慕斯多是一种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四周用厚实的围墙与外界隔开,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界相连,还往往关着。这样的结构在防盗上是一个绝好的设计。多慕斯中,值得介绍的首先是前厅,位置一般在进入大门一段过道的尽头,前厅的顶部往往开有天窗,正对着地面上的集水池。作为富人的建筑,多慕斯的主要材质是大理石,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在拥挤的罗马城有这样一座居所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

12、幸运。(1)材料一这种建筑方式有哪些优势?(2)古罗马富人多慕斯的建筑设计有何特点?其目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内向封闭式的结构”“顶部往往开有天窗,正对着地面上的集水池”“主要材质是大理石”归纳;第二小问通过时代背景及富人建筑的特点入手分析。答案:(1)优势:远离低洼湿地,避开虫兽侵袭,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2)特点:内向封闭式的结构,前厅往往有天窗和蓄水池,多为大理石材质建筑。目的:防盗安全,便于采光和收集雨水,取材方便,凸显富丽堂皇。【拓展提高】10.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周朝时建造王城,九里见方,

13、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解析: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可知,周朝王城建造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前后设计都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周朝的礼制规范和秩序。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答案:B地名全州税额商税岁额所占比例越州66 537.7612 082.6518.16%常州110 196.4947 67943.28%润州39 502.9626 309.96215.97%绍兴府105 314.01421 649.11720.56%镇江府206 296131 34963.67%11.下面是两宋部分集镇

14、商税岁入比较表(单位:贯),据此可以看出,两宋时期()A.商业贸易型集镇正在兴起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经济重心完全实现南移D.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解析:从图表内容可知,常州和镇江府的集镇商税接近甚至超过全州商税的一半,可知这两个地区出现以商业贸易型为主的集镇,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集镇商税占整个地区税额的比例,不能反映国家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指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与材料中商税比例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集镇商税在不同地区占全部税额的比例,没有体现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故D项错误。答案:A12.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是西方城市建筑的博览会,也是古代地中海文

15、明的顶峰。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城市布局已经反映出行政、商业等功能B.罗马的复合式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C.具备完善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D.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各有定制,不可逾越解析:“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各有定制,不可逾越”属于中国周朝的城市建筑特征,因此D项表述不符合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史实,符合题意。答案:D1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古代集镇和城市课题时,找到如下史料,哪一项是最为可信的()A.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B.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C.宋史关于宋代商业市镇的记载D.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解析:“

16、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 和“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都是后人所为,证据力不够,故排除A、B两项;宋史的记载经过了史学家的加工,具有主观认知色彩,可排除;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是原始文物,最为可信。答案:D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 图一 图二材料二“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摘编自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

17、世浙江双林镇为例材料三大范围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古时期城镇发展达到高峰。食品等日常用品的交易范围扩大,交易量上升。与此相当,长途贸易特意从中东和远东地区进口丝绸和香料,从尼德兰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进口纺织品和高质量手工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地主和精英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摘编自英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4002000年(1)材料一是两处美洲印第安人居所遗址图片,判断其分别属于哪个地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双林镇的经济发展特点。(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欧洲城镇发展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图片中居所的建筑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通

18、过材料二“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信息提炼。第(3)问,根据材料三“大范围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古时期城镇发展达到高峰”“长途贸易特意从中东和远东地区进口丝绸和香料,从尼德兰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进口纺织品和高质量手工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地主和精英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概括得出结论。答案:(1)图一是北美大平原地区印第安人的帐篷,图二是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公共居所。(2)手工业商品化程度高;商业发达,商帮、会馆的推动作用大。(3)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进步;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的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