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568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2.1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2 第1讲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一、选择题1(2011潍坊模拟)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某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试分析该同学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植物细胞死细胞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A BC D答案D解析未发生质壁分离有几种情况:细胞中无大液泡、细胞无细胞壁、细胞已死亡。2(2010广东理综)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根据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仔细分析该物质跨膜运输的

2、图例可得,该物质的运输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仅需要载体的协助,还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3(2010上海生物)下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系列酶促反应相互之间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A项,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变慢;B项,因E2催化的反应并没有被抑制,所以B不一定会积累到较高水平;D项,因B还会被E

3、2催化反应,故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时,B的产量也不一定比A多。4(2011新课标卷,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红细胞内无液泡;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弱;红细胞无细胞壁保护,故将其放入蒸馏水中时,会因大量吸水而胀破。5如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具有提高该反应活化能的作用B甲与乙的结合不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C若乙代表蛋白质,则丙、丁代表氨基酸D若乙代表丙酮酸,则丙、丁分别代表CO2和H2O答案

4、B解析分析图示知:甲是生物催化剂酶,乙是反应底物,丙、丁为反应产物。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而不是提高活化能,A选项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物质的分解需要消耗能量,但酶与底物的结合不需要能量,B对;蛋白质水解后可得到若干氨基酸,而不是两个,丙、丁结构相同,应为同一种物质,故C、D错误。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BATP分子中含有1个腺嘌呤,2个高能磷酸键,3个磷酸基团C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的各项反应都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答案C解析ATP中含1个腺苷,2个高能磷酸键,3个磷酸

5、基团;酶使生物体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7下列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一组实验材料是()AH2O2、过氧化氢酶 B淀粉、淀粉酶C蛋白质、蛋白酶 D麦芽糖、麦芽糖酶答案A解析由于温度改变本身就会对H2O2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所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做该实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8(2011广州)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A呼吸酶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CCa2载体 DATP水解酶答案C解析该毒素只对Ca2的吸收有影响,对其他离子或物质的吸收无影响,说明该毒素作用

6、于Ca2的载体。9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后观察对照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蒸馏水,保温5 min后观察B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验证pH对酶催化速率的影响

7、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均依次加入1 mL新鲜唾液、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 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答案D解析A是为了证明酶的高效性,而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体现出来的,对照组应加入FeCl3溶液;B中变量的设计是正确的,但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对于蔗糖溶液是否反应无法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C选项前后温度的变化对实验有影响,应设计许多组装置控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10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可知有多种酶参与;最适pH是7;最适温度是40;50时酶逐渐失活;0时酶逐渐失活,正确的是()ABC

8、D答案C解析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气体产生量。从图中可以看出,40时气体产生速率最大,为最适温度;高温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而使酶失去活性;50时气体产生速率逐渐降低,说明酶逐渐失活。11(2011山东济南模拟)若使某细胞仅具有单纯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A淀粉酶 B蛋白酶C细胞分裂素 D生长素答案B解析使细胞仅具有扩散的运输方式,最可能是破坏了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12(2011潍坊模拟)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酶都有消化功能蛋白质都是酶酶具有多样性酶可促进反应,与酸碱度无关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考查同学们分

9、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成分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但不是所有酶都有消化功能;不同的酶具有催化不同化学反应的功能,如淀粉酶只能促进淀粉水解,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同时也说明酶具有多样性;酶的活性与pH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故是错误。二、非选择题13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_。(2)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3)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

10、,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_。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所示曲线。(4)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确定。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第三步:_。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_。b_。答案(1)D糖蛋白(2)O2、CO2乙(3)d、a丙(4)第二步:乙组细胞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都相同。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a.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

11、运输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解析图甲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b、c、d分别表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a、b由膜外运向膜内,c、d则由膜内运向膜外。图乙表示自由扩散,图丙表示主动运输。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线粒体吸收O2,放出CO2。红细胞吸收K、排出Na。要确定小肠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可设置能量(ATP)为自变量,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为因变量。1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

12、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三)实验步骤: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摇匀后放置5 min;_。(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2)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_等因素。(3)步骤与步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_(4)1号、2号、3号3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

13、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_起对照实验的作用。(5)在此实验中,因变量通常用碘液检测,碘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_。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_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6)实验小组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获得的过氧化氢酶为材料进行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过氧化氢酶能耐受100高温”的结论,请问这一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_。答案(1)等量的(1 mL)经稀释的唾液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淀粉溶液的浓度和数量、pH、酶的浓度、保温时

14、间、实验操作顺序等(3)不能,因为调换顺序后,2号与3号试管中的淀粉也会被分解(4)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仅是由温度的差异引起的温水的试管(或1号试管)(5)底物水浴加热(6)不可靠。因为高温也能使过氧化氢分解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无关变量是pH、淀粉的含量、酶的浓度、保温时间等。实验的检测指标是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对于温度的设置可以是一定梯度的温度,也可以是低温、适宜温度、高温。实验步骤可以从“分组编号、实验处理和结果观察”三个方面进行表述。步骤与步骤不能调换顺序,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当酶与淀粉接触时会将淀粉分解,进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在实验过程中,除自变量外,无关变量要相同,以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单一自变量(温度的不同)引起的。该实验中1号试管(即37温水的试管)的结果是已知的,故为对照组,2号(高温)和3号(低温)试管属于实验组。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下能够分解,故不能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耐受100高温的结论。-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