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停亭中且停停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北师大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为什么想和朋友们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在当下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长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大家在路上
2、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边要加个“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脚,落落汗,看看风景再出发,亭子就是让身体休息、心灵放松的空间所在。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传说当年李渔在家乡修建亭子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当地财主李富贵。财主赞助了资金,就定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太恶俗,就阻拦说:“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我给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说该叫什么?你不是也没取出更好的名字来吗?”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且停亭。” 财主还想辩解,李渔说道:“且自在这里停一停
3、,歇歇脚,怎么不能叫且停亭呢?这个亭子就叫且停亭了。”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这种“停一停”能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在亭子里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这一路上每一步,真实都是风景。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甚至不是具体的一段光阴,一盏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意境,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