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6087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31课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测)(满分60分,30分钟完成)班级_姓名_总分_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改革中的大事,首先应该明确安徽和四川是农村改革最早的,先是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然后是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再然后是中

2、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最后才能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民公社体制才会在全国逐步废除,所以选C,B、A、D是均不能选的。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故D项错误

3、;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3右图为中国19531999年部分经济周期GDP年平均增长率及振幅(周期内年增长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变化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一五计划期间轻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C改革开放促使 GDP 年平均增长率连续攀升D市场机制逐步成长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稳定度【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稳定增长,与材料中1958-1962年“振幅”最高

4、不符,故B项错误;连续攀升,与材料中“1987-1990年”增长率低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步成长,与材料中后两三个时段的数据相符,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探索市场经济4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 )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 国家加强管理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到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导致国家投

5、资减少,故正确,故A正确。当时我国没有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故排除。国家加强管理,过于笼统,故排除。故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误,故C排除。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5 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 B. 中美关系改善促使对外贸易发展 C. 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D.“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

6、%”说明该时期中国的政策执行得利,主要是文革后期的改革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国民经济的迅速提升,故D项正确;A不符合史实;B属于部分因素;C此时还没有全面启动。考点:中国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探索的实践文革时期经济探索6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给农民土地“指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三大国在中对农

7、业的改造;“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给农民补贴”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此题应选C项。A项是意义;B和D不是本质。7改革给处于困境中的国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首钢巨变得益于( )A依靠政府的计划性指令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概况。根据关键信息“改革给处于困境中的国营

8、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材料反映了改革给首钢带来的巨变,可知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其核心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手段是政企分开和简政放权,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本身不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实,排除D。故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概况8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

9、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两个高峰期分别是1980年和90年代中期,1980年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发挥主体作用,故B项错误;198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因此逐步深入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1980年我国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到90年代中期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故D项正确。 9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

10、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市场和计划都是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走向“淡色”的起点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淡色中国”的主要方式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为“2007年”,美国学者对中国形象的认识为“淡色中国”,即水与火对立的东西形成和谐,可见“淡色”指中国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现,联系所学

11、知识可知,的表述都符合“淡色”中国的表现,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全面,均排除。考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10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了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1978年,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不符

12、合题意;对于劳动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排除C;农民并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土地仍是集体所有制,排除D。故答案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与我国的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故C项

13、错误。个体工商业营业属于私营个体经济,颁发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是为了鼓励个体经济发展,这说明我国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经被突破,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12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粮食布票”“信用卡”“互联网”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C“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D“乡镇企业”“民工潮”“新

14、农村建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农村改革启动,农民的自发改革转向国家自上而下推动的大型改革;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农村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充满了曲折;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走出曲折历程的中国农村改革开始进入新阶段。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黄金十年出现的关键词是“家庭联产承包”、“万元户”、“乡镇企业”;曲折十五年诞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民工潮;历史跨越五年的关键词主要有“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由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粮食布票”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合作社”出

15、现于三大改造期间,排除B;“股份制改造”是在1992年开始的,排除C。故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13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自由资易试验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试题给出的关键信息是“1979年”“广东”。1980年,广东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外资,故选A。B、出现于1984年

16、后,C出现于1985年年后,于“第一步”不符。D出现于21世纪。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对外开放14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指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C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形

17、式,故D错误。它承认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产品分配权,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故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1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的有利因素包括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 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的有利因素包括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以及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故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故C项正确。考点:中国特

18、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立二、非选择题16. “国家形象”是媒介和人们心理中的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1年首次出版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PearlS. Buck)的大地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不仅引起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而且改变了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国形象。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这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敌人、恐怖”成了中国的代名词。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 -1950)材料二 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少国外学者承认“看走眼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在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和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日裔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经验刷新了他的部分看法,他没有料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那么广泛”。伦敦大学教授麦克莱伦认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叹为观止。”摘自我们误判了中国(2015年1月出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美国

20、对中国形成几种不同形象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让外国学者“看走眼”?【答案】(24分)(1)三四十年代:小说大地的影响;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二战的爆发,共同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国民党政府的亲美政策;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任答4点得8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双方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的差异;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美苏“冷战”的影响;( 6分)(2)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4分

21、)。经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加入WTO,按照国际规则行事(任答2点得4分)。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发展(2分)。(满分10分,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第一问由“193 1年首次出版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PearlS. Buck)的大地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不仅引起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而且改变了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出小说大地的影响;其次由“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

22、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可以概括出 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另外结合所学知识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二战中中国抗战对美国的支持,国民政府的亲美态度等角度组织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冷战的影响和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等角度组织回答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政治角度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完善,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回答,经济角度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等角度组织回答,文化上从科教兴国战略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角度回答。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不同时代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向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