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5301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漫画杂志的某一期封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C)A农村棉花种植获得大丰收B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C契合了当时的形势需要D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解析:结合“1958年棉产7 000万担”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体现,根本不是大丰收,但此漫画内容却契合了当时政治的需要,故A项排除,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1956年基本完成,与漫画时间信息不合,故B项排除;漫画内容是浮夸风的体现,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事实不符,不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表现,故D项排除。2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

2、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B)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解析:材料中所述政策的突然变化符合“大跃进”时期大办工业以及迫切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要求,故答案为B项。农业集体化运动于1956年结束,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项;“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与招收大批农村人口入城无关,排除C项;城乡差别没有变化,排除D项。3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3、(D)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克服了党内的盲进思想D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社员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等仍然归个人所有而不是集体所有,这样是能制约“共产风”的,即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而非社会主义改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决议是符合实际的,并未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克服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4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有利于(D)A改变农村所

4、有制结构B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C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动D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1961年”中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应是为了解决严重经济困难,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5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2万个,加上1961年减少的2.4万个,共计减少了4.4万个,相当于1960年年底工业企业

5、总数的45%;工业总产值指标比1960年下降了47%,重工业下降了57%,轻工业下降了26%。出现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B)A“大跃进”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D国民经济急剧恶化,濒于崩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591961年中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调整工业规模和农轻重比例。于是,在1962年,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不断缩小,其中重工业下降较多。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对经济的调整,故不选A项;C项并非直接原因,故不选;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不选。6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

6、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D)年份钢产量煤产量基本投资积累率1961年750万吨2.5亿吨59.5亿元19.2%1962年600万吨2.39亿吨46亿元10.4%A.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解析:经过196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调整,我国经济出现缓和机会,表格显示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逐渐呈下降趋势,旨在纠正“左”倾错误,D项正确;A项“急剧下滑”不符合材料信息;此时尚未进行阶级斗争,B项错误;C项中“优化”材料未体现。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其中“调整”

7、就是“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提高轻工业发展的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据此,“调整”的直接作用是(A)A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B发展轻工业以带动城市的经济改革C取消人民公社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D彻底否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解析:根据材料“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党中央从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故A项正确;B项是“调整”的具体内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取消”;D项说

8、法错误,错在“彻底否定”。8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C实施国民经济调整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析:阶段“”指的是19601963年间,其城市化程度由19.7%下降为16.8%,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国家缩小城市化规模,优先保证农业发展,调整国民经济,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9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

9、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对外开放政策实行 B中苏关系不断恶化C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外交政策回归理性解析:材料中1970年的中国与1965年相比,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上升,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恶化,迫使中国调整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外交政策,从而导致上述变化,故选B。对外开放政策实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A项错误;此时中美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中国对外关系尚未出现重大的突破,不可能形成外交新局面,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10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

10、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C)A改变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B发展内地经济以推动均衡发展C加强备战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D拉动内需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解析:在这一时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并威胁要对中国沿海工业区进行核打击,面对这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将重要工业西迁的举措,故C项正确。11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D)A中国恢复了在

11、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D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A;1969年处于“文革”时期,中国经济建设遭到极大破坏,B不正确;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的标志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不正确;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由此可以得出当时的背景为中美两国都受到苏联的威胁,D符合题意。12有人戏称,“文革”时期中国的文学艺术局面是“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浩然走在金光大道上”。这客观上反映出(B)A文艺创作应遵循固定的模式B“文革”使文学艺术凋零C看戏是最受民众欢迎的娱乐D艺术发展受

12、经济制约解析:“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思想专制的体现,由于思想严格控制,文学艺术走向凋零,B项正确;“文革”时期文学发展受到政治影响,A项错误;C项中“最受民众欢迎”说法绝对;“文革”时期文学受到政治影响,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

13、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

14、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

15、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2)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中美

16、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日本:甲午战争及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可以归纳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材料一“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

17、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2)第一小问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理解,根据材料二“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可以归纳为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再结合所学,联合公报的发表意味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3)第一小问反应,根据材料三“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可知是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

18、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可以归纳为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归纳为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可以归纳为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角度作答。(4)注意题干要求“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本方面,根据材料四“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作答;从中国方面,应该吸取教训,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

19、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答案:示例一: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理由: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示例二: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理由: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解析:首先要找出该提纲中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纲目“一”中增加“国民经济的恢复”一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