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4979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 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2014年,晋城城市形象广告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广告词是“晋善晋美,尽在晋城,太行山国家公园欢迎您”。山西省的简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所以应选B2在我国周朝时期,盛行“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答案】A【KS5U解析】本题主

2、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其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所以应选A3下图反映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是( )A分权制衡 B皇权至上 C世卿世禄 D地方分权【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其中以皇帝制为核心,其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图示揭示了这一特点,皇帝高高在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

3、帝手中。所以应选B4下图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个时期的中国地图? ( )A秦朝 B汉初 C汉末 D元朝【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汉初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也分封同姓子弟,形成了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局面。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所以应选B5下列机构中,其职能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御史大夫 B都察院 C尚书省 D刺史【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依据所学可知,御史大夫、都察院、刺史都是监察机关,而尚书省是行政机关,所以应选C6汉初察举的名目有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它反

4、映出当时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答案】A【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依据所学及材料“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能。所以应选A7下列有关唐代中央官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各不相干 B察举选官,门第优先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唐代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国家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它们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也加强君主的权力。分析选项,C

5、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8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照宋朝体制,指挥“王师”北定中原的最高机构应该是 )A中书门下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三司使【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宋代的时候,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分割相权的办法:设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所以应选C9明代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点是(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所学,明清时期的内阁与

6、军机处都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知识作为皇帝的顾问班子发挥其作用,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产物。早在明代,宰相制度就已被废除,内阁阁臣及军机大臣都是由皇帝直接从亲信中选拔。故表述错误,应排除;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10近代某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A领事裁判权有利于中国维持治安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C当时中国统治阶级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答案】C【KS5U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而耆英还认为“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表明其无知与缺乏近代法权观念。所以应选C11近代有位中国人在某一事件发生后这样评论道:“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其中“荷枪实弹的强盗”指的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日本军队 D八国联军【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系所学并结合材料“拆除了我们

8、家的大门、开进我们的院子、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闯进我们的堂屋”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情况。所以应选D12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一个知识分子在路上遇到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义和团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义和团战士杀害。”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B.反对一切文化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结合所学及材料“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有一根火柴,”便被杀害,反映了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情结”。所以应选C13一位法国传教士曾于19世纪的最后十年在华传教,这期间他不可能耳

9、闻目睹的历史事件是( )A瓜分中国的狂潮 B义和团运动C中国同盟会成立 D反割台斗争【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解答此题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已是20世纪初,这与题意“19世纪最后十年”不符,故C项它不可能看见。所以应选C14下列图片最能证明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的是 ( )A南京!南京!电影(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C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侵华的暴行。依据所学,历史研究中的史料,以历史遗迹、遗物等为最可靠,其次是历史文献、研

10、究著作,再次是个人回忆,而文艺作品只可参考。据此分析,C项最为可靠。所以应选C。151938年英国报纸报道:“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这一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所学,淞沪会战以中国失败结束,排除A;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与题意“1938年”不符,排除;百团大战在1940年8月至1月,也与题意不符;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3月至4月。所以应选C1

11、6下面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战。依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八集团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来的。故图片反映的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的情况。所以应选C17某一时期刘伯承曾对战士们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促成统一战线,争取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C【KS5U解析】本

12、题主要考查红军改编。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八角帽换成了国民党的青天百日帽。所以应选C18下列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A B C D【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历程。依据所学,是1949年4月的解放南京;是1935年的长征时期;是1927年秋收起义;是1921年7月中共的成立。故先后顺序是,所以应选C19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3、(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所学,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领导人进取心逐渐衰退,最后出现了“天父杀天兄”的悲剧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失败。所以应选C20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依据所学及材料“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则贼中不为无人”等信息可知应是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14、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所以应选B21下面是小满同学的课堂笔记,他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应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新中国成立【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及笔记的“性质”及“评价”的内容来看正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以应选B22下列“国”字的写法,最有可能出现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故出现了“国”的各种写法,以体现这一观点,其中最符合“主权在民”这一观点的应是C。所以应选C23下列标语出

15、现的时期明显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A B C D【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革命。依据所学可知,A、C、D从内容上来看,都属于十年对峙时期的;B是抗战时期的。所以应选B24中国的某些城市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其中北京的天安门能直接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古代专制帝王的权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党政府的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 B C D【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主革命。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国民党政府的覆灭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占领总统府,故含有此项军营排除。所以应选B251954年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此中国

16、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开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 D中共八大胜利召开【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政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这时的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政权,共同纲领也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的制定,这一局面得以结束。所以应选C26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1953年) 选民证(1953年)A中国人民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C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行

17、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届人大。从图片的时间“1953年”可知,正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前夕,全国各地选举人大代表的情况,反映了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选自己满意的举代表。所以应选D27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致函宋庆龄:“ 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处应为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材料反

18、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事件。从时间上来看,A、B要早,D要晚。所以应选C28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的是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较为简单。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所以应选D29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在某一事件后写诗一首:“粤海

19、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中国禁烟运动辛亥革命 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回归A BC D【答案】D【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粤海销烟扬我威”指的是虎门销烟;“但悲港岛易英徽”指的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指的是香港回归。材料中没有涉及“辛亥革命”。所以应选D30据台湾政府部门统计,2014年金门岛上每4户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C两岸同胞普

20、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 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答案】B【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分析选项,A表述明显错误;B符合题意;C与史实不符;D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表述不全面。所以应选B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怖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称为“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代的传下去。材料二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不过,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21、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给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以前周代的封建国家的面积要少,而且被散置在由国家直接治理的行政区之间。后来,到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为巩固这一“主人地位”所采取的政治措施。(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

22、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带来了什么后果?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黄宗羲的话有没有道理?说明理由。(8分)【答案】(1)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2)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坐大,酿成“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6分)(3)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有道理。(2分)理由: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4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的

23、分析与掌握。本题较为容易,回答时首先要联系所学的秦统一后所采取的措施,再结合材料“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归纳总结。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影响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要注意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可知是“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王国问题,威胁到中央集权;材料“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指的是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实行的“推恩令”。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分析与认识。从材料“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

24、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明太祖认为相权是对皇权的严重威胁,故需废除。废除丞相后,君主大权独揽,形成没有限制的绝对权力,容易造成极端专制和腐败,所以黄宗羲的说法有道理。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材料二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三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

25、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材料四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斗争。(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从革命的性质及政治成果两个角度说明“孙

26、中山之革命”是一种“国体之改革”。(6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申报对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民”的用意是什么?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当时的时代要求是什么?(6分)(3)材料四公布之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它的公布有何标志意义?材料四中所强调的中心任务是否违背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什么?(8分)【答案】(1)从性质上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从政治成果上看,辛亥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2分)(2)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或答从不赞成到

27、赞成,其它表述意思接近亦可)(2分)用意: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2分)时代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2分)(3)主要矛盾: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2分)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分)没有违背。(2分)原因:抗日战争是为了完成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符合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要求。(2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学生注意联系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历史意义,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从革命的性质及政治成果两个角度”来说明对“孙中山之革命”是一种“国体之改革”的认识。依据所学,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虽只

28、保留了一个空壳,但毕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建立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申报的态度转变,如材料二“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体现了申报反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材料三“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则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的赞同。结合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回答后两问。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的分析与掌握。材料“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结合中共二大的纲领内容回答最后一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