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六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面是讽刺胡佛总统的漫画,图中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代表民主党派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着关于“美好的过去”的歌曲。胡佛之所以手忙脚乱是因为()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B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民主党派的竞选冲击D自然灾害的影响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是胡佛总统在手忙脚乱地应付“关税”“水灾”“商业萧条”这些问题,这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初胡佛应对经济危机不力的史实,因此答案为B项。2(2017山西大同质检)下表是根据(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
2、编。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家庭收入的变化社会阶级1929年的收入1933年的收入中产阶级$3 000$1 478劳动阶级$2 780$1 118A.政府干预失灵B经济危机深重C福利国家破产 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1929和1933年时间可以判断和经济危机有关,故选B项。3(2017江苏扬州学测模拟)19291933年时,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
3、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291933年”,这一时期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而广大人民则因为贫困无力购买。B项出现于1941年,C项与题干不符,D项错在绝对过剩,应是相对过剩,故选A项。4(2017辽宁铁岭模拟)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
4、B项正确。5(2017浙江温州检测)1929年美国总统胡佛在白宫宣布:“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说明胡佛总统()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不严重C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需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材料显示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被迫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6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C社会保险法 D
5、财产税法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蓝鹰徽章。B、C、D三项所述的法规与工业无直接关系。7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举措,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这说明其农业政策()A不符合经济发展运行规律B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C没有使农民的损失得到补偿D最初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答案D解析罗斯福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是适合当时大危机需要的,故A项错误;罗斯福农业政策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故B项错误;农业政策中实行给农民补贴,故C项错误;
6、材料中“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信息说明罗斯福的农业措施对农田造成了破坏,故D项正确。8以下是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部分举措历史作用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举措作用金融政策美元贬值,提高关税A.争夺国际市场,保护本国市场工业政策要求企业遵守公平竞争法规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农业政策减少耕地面积,压缩产量C.降低农产品价格,压缩需求社会政策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D.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答案C解析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产品积压,物价下跌,农场主无利可图,于是停产,为了恢复生产,就必须提高农产品价格,因此减少耕地面积,压缩产量的作用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因此C项表述错误,其他几项
7、符合史实。9(2017浙江学测模拟)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A实行“以工代赈” B大力推行国有化C建立“福利国家” D发展“新经济”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采取“福利国家”政策来调整。故选C项。10(2017江苏淮安学测模拟)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D出现企
8、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产生新中间阶层答案C解析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呈现出股票分散化,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11下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C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D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答案D解析由上图可知,1945年以后体力劳动人员比重下降,非体力劳动人员比重上升。这种现象正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引起的。主要干扰项是A,要注意互联网的诞
9、生是1969年。12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B扩大社会消费C稳定社会秩序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答案C解析西方国家采取福利政策使低收入阶层受惠不少,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A项明显错误。B项是其作用,D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主要目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
10、929年10月,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称:“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实行新政。下台总统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美国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材料三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
11、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又以绝对性优势获胜,连任第33任总统。请回答:(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工人的政策的不同。(6分)(2)从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两人在克服经济危机时的基本思想有何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8分)(3)联系材料三,材料二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6分)(4)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在1936年底总统选举中胡佛失败而罗斯福得以连任的原因。(6分)答案(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
12、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6分)(2)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趋势。(8分)(3)不能成立。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他不是“社会主义异端”。(6分)(4)胡佛和罗斯福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罗斯福在此前提下,注意保障人民的利益,因而他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得以连任。(6分)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1)问和第(2)问。解答第(3)问,关键
13、是注意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根本目的。回答第(4)问的关键是要明确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获胜的原因是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举措,因而赢得广泛的支持。14(26分)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实施期间的言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14、材料二国家支出的社会福利费一般由工人和企业主共同负担。由工人缴纳的部分,是从工人工资收入中直接扣除;由企业主缴纳的部分,实际上也不是从企业的利润中支付,而是同支付工人的工资一样计入商品成本价格的,也就是说那是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只是在形式上,这部分劳动力价值没有直接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而是作为社会福利费上交给了国家。因此,无产阶级是用在业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存。材料三近来随着财政赤字激增,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
15、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与材料一相关的措施及其作用。(8分)(2)有人据材料二得出结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全是一种骗局。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14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福利制度的认识。(4分)答案(1)措施: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4分)作用: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购买力,刺激消费,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对后来福利制度的出现产生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2)不同意。(1分)虽然福利制度是“用在业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存”,并不是资本家
16、、国家对人民的恩赐。但是它仍然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是一种保障,有积极意义。同意。(1分)福利制度是“用在业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存”,并不是资本家、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的恩赐。(13分)(3)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民众和政治团体既要照顾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更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4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可判断“措施”是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容易回答出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购买力,刺激消费,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第(2)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一方面从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去分析,一方面要从福利政策的消极性去分析。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第(3)问,是开放性的题目,认识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去分析: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福利制度;民众和政治团体既要照顾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更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制度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